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玉堂殿。
在這宏偉的玉堂殿中,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皇家的威嚴和尊貴。三公九卿及眾多大臣身著朝服,步履匆匆,他們的臉上帶著嚴肅的表情,眼神中透露出對即將發生事情的擔憂和期待。
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官員湧入了玉堂殿,他們有的神色凝重,有的則帶著自信的微笑,但無一例外都被這莊嚴肅穆的氛圍所感染。大殿中的空氣瀰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息,讓人感到窒息。
三公九卿等重要人物在大殿內的位置排列有序,他們的服飾華麗,配飾精美,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麼小心翼翼,生