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3章 看起來像個弱智一樣

其實使用這家公司的產品只是偶然,人工心臟全國的公司用一隻手可以數過來,再看產品的引數,符合楊教授推薦的要求,體積要小,續航要長,國產優先,也就只有這麼一家,而且這家的電池防水做得也非常好。

所以田主任叫了這家供應商,如果不行,再叫其它供應商,醫院供應商名單上也就是這幾家,全國也就這幾家。

沒想到這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這家公司的命運,不到一個小時後聊天,確定了一筆十億元的投資。

而且對方不關心短期的盈利,只關心究竟能不能把產品做好。

賀總即使扇了自己一個耳光,也還是覺得在夢境裡,前不久還在不停地見投資商,每天嗓子都是啞的,沒有拉到一分錢,還遭到不少嘲笑,今天已經獲得十億的投資,這擱在誰身上,都沒法冷靜下來。

“剛剛黃總說什麼去哪裡籤合同?”賀總問同行的一個副總。

副總說:“黃總說讓我們考慮考慮,如果沒有問題馬上可以簽約,簽約的時間和地點由我們定。”

“還考慮什麼,直接簽約,請黃總去我們公司考察,也給他信心,讓他們看看我們是真的搞技術的,而且有技術,不是那些拿著ppt到處忽悠的團隊強,考察之後順便籤約,你看怎麼樣。”賀總的腦子總算清醒過來。

副總說:“我們就遵照你說的辦。”

賀總摸摸自己火辣辣的臉:“我怎麼老是覺得不真實呢,你說剛剛他是說十億吧?我怕這些天總是想拉投資,天天拉投資,怕不是想瘋了?”

“我也這麼覺得,但是剛剛他千真萬確這麼說的。”副總確認,因為他也偷偷捏了自己幾次,很痛。

賀總走進浴室,用冷水洗了一把臉。

啪啪啪!

裡面傳出響亮的耳光聲,嚇得外面的幾個同事心驚膽顫,莫不是真的腦子出問題了。

——

安晨楓的手術在準備中,術前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禁忌症,所以手術安排在第二天。

現代醫學的進步其實也是物理、化學與生物的進步,比如人工心臟,完全是物理學的電子技術和生物材料的進步才能產生,各種微創手術和機器人手術也一樣,是聲光電磁等物理技術的發展催生出來的。

人工心臟模擬心臟的泵血,最大的問題是在泵血的過程中會對紅細胞造成機械損傷,這些損傷會導致血栓形成,最後導致栓塞性疾病。

磁懸浮人工心臟,用磁懸浮技術代替以前的機械技術,大大減少這種這種機械損傷,但是並不是說這種機械損傷不存在。

從理論上來說,模擬差距是人工心臟在技術上的天然缺陷,這些缺陷可以隨著技術發展減弱,所以以後隨著人工心臟技術的發展,術後生存時間一定會越來越長,那時候就不需要異體心臟移植,終末期的心臟病都可以採用人工心臟治療。

以後還會出現可植入的人工肺、人工肝、人工腎,這些都是時間的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一定會發展起來。

當然,如果楊平以後攻克了所有器官的實驗室克隆,那麼人工器官用處也不大了,因為只要某個器官出現衰竭,可以使用這種實驗室克隆技術,複製一個器官,然後進行移植手術,跟原來的器官健康時期一模一樣,而且不存在異體器官的排斥反應,也不存在人工器官的模擬差距,人工器官無論多麼先進,它與人體自然器官一定會有差距。

人工器官與克隆器官,兩條路線並行研究,一定會持續很長時間,這是終末期器官衰竭的未來思路,異體移植只是技術不成熟時期的權宜之計,一定不是終極方案。

楊平對一些終末期疾病的治療做出自己的思考,他這邊的幹細胞實驗室將聚焦研究器官克隆技術,目前克隆面板和肌肉僅僅是一個開始,以後希望可以在空間導向基因理論的指導下完成所有器官的克隆,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是一定可以實現。

空間導向基因就像一臺看不見的3d印表機,它利用各種細胞構成完整的器官,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每一個器官空間導向基因的開啟和關閉因子,這樣,以後每個器官都可以在實驗室克隆。

