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廷決議

“陛下,九州郡王及四國郡王聯袂上的奏摺,言東瀛局勢,請求陛下決策。”

鄧禹起身,將自已手中的奏摺轉交給孫權,孫權拿著奏摺遞到周誦的桌案上。

周誦簡單的翻閱了一下,將奏摺放到一旁,對著鄧禹開口說道:“中書門下如何看待這件事。”

“我與幾位宰相商談,認為幫助豐臣秀吉對我們更加有利。”

“原因便是,我們在東瀛已經分封了兩位郡王,佔據了不少東瀛的領土,但是這兩位郡王在東瀛的實力還不足,不足以幫助朝廷吞併東瀛。”

“我們支援豐臣秀吉是希望東瀛內亂,能夠幫我們爭奪足夠的時間來應付其他的問題,兩位郡王也能夠趁著東瀛局勢混亂,完成自已的戰略目標。”

“朝廷如今還在耗費人力開發東南亞地區,明國投降,將馬六甲王國獻於陛下,如今還設定藩王,臣聽聞越公奏摺所言,馬六甲土人叛亂,已經影響地方的治理。”

“朝鮮歸附,但是有些朝鮮人對我們的態度還是頗有敵意,自從淵蓋蘇文和呂蒙上任以來,已經粉碎了幾次大規模的叛亂,小叛亂不計可數。”

“邊疆的草原部族最近安分的異常,鐵木真頻繁召集其餘部落舉行部落會議,正在密謀著什麼,或許對我們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范陽盧氏的歸附議題,我們還沒有決定是否允許。”

“秦國如今已經有東出的跡象,也需要防範。”

“曹魏吞併齊國大片領土,實力大增,如今蠢蠢欲動,不得不防。”

鄧禹一樁樁、一件件的細數最近朝廷收到的奏摺,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周魏戰爭的勝利,讓華夏內的各個領主將視線都放在了周國身上,讓鄧禹等人有些疲於奔命,一一進行應對。

周誦點點頭,知道鄧禹等人也是不容易,開口說道。

“既然你們已經思考過了,朕也同意支援豐臣秀吉,東瀛的局勢混亂,李密和慕容皝便能夠安心發展,處理國內的問題,這些東瀛人也登不上兩國。”

“那便按照豐臣秀吉的請求封他做東瀛國王,將除了九州島和四國島的地方,都給予他,讓其進行統治,將朝廷對豐臣秀吉冊封的訊息,廣而告之東瀛,讓他們狗咬狗吧。”

“朝廷能給予些豐臣秀吉武器和糧草,將目前軍隊淘汰的武器,送給豐臣秀吉吧,糧草也撥一些,這件事荀尚書去做吧。”

“此番准許九州郡王和四國郡王奉命討伐東瀛,賜予其征伐的權柄,孫權,安排使者前往兩國。”

周誦對著站在自已一旁的孫權說道,諸侯國的諸侯只能進攻朝廷賜予的土地之內的敵對勢力,如果超出了這個範圍,需要朝廷進行賜予權柄,有的是永久的宣稱,有的則是暫時的宣稱,如果沒有王命,私自征伐,則要受到朝廷的處罰,嚴重者廢國。

“是。”

孫權上前對著周誦說道,他與司馬昭、陳泰、桓玄、袁尚、朱標、劉盈、劉莊等人擔任周誦的侍中,他們都是諸侯王的後代,在周誦身邊,以後繼承封國的機會也是最大的,周誦將其留在身邊,也是留了一個人質在身邊。

想要培養一個合格的繼承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

“馬六甲王國確實也需要一位封王,你們有什麼想法嗎?”

馬六甲王國是拜裡米蘇拉建立的王國,他原本是流亡王子,在滿剌加得以建國,後來前往明朝面見了明成祖,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之一,朱棣賜予了拜裡米蘇拉馬六甲國王的稱號,後來馬六甲王國在葡萄牙人的入侵中覆滅。

馬六甲王國有眾多的優良港口,是控制東南亞的要地,也是前往印度洋的門戶。

這也是眾位宰輔謹慎的地方,這麼關鍵的地方,肯定要安置一位親信宗王,但是周誦的兒子年齡還是太小,沒有足夠的經驗,貿然送往東南亞就是死路一條。

“不如將楚公前往馬六甲王國故地,桓公自從跟隨陛下以來,南征北戰,先後幫助陛下滅亡陳國,攻取孫吳,制衡明國,抵禦曹魏,功勞甚大,如今還是一地公爵,實在不妥。”

看著眾人沒有反應,龐統在一旁開口說道,鄧禹、荀彧等人聽到龐統的聲音,有些驚奇,聽完龐統說完,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龐統一般從不在朝堂上發表意見,很多時候龐統的言論就代表著周誦的意見,國內的諸侯還是太多了,他們都知道周誦想要肅清國內諸侯,華夏故土,周誦是不準備實封諸侯的。

看來周誦是想要將桓溫遷移到馬六甲王國,荀攸思考片刻,起身說道。

“陛下,如果將馬六甲王國故地分封給楚公,還需要將淡馬錫和巨港等港口地帶,設定為朝廷直屬。”

眾人根據荀攸的發言,又進行了細化,最終決定將馬六甲王國故地給桓溫,將其封為馬六甲郡王,移藩至馬六甲王國故地,最終朝廷還是隻收下了淡馬錫,也就是後世的新加坡,設定為朝廷直屬領地。

巨港則還給馬六甲王國,讓其擔任馬六甲王國的都城之地。

這件事,周誦很早之前就已經跟桓溫交流過了,桓溫也欣然同意,他深感國家發展的迅速,當初周國建國時,像他就已經是國內名將、名帥,但是一代新人換舊人,很快他就被比了下去,再難翻身,如今只能在功勞簿上吃老本。

為了桓玄的前途,桓溫也選擇了退讓。

“讓皇城司繼續探查草原上的動向,鐵木真等人不會無故放矢,必然是有大動作了,雖然我們在北方的利益不多,但是一旦北方喪失,我們也要面臨草原的兵鋒。”

“嬴政如今來者不善,此番大張旗鼓,必然有所求,讓田單、李績兩人注意秦軍動向。”

“至於范陽盧氏,我們同意他們在幽州的特權,他們歸附之後,我們不插手幽州事務,但是他們要做好朝廷的任務。”

周誦對范陽盧氏還是有些忌憚的,幽州之兵,看似是州兵,實則是盧植僕從,不與盧植妥協,幽州就難以歸附周朝,更何況草原還有異動,這個時候周朝就需要幽州這個屏障了。

如果朝廷答應盧植的請求,盧植還有滅魏策可以獻於朝廷,周誦對此也是十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