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現在與盧植衝突實屬不智。”
高長恭跪倒在高歡面前,對著高歡勸誡道。
這段時間以來,盧植對高歡的態度從視如珍寶,到棄之如敝履,前後如此明顯的態度轉變,讓高歡最近有些惴惴不安。
當初盧植的態度有些諂媚,讓高歡認為自已還有利用價值,或許能夠從盧植或者其他大族那裡得到東山再起的資本。
但是盧植如今這副態度,讓高歡對自身的安全有了幾分警惕,害怕哪一天溺水身亡。
“盧子幹已經逼我朕至如此,我究竟還要退讓多少步,才能滿足他們之心。”
高歡怒視高長恭,對於高長恭,他能確定對方的忠心,但是眼下的局勢是自已步步退讓,盧植卻步步緊逼。
盧植近日向自已彙報,言邊亂,需要安排宗室大將前往已安撫民心,這算盤直接崩到高歡的臉上,這一次他一共帶來了兩個將領指揮軍隊,一個是高敖曹,另一個則是高長恭。
兩人雖然同出宗室,但是對高歡的意義不同。
高敖曹出身渤海高氏,這是高歡攀附,為了獲得渤海高氏的支援,從而加入其族譜成為一家人,但是渤海高氏現在什麼態度,是否願意與自已走下去,高歡不敢去賭。
但是高長恭卻是與自已有血脈親情,如今高澄和高洋被曹軍俘虜,自已能信得過的只有高長恭一人而已。
現在盧植竟然想將高長恭從自已身邊調走,簡直觸碰到了高歡的逆鱗。
“陛下,如今盧賊勢大,陛下居於幽州,不得不低頭。”
高長恭政治敏感如此低的人都能敏銳的感覺到當前局勢的變化,對著高歡勸誡道,畢竟只有活人,才能有希望。
高歡慢慢的冷靜了下來,他剛剛也只是發發牢騷,如果真的讓他與盧植火拼,這種事他是做不出來的。
冷靜下來的高歡,不斷思索著當前的局勢,自已究竟還能借助哪些力量復國?
亦或者,從誰那裡能夠得到最大的好處?
盧植是得到了什麼,才敢對自已如此?
這些都是縈繞在高歡腦海中的疑問,盧植前據而後恭,必然有變故發生,雖然來之前,他已經對盧植有過防備,但是真的面臨這一幕,還是讓高歡有些難受。
“盧植所言邊患之事,是否屬實?”
高歡對著高長恭開口說道,高歡已經被盧植變相的軟禁了,但是高敖曹和高長恭卻可以自由活動,只是時常有暗哨盯樁,活動受限,但是對外界的訊息還是能夠獲取到的。
“回陛下,盧植所言屬實,這段時間頻繁有草原部落來薊城面見盧植,雖然不知道他們有何密謀,但是草原勢力如此活動頻繁,看來是有大事發生。”
高長恭想了想,對著高歡開口說道。
“莫非陛下認為盧植已經投靠了胡人,想要借胡人之手除掉我們。”
高歡搖搖頭,否決了高長恭的想法,沉思片刻開口說道。
“我雖然視盧植為仇寇,但是我對盧植本人還是多有敬佩,只是立場不同。”
“盧植已經被范陽盧氏、趙郡李氏等世家綁架了,他如今不想站在世家這邊都不可能,只能代表世家去爭。”
“以盧植的品德,他必然不會追隨鐵木真等草原梟雄。”
“我想他最有可能加入周國,雖然不想承認,但是如今天下,周國最有可能成為天下主。”
聽完高歡的分析,高長恭點點頭,略帶思考的詢問道:“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你說胡人頻繁拜訪盧植,必然是有大動作,我猜無非是看中原有一統的機遇,想要最後的瘋狂罷了。”
“我們有三條出路,一個是投降漢地諸侯,成為其僚屬。”
“第二,趁機逃出中原,遠遁塞外,藉助胡族兵力,再度席捲而來。”
“第三,什麼都不做,等兩方交戰,等他們消耗殆盡,我們趁機背刺,再度擁有冀州,建立王霸基業。”
高歡緩緩的對著高長恭開口說道,看著高長恭仍舊在迷茫,開口說道。
“至於選擇哪條道路,應該順勢而為,現在靜觀其變,既然盧植讓你前往邊塞,那麼你就帶領我麾下所有的將士前去吧。”
“我當初先追隨竇建德,藉助竇建德,建立起了自已的勢力,後來竇建德失敗,我又背刺了他,轉投北魏,作為北魏的外藩,我也沒有盡藩屬之責,藉助唐國伐魏、隋,再次背刺他們,才有了後來稱霸天下的基業。”
“但是王朝霸業轉瞬成空,作為一世之雄,這些都是暫時的,我們終究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修煉甲兵,等待我的召喚。”
高歡坐回王位上,神情冷漠的對著高長恭說道。
“陛下,這會不會太危險。”
高歡搖搖頭,對著高長恭說道:“欲將取之,必先予之。你且放心帶兵而去,如果我遇害了,只能說明天命不在我,那時你選擇追隨高澄也好,高歡也罷,甚至自立為王,投效明主,都隨你去。”
高長恭聽聞高歡所言,頓時單膝跪下,表達自已的忠誠,高歡看著面前的高長恭,笑了笑,微微搖頭。
高長恭有著君主都喜歡的品德,忠誠、勇武、能夠為君主取得勝利,但是他卻沒有君主的品德,一味意氣用事,過於忠貞君臣之間的關係,是永遠走不到最高的位置。
但是自已家族想要興旺,必須要有高長恭這樣的人才。
高澄、高洋都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無論二人投靠誰,對方都是且防且用,但是高長恭卻沒有這種困擾。
唯一擔憂的是,高長恭不要一根筋,北齊滅亡後,為北齊陪葬。
隨後,高歡像是想到了什麼,伏在案首,揮毫潑墨,不一會寫了幾封信,將其放在匣子中,對著高長恭說道:“這裡有三封信,一封給你的,一封給高澄,一封給高洋,等到齊國滅亡後,你們才能閱讀其中內容。”
“我原本以為北齊沒落的原因,會是高澄和高洋兄弟逾牆,但是沒想到竟然是被世家所欺。”
“你下去吧,將我交代你的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