既然安晨楓的治療方案確定下來,手術也排好,心寶公司的人工心臟也送來手術室。

賀總親自擔任跟臺的工程師,10個億呀,後續還有投資,有了這些錢,賀總完全有信心將心寶做成國際一流的人工心臟廠商,賀總現在腦袋有點暈暈的,早上起來又是給自己一巴掌,生怕夢醒了。

一大早,賀總就在手術室門口等,其實不用這麼早,來早了也沒用,賀總主要是拿出自己的態度。

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帶了公司最好的跟臺工程師,以防萬一,雖然他對自家產品在技術上非常熟悉,但是對跟臺的流程還是比較生疏。

研究所要求主刀醫生、器械護士、助手對產品必須非常熟悉,而且不允許跟臺工程師上臺,所以跟臺工程師只能在臺下,幫忙處理一些技術上的危機事件,比如如果人工心臟出現汙染,需要更換等等。當然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但是手術這東西,必須儘量做到滴水不漏,多幾個備用方案備用方案不用最好,萬一出現意外的時候,沒有萬全的備用方案會相當麻煩。

楊平雖然沒有上臺,但是他也會在臺下坐鎮,不是說夏書不能主刀這臺手術,或者主刀手術有困難,而是楊平要為這個產品站臺,他站在手術室和他沒有站在手術室完全不一樣,他站在手術室,大家會說這是楊教授帶領團隊主刀心寶3.0人工心臟置換,份量明顯不一樣。

見到楊教授在手術室,賀總心裡明白,這潑天的富貴已經不是十億投資這麼簡單,他的人工心臟現在要起飛了,這就是所謂的厚積薄發,論技術,賀總不覺得自己會輸給誰,所以一旦大風起兮,心寶公司一定能夠起飛。

“楊教授!”賀總總是顯得很卑微的樣子,他的腰深深地彎下去鞠躬,這讓楊平覺得有點不適應,以前只有高橋才會這麼做。

“賀總!”楊平回應他。

見到他鞠躬,楊平腦海裡浮現出高橋的樣子,高橋有時候鞠躬比他更彎,這讓楊平不得不關心一個問題:日本人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率是不是比中國人高。

賀總立即說:“叫我小賀就行。”

其實賀總比楊平應該還要大一兩歲吧,面相明顯也比楊平顯得老,叫小賀是不是有點怪怪的,賀總自己這麼想。

其實賀總在手術室沒什麼事做,這裡的醫生護士對他的人工心臟非常熟悉,不像有些醫院,有時候醫生對產品不熟悉,需要術中詢問跟臺工程師各種引數,或者乾脆在跟臺工程師的幫助下完成手術。

比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跟臺工程師常常需要上臺,幫助裝配人工關節和各種配套器械。

其實嚴格來說,這是不允許的,如果醫生和器械護士不能熟練裝配人工關節及配套器械,這種情況下可以主刀手術,整個手術會存在很多潛在風險。

在三博醫院明顯不允許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哪個主刀醫生這樣做了,傳出去一定被人笑話,所以即使是新產品,主刀醫生也會提前充分預習,對產品的原理、結構和各種引數爛熟於心。

其實不管什麼醫療器械,同類的產品一般大同小異,主要技術差別不大,只是一些細節上存在差異。

手術團隊對手術中要用到的各種手術器械及內植入一定要非常熟悉,這是基本要求,但是這種基本要求有時候也很難做到。

患者安晨楓已經躺在手術檯上,麻醉醫生又是魏醫生,他全程工作無話,低著頭幹活,有時候會讓人懷疑他是不是喪失了語言功能。

“已經麻醉好!”

