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四章 賈珠辦軍事學堂,賈蘭中探花娶妻

說不得此番回來,便不會再走了.”

王夫人急忙道:“此話當真?”

賈政笑了笑:“那還有假?我親耳所聞!”

王夫人一聽這話,喜得什麼似的,眼睛都笑沒了,往後幾日跟誰說話都和顏悅色的。

這下子,府裡上下都知道老太太心情好了。

是的,自搬去閣老府,因成了宅邸主人,賈珠這下子當上老爺,李紈、寶釵、黛玉自是太太,賈政兩口子便是老太爺、老太太了。

初初聽聞這樣的稱呼,賈珠還覺得怪怪的。

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

進入八月,賈府的首要大事,便是賈蘭要參加秋闈。

這次一道去的同窗不少,因賈珠不得空,還是賈政親自送考。

路上祖孫兩個同乘一車,其他人則在另一架馬車裡。

政老爹一夜未睡,頂著兩個黑眼圈,對長孫那叫一個殷殷叮囑,期冀之色溢於言表。

賈蘭雖十分睏倦,祖父跟前不可隨便,還是挺直了脊背,靜靜聽著。

等進了號房,發現果然如父親所說那般狹小,賈蘭嘆了口氣,按傳授的經驗,先裹著厚毯子睡了一會,等敲鑼髮捲,覺著精神好些,方研墨答題。

秋闈結束,賈蘭幾個皆在家睡了個昏天黑地,而後便是等待放榜了。

默了文章給楊毅看過一回,各人此次發揮如何,有沒有可能中舉,楊夫子皆心中有數。

因覺賈蘭發揮不錯,楊毅私下還恭喜了賈珠幾句,賈珠這當爹的得意極了,面上還得謙虛一二——楊毅的兒子、侄兒也一道考試,自己也不好太得瑟,惹人生厭就不好了!既曉得長子不大可能落榜,他便把心思放在軍事學堂上,琢磨著將武舉考試、武科會試與軍事學堂銜接起來。

武舉考試、武科會試的透過者今後需到軍事學堂進行專業學習,才能得封武職,以免認識短淺,戰場上誤判軍情。

這一建議得到兵部尚書的大力支援,廷議後,也順利頒佈天下。

除此之外,身為打過仗的人,賈珠深知斥候的重要性,還極力推動軍事學堂設立斥候課程,並受系統啟示,把軍用“望遠鏡”的製作圖紙上交永嘉帝,由工部仿製,向各地軍中配備。

除了這些舉措,他還提出改進火器。

大炮和手銃方面,因有靖海侯繳獲的西洋戰艦上的一應物什,工部武器坊可以借鑑,仿製不過時間問題,倒不必愁。

只軍事學堂要設立火器課,京營節度使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倒叫賈珠有些意外。

這位徐節度使的理由是學堂在城裡,火炮、手銃射程遠,破壞、響動又大,且危及陛下安危,不可不慎。

此事在朝堂上引發極大爭議,賈珠寸步不讓,提及不學火器,貿然上陣使用,兵士傷亡極大,且洋人的火器發達若斯,說不得蒙古那邊也有流入。

若一味保守,被敵人超過,那就太被動了。

至於選址,火器課可以搬至薊州鎮。

那邊為軍事重鎮,百姓早遷走了,多是軍戶,劃定一片區域進行軍事訓練不是難事,還能趁機震懾附近的蒙古、女真,何樂而不為?薊州離京不近,永嘉帝和內閣諸臣被說動了。

只汪閣老提了句“控制課程學生人數,每次不可過多”。

賈珠知其憂慮,不過是擔心去的人多了,若有個萬一引發亂子,那就不好了。

應下此事,他還是跟皇帝和汪相解釋了一回——火器營只用一門舊火炮,射程有限。

且手銃只配一把,連帶彈藥,皆由學堂管理,只在課上使用,課後立即收回,想來安全無虞。

他既這麼說了,永嘉帝和汪相對視一眼,都表示沒意見。

軍事學堂在賈珠的帶領下,課業也日益豐富起來。

等忙完這茬,桂榜已出,這日賈珠坐在班房處理公文,便有下屬過來道賀——賈蘭高中鄉試頭名,乃北直隸解元!賈珠聞言大喜,謝過報喜之人,又從他手裡接過抄錄的榜單,從上往下一看,不由哈哈大笑。

