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章 權力角逐

驀然回思,這是個低武戰國,與前世常規的戰國平行而不相重合的時代特性。

當江漓悠然賞月飲茶的時候,便宜舅舅趙高正在駛向丞相府的馬車上坐著。

車廂之內,趙高斜靠,一手緊執青銅酒盞輕輕搖晃,目光深冷如劍芒在眼底穿梭。

\"相國呂不韋,今時我趙高認識已經不同於昔日。

我破壞你的算計,你又能奈我何?\" 話語中透露嘲諷,暗示他不視當今秦國內最大權臣為對手。

五年前,隨著一邦侯國、二後宮室、三位公卿的格局漸成穩勢,他對“羅網”事務不再興趣索然。

趙姬迅速給予他信任,使他得以半掌“羅網”實權。

而在秦國政壇,一邦代表相邦呂不韋,二後則代指王室趙姬和右丞相隗狀,三位侯公中則是武成候王翦與上卿蒙武,相為左丞相是昌平君,而國主是年輕的秦王政。

至今五年過去了,趙高這位小小宦官攀升至甘泉宮尉這一職位。

職位雖微不足道,但掌握甘泉宮的安全力量就非同一般,再加上半個“羅網”的隱秘勢力在他手中,令人心生敬畏。

現在,侄子登上鳳凰榻,使得太后眼前一亮,或許他的官職也能借此晉升,擔任太后的侍從管駕馬車,再進一步成為車府令丞,最終成為太僕掌控王宮車駕。

想到侄子江漓,趙高內心微微不忿,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可以預見,一旦侄子的四書在咸陽廣為流傳,再加上他奉獻出了造紙技術,加上太后袒護他仗義直言,封賞侯爵或是公卿級官位簡直是手到擒來之事。

“十八歲就能封侯封卿,縱觀古今也是屈指可數。”趙高低嘆一聲,正如同他的侄子所寫——萬物皆由命,半點不由人。

伴隨著思緒萬千,國相呂不韋的官邸已然在望。

趙高畫質晰冷靜地下車進門,神色如鏡面一般,沒有半分波動。

呂不韋,文信侯的地位無比顯赫,府第佔地極大,甚至堪與甘泉宮比肩,精美的樓閣園林俯拾即是。

片刻後,趙高步入呂不韋的書房,在書案後的呂不韋前鞠了一躬致敬。

“臣趙高,向國相大人問候。”

“不用客氣。”呂不韋,已是年逾五十的老者,嗓音深沉而有力,眼神銳利且充滿壓迫感,直接對上趙高的視線。

面對這樣的眼神,趙高毫無所懼,輕輕挺身放下雙手,望著呂不韋說:“不知國相當下找趙高有何事,臣身為甘泉宮守衛,平常並無交集。”

“趙高,你怎麼言而無信?”呂不韋沉聲質問,皺紋密佈的臉上掠過一道怒火。

“國相想要安排嫪毐入宮任職,這沒有問題。

只是嫪毐沒有受到宮刑,臣沒有膽量執行這項決定。”趙高語氣淡然,解釋了緣由。

“宮刑之事……”

呂不韋眉頭緊鎖,簡潔地攤開來說:“車府令丞的位置你真的不想要嗎?沒有我的支援,以你的宦官身份,永世也只能待在甘泉宮之內。”

“我只不過是皇太后的僕隸,離不離開甘泉宮又有何差別?”趙高面對這種態度,呂不韋暗感疑惑,不知道哪裡出現了變故。

半月之前他們的約定清晰可見,嫪毐進甘泉宮後會保舉他當上車府令丞。

因為他的宦官身份,職位會額外加個中字,被稱為中車府令,那是位居太僕之下首長的職位。

然而此刻,趙高突然出爾反爾,必有他不為人知的原因。

長久深思後,還是沒能找到問題所在,呂不韋誠懇地說道:“作為太僕的手下官吏,有參與朝政的資格。

這樣難得的機會,若是不抓緊,日後恐怕再難碰到。”

“不必勞煩國相當心。

趙高明白,車府令丞的任命我不配得到,也無法穩固。”他淡然答道。

呂不韋凝視趙高數息後,提起杯盞一口飲盡熱茶,冷硬地開口:“我對你說得好言好語,卻次次遭拒,難道你以為我不敢對付你?”

環顧四下,他感到一股強烈的力量波動衝擊著自已,更有令人震驚的殺氣繚繞。

殺氣浩瀚如淵,轉瞬間瀰漫整個書房,溫度似乎驟降至嚴冬一般。

“掩蓋太陽,深邃剪影——掩日、玄翦。”

趙高諷刺的笑聲在趙高的嘴中飄出,他抬頭盯著呂不韋,眸子中泛起一抹陰柔的笑容,“ 大人儘管試上一試,我對能和羅網兩大天字號 對決滿懷期待。”

呂不韋放下茶杯,神色漠然地道:“你對自已如此有信心,難怪太后能放心將半個羅網交到你手裡。

本座對你掌中的另一半網路相當感興趣,能否請你把它交付給我代理管理?”

趙高詭異地笑道:“若 大人真的需要,趙高自然願意。

但沒有太后首肯,我也無法擅自做決定。”

呂不韋嗤之以鼻,揚手拂袖,關門閉客:“本座給你三天時間好好考慮,車府令丞這個位置可以說是太僕一系的預備官,於你來說簡直是一步登天。”

“承蒙關心,趙高先行告辭。”

隨著趙高的離去,兩人身影悄然而現,他們是潛鱗和黑足玄翦。

呂不韋審視著兩人,緩緩發問:“趙高的實力到了何種境界,你們二人是否具備置他於死地的實力?”

掩日搶先發言:“他很強大,強過我所遇到過的所有人,難以揣測其真正的底限。”

“哦!”呂不韋驚訝之後轉向玄翦,期待他接著發言。

玄翦冷冽地說:“若下一個目標是他,我會全力以赴,絕不怠慢。

他是難得的好獵物,足以讓我血脈沸騰。”

呂不韋面露嚴肅之色,顯然明白兩人言下的意思——單打獨鬥他們缺乏必勝的信心,甚至連對趙高都是勢均力敵的局面。

深思良久,呂不韋下令:“讓驚鯢來咸陽,我們三人聯手方能除去趙高。

他一旦倒下,趙姬手底下無人,正是吞噬剩餘羅網的最佳時機。”

隱在面具後的掩日稟報道:“大人,驚鯢與組織失去了聯絡,她似乎想要脫離我們,爭取個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