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城內,陽光斜照,街頭巷尾熱鬧非凡。這一日,城門緩緩開啟,一位白面書生身著青衫,手持一柄描金摺扇,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凡的氣質,從城外牽馬進來。
城門守衛見此人異於常人,遂上前盤問道:“那白衣書生,你進城為何事?”
“軍爺,草民進城謀些代寫書信、售賣些字畫的活計,賺口飯吃。”
“代寫書信?”守衛眉頭一皺,滿臉狐疑,他踱步走到這書生身後,粗暴地用佩刀挑開了書生背後的揹簍,又掀開了馬背上的包袱,一看都是些書卷、粗布衣服、乾糧之類的。原本以為這書生能有些油水,沒想到還真是個窮酸傢伙,於是不耐煩地吼道,“可以了,滾吧滾吧。”
那書生滿面堆笑,拱手作揖道:“多謝軍爺。”
“趕緊滾吧,別搞這些窮酸玩意,快滾!”
守門軍士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盤剝過路商賈,稍微富一些的,也逃不了他們的手掌心。今天看著書生身牽棕馬,想來有些油水,沒想到還真是個窮酸玩意。軍士暗自感嘆看走眼了,今天可真是晦氣的一天,開門紅開了這樣的玩意。
這書生進城之後,不疾不徐地牽馬走在石板路上,目光深邃,好似這紅塵俗世與已無關。路人紛紛側目,議論聲四起。有的說他定是赴京趕考的舉子,有的則猜他是某位高官的幕僚。然而,這書生對周圍的議論恍若未聞,只是淡淡地微笑著,繼續前行。
他來到一家名為“悅來客棧”的旅店前,輕輕叩響門扉。店小二應聲而出,書生溫文爾雅,舉止得體,顯然非尋常之輩。店小二熱情地迎他進店,安排了一間雅緻的上房。
當晚,月光如水,肥東城陷入一片寧靜。那書生獨自坐在窗前,凝望著皎潔的月光,心中似乎有萬千思緒。
……
城中,三更時,一位白衣女子獨自走在寂靜的街道上,她的步伐極為輕盈,似乎她的身軀沒有任何重量,她漫無目的地遊蕩著,朝著打更人飄了過來。她的行動軌跡不似凡人,閃爍間進行瞬間移動。那打更人瞪眼看著,眼見她上一秒還在李家米店,下一秒卻出現在百十米開外的王家肉鋪。待她更近些,那一襲白衣上卻是血跡斑斑!
“鬼!”那打更人心裡冒出一個毛骨悚然的念頭,“鬼啊!”忍不住喊了出來,那白衣女子抬頭一看,披頭散髮,怒目而視,雙目中佈滿血絲,顯得極為憤怒。這打更人魂都要嚇出來了,拔腿就跑,連那打更的鑼鼓都扔在地上。
翌日,城中鬧鬼的事件,開始傳得沸沸揚揚,自古,城中鬼神之類的詭譎事,便是民間談資。多年平靜的肥東城,竟開始鬧鬼,那可就是稀奇事,尋常人家,要是不說上兩句,倒顯得自已孤陋寡聞了。
“王嬸,你聽說沒?”賣瓜的王婆正饒有興致地聽著故事,一旁賣肉的李嬸把她拉到一旁,神秘兮兮地說道,“聽說昨夜那索命鬼,是劉老爺家的。”
王婆大吃一驚,劉府著火那天,自已可是說了不少風涼話。她神色慌張,低聲問道:“李嬸,你在哪聽說的?這可不許亂說的啊。”
李嬸左顧右盼,看四下無人,便湊到王婆耳邊悄聲說道:“我家男人在府衙當差,他回來給老爺拿今天的豬肉,順便跟我說的,要我這幾天千萬別隨便出門,劉府的怨鬼回來索命了。”
“她,她找誰索命啊?”王婆的聲音明顯開始顫抖,她壯著膽子問道,“這,這劉府,劉府的火,官家不是說了是意外嗎?”
李嬸輕蔑一笑,道:“王嬸,你在劉府服侍過,你說劉府有多少人?”
“這倒沒細數過,不過少說百來號人是有的。”
“那你再說,劉府有多大?”
“那可大了,怕是有幾畝地。”
“可只有一個門?”李嬸此時化身府衙審案老爺,慢條斯理地問道。
王嬸搖搖頭,那可不是劉府至少有前後兩個大門,還有些供小廝、貨郎進去的小門。
李嬸胸有成竹地說道:“既是如此,什麼火,能一下燒死這麼多人?劉府就一個人都沒逃出來?”
“如此,你的意思是…”王嬸大吃一驚,聽了李嬸分析,加上她家男人在府衙當差,如此一想,那這劉府滅門慘案,定是有人刻意所為,可劉府如此龐大的家族,有錢有勢,是誰這麼大膽子敢如此狠毒,一個不留?
李嬸神秘兮兮地比了一個噓聲的姿勢,對王嬸說道:“你千萬別對別人說啊。”
王嬸肯定地點點頭,說道:“李嬸你就放心,你知道我,嘴最嚴了。”
很快,劉府滅門慘案,並非意外失火的流言在城中蔓延開來,作為肥東城曾經的首富,各種流言此起彼伏。
明眼人一想,便明白,這劉府失火,一下燒死所有人,顯然是不合常理的,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有人要置劉家於死地。可這人是誰?誰有這麼大勢力一下把這龐大的家族連根拔起?
流言四起。
有人說,是劉府老爺得罪了生意場上的夥伴招致滅門;有人說,是劉府老爺霸佔了一民女,導致這女子投井自盡,後化作冤魂來索命;也有人說劉府得罪了官老爺,被派兵滅了滿門……
這幾日,那白衣書生經常不見蹤跡,晝伏夜出或晝出夜伏,總之,這小兒是見不到他的。
入夜,一黑衣人從窗子進入書生房間。摘下矇頭面罩後,一頭烏黑的秀髮下,是一張俊美的女子面容,竟是三皇子身邊死士冷霜兒。
“諸葛先生,你吩咐我的事,全都辦妥了。”
那書生本在伏案書寫,聽到女子的話,扭頭笑道:“冷先生出手,果然利索。”
“下一步,該怎麼說?”
“事既發端,靜俟之可也,果必自現。”諸葛亮文縐縐地眯眼說著,似是胸有成竹。
“先生,說人話!”冷霜兒一聽這話,繞來繞去也聽不明白,一時火大。
諸葛亮笑著搖了搖頭,又重新說道:“冷先生,稍安勿躁,耐心等等,結果自然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