族學此次參加考試的學生,竟都中了!把榜單看了又看,他也坐不住了,索性溜號回家。

家中此時一派喜慶,報喜的小吏早走了,大門外全是鞭炮紅屑,左鄰右舍得了訊息,紛紛過來道賀。

還有那打問賈蘭年紀的,竟是有意做親的樣子。

賈政和王夫人臉上笑成一朵菊花,李紈喜悅過後,更是忍不住落淚——兒子這般出色,她憶起的卻是賈蘭打小點燈熬油溫書的情景,心中又酸又軟,只覺得了解元,方配得上這般努力用功!等賈珠回來誇了長子幾句,說起此次族學的學生全部上榜,政老爹不敢置信的奪過榜單一看,鬍子都激動的翹起來了:“這…這可是真的?”

賈珠一笑:“爹這話說的,榜單在此,自然是真的!”

將榜單小心翼翼疊起來放在手邊,政老爹猛地哈哈大笑,倒叫一旁的王夫人、寶玉、賈珠父子嚇了一跳。

直到抒發了內心的喜悅、激盪,老頭方平復下來,盯著寶玉道:“咱家族學這是起來了,日後你和蓉哥兒當了山長,定要把它好生經營下去,方不負今日榮光!”

寶玉知他爹在興頭上,連忙起身應了,便有下人回稟家宴妥當,請各位主子入座,賈政方不再多說,只那歡喜的樣兒,真是嘴都合不攏了!賈府有這麼一檔子喜事,不用自家人說,便被有心人傳揚出去。

沒過幾日,就有御史風聞奏事,提及此次北直隸鄉試可能洩題。

不然單一個閣老家的族學,去考試的全都中了,豈不怪哉?此事在朝堂引發軒然大波,永嘉帝臉上看不出喜怒,只讓賈珠和鄉試考官們當庭自辯。

負責鄉試的幾個考官氣得要死,恨不能咬死這個狗御史,連呼冤枉,並建議把涉案考生的試卷拿來,請陛下當庭看卷。

永嘉帝應允,又看向賈珠。

這位倒是不慌不忙:“陛下,這些人裡既有臣之長子,也有姻親故舊的子弟。

既是真才實學考中的,不若宣他們當庭奏對,重新出題考校,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見他從容不迫,永嘉帝倒覺賈家不至於做這事,沉吟道:“準卿所奏,宣他們覲見.”

於是幾個沉浸在喜悅中的新舉人,冷不丁被宣詔入宮,一個個都有些傻了——怎麼回事?莫非他們的文采已達天聽,陛下都對他們感興趣了?賈蘭冷靜下來,卻覺苗頭不對。

陛下日理萬機,不可能關注鄉試考生,一定是哪兒出問題了。

抿了抿嘴,給一旁的小太監塞了塊銀子,小太監死活不肯收,賈蘭的心登時就沉了下來——這些人最是愛財,卻不肯要白得的銀子,看來此事麻煩不小!到了宮門外,瞧見興高采烈的表兄,賈蘭猶豫了下,還是沒把憂慮說出來。

算了,就讓這傻子再高興一會兒,省得現在一說,把他嚇壞了。

宮中甬道很長,兩側有侍衛站崗,頗顯威嚴,一行人漸漸都收了笑,斂聲屏息起來。

等進了含元殿,叩拜了高坐龍椅的永嘉帝,御史就要說話,永嘉帝卻攔了,只說考校幾人。

一聽陛下要親自考校,不知底裡的幾個除了賈蘭,都是既興奮又緊張——果然陛下聽說了他們!不然怎的不叫旁人,偏把他們幾個叫來?這是展露風采的機會,可得好生把握!於是一個個精神抖擻的,險沒打了雞血。

賈珠一瞧,便知他們想歪了,倒也沒做聲。

這樣也好,省的知道遭了質疑,驚慌失措影響發揮,那就不好了。

賈蘭則是心中存了事,面上還算繃得住,李守中和賈珠瞧著,竟沒看出什麼異樣。

因是解元,自是排在第一個,永嘉帝問了幾道民政、邊防題,賈蘭平日跟他爹耳濡目染的,倒沒抓瞎,想了想又結合四書作答,永嘉帝捻鬚頷首,面露滿意之色。

等這少年不卑不亢退下,永嘉帝隨口出題,又問起後面的人。

見他們雖不比賈蘭出眾,倒也不算差了,便知此事多為構陷。

勉勵了幾句,打發這些舉人回家,永嘉帝又讓把他們的試卷拿來,隨意翻了幾份,便請眾臣傳閱。

太監們重新收起試卷,永嘉帝環顧四周,冷聲道:“眾目睽睽為證,可見舞弊實乃子虛烏有。

此事就此打住,退朝!”