終於,魏醫生說出一句話,這是他每天在手術室僅有的幾句話之一。

夏書帶著助手出去洗手,楊平站在閱片燈前研究患者的ct圖片,其實這些ct圖片他已經研究很多遍,只是站在手術室沒事幹,手術現在還沒開臺,他不可能去年閒聊,所以也不在乎再分析一遍。

賀總也站在旁邊,他看雖然看不懂這些ct圖片,但是也裝模作樣陪著楊平看,他想跟楊平說一聲謝謝,轉念一想,十億投資這麼大事,說一聲謝謝顯得太輕巧,所以暫時他不知道怎麼辦,暫時找不到感謝楊平的方法,只有在楊平面前儘量顯得禮貌卑微,這樣自己心裡可能好受一點。

楊平扭頭感到有人在旁邊,一看是賀總,其實是他站得距離太近,鼻孔撥出的熱氣有點太粗。

賀總意識到這個問題,立即挪開位置,然後尷尬一笑。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其實人工心臟最重要的幾個需要改進的引數:必須儘量降低儀器本身對紅細胞的損傷,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能耗要低,電池的續航一定要長;防水技術要過關,畢竟這方面沒做好,患者生活很不方便;質量和體積要低,你們目前做的很好。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這種產品與人體組織的結合一定要好,這是所有人工心臟做的不好的方面,也是它的硬傷,以後如果用人工替代心臟,大血管的介面位置一定要能讓血管與它形成生物吻合,這是目前所以人工心臟沒法做到的。”楊平跟賀總說。

賀總立即記在心裡,這每一句話都是一個世界一流醫生給產品的建議,這是最好的客戶建議,有著巨大的價值。

他沒帶本子和筆,向麻醉醫生要了一支筆和一張紙,當場記下來。

“你不用這麼嚴肅,我只是隨口說的建議,不一定對,看看能不能給你們幫助。”楊平笑著說。

但是魏醫生拿著紙和筆,沙沙沙一頓猛寫。

消毒鋪單開始,夏書帶著醫生上臺,手術不難,夏書的心臟外科手術現在非常熟練,其實年輕人只要理論知識紮實,有人帶著動手,自己又願意學,手術進步會非常快。

手術首先是一門手上功夫,越年輕越好學。

楊平還記得很清楚,有些主任級別的醫生學椎間孔鏡手術,學了很久就是學不會,年齡大了學習新東西接受能力還是會差一點。

切皮、開胸,夏書的動作非常麻利,已經與他在阜外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這才來多久,已經掌握了絕大數心臟手術。

夏書根本不需要跟臺工程師的幫助,他全程沒有問賀總和工程師一個問題。

賀總和工程師帶的鐳射筆硬是沒有開啟一次。

人工心臟也有很多種,有臨時輔助的人工心臟,比如心室輔助裝置,這些用於短期臨時支援,幫助患者過渡到心臟移植或心臟功能恢復,它所起的作用是臨時的、短期的、過渡性的。

還有全人工心臟,它可以完全取代自然心臟,目前安晨楓所做的就是這種,它將在體內代替心臟長期發揮作用。

所有的人工心臟的原理差不多,通常由機械泵、生物材料製成的腔室及外部控制系統組成,透過電力驅動,模擬心臟收縮與舒張的節律來泵血,它歸根到底是一個泵。

人工與自然心臟比較起來有很多缺點,比如生理相容性差,自然心臟能根據身體需求動態調節泵血量,而人工心臟需依賴預設程式或外部調控。耐久性差,機械部件可能因長期磨損出現故障,需定期維護或更換。患者心理接受度也相對差一些,畢竟身體內裡面帶著一個小機器,這個機器還是維持著自己的生命,心理上有時候難以接受,有些患者術後還需要進行心理輔導。

與自然心臟比起來的差距,註定人工心臟也是一個過渡,未來的器官終末期治療一定是自體克隆器官移植。

楊平與賀總邊看手術邊聊著,賀總也認同,但是這個過渡會是一個很長時間,所以人工心臟的存在會很長時間。

很快,夏書完成了手術。

在保證手術質量的情況下,手術越快越好,這樣降低術野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減少感染的風險。

手術做完了?

賀總沒怎麼反應過來,在別的醫院可不是這樣。

“是做完了嗎?”賀總問工程師。

此時主刀醫生開始脫手套,沒做完脫什麼手套。

工程師有點納悶,賀總在三博醫院怎麼看起來像個弱智一樣,行為怪異,見面打招呼就打招呼吧,非要那樣鞠躬,弄得自己像個日本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