於是這日過後,此事傳的滿京皆知,賈蘭幾個方知是什麼緣故,既怒且驚,臉上都不由露出幾分後怕。

而後不知怎的,這事倒給賈蘭幾個揚了名,尤其他和馮陽兄弟倆,一躍成了京城熱門女婿人選,竟有好幾戶官宦人家託人打問。

賈珠與父親商議後,最終為長子定了汪閣老府上的姑娘,也算門當戶對了。

至於馮陽,雖看中了表妹大姐兒,奈何祖父嫌棄賈璉沒有官身,又失了爵位,只能由著家裡給定了門合適的親事,心中難掩惆悵。

鳳姐這邊,也為閨女發愁。

兒子還小,現在族學讀書,只閨女到了合適的年紀,偏長房家道中落,又與當閣老的大伯分了家,竟不知上哪給閨女尋一門四角俱全的親事了。

賈璉心裡也急,好在他很舍的下面子,親往大哥這裡走了遭。

說來也巧,兩日後長安知府回京述職,專門往賈府遞了拜帖。

因是故人,賈珠也沒自矜身份,還是親自設宴款待。

秦越卻是帶著次子來的,賈珠瞧著越看越喜,想到侄女,便有意無意尋這小郎說話。

得知這位亦是舉人,且未有婚配,心中更是滿意。

秦越也不是傻的,估摸著賈閣老看上自家傻小子了,黝黑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笑意。

趁著秦小子離席解手,賈珠提及替侄女尋門親事,秦越略一思忖,竟同意了:“秦家不過寒門,你家長房無官無爵,也比我家有底蘊。

只二郎是個慢性子,人也有些靦腆,一門心思只在雕刻上。

我常為他發愁,生怕他荒廢學業,白白浪費大好年華。

所以這事,我再沒什麼不願意的,反怕你對他失望.”

賈珠笑道:“這有什麼,誰還沒個愛好了?”

自己身為閣老,還不是喜歡養貓,阿橘都快二十了,平日還跟自己一道玩呢!遇著下雨下雪,一人一貓在屋裡逗趣,頗有一股“我與狸奴不出門”的安逸自在。

二人相視一笑,秦二郎從外頭進來,見賈閣老又是一副奇怪的打量模樣,手都不知往哪放了。

直到晚上回家,得知父親給他定了閣老的侄女作妻室,秦二郎嚇了一跳,耳朵都羞紅了:“兒子…兒子何德何能!”

秦越見狀,覺得是個教育兒子的好時機,連忙板著臉道:“既知高攀,從今往後,你這不入流的手藝活也給我收一收,早日春闈得中,免得賈家姑娘嫌你無用!”

見兒子垂頭,秦越緩了語氣,想了想,方說了賈家長房是白身的事。

秦二郎倒沒意見:“兒子又不能繼承家業,日後不過旁支,能得賈家長房嫡女,已是莫大榮幸。

再說了,我也不在乎富貴榮華,都是身外之物罷了.”

見這兒子還是一如既往的超(呆)凡(頭)脫(呆)俗(腦),秦越嘆了口氣:“回去吧,看幾頁書再睡。

記住,學如逆水行舟!”

秦二郎淡定應了,賈府這邊,賈珠也給璉二送了信,說了今日之事。

鳳姐雖嫌這家出身寒門,可眼下也沒什麼更好的,兼賈璉盲目信任他大哥,只能不大甘心的應了。

等侄女跟秦知府的兒子定了親,賈珠想起秦北,這日又跟永嘉帝提議,在軍事學堂裡設立軍醫專業。

為此可以組織一場考試,只要識字,或者懂得辨認藥材的,都可以入學就讀。

日後學成,則派往各地軍中任職,與御醫一樣,成為有品級的大夫。

永嘉帝倒覺不錯,與內閣商議後,令太醫院派人到軍事學堂教授醫術,想到什麼,又問賈珠:“林氏精通此術,不若讓她也去,卿可願意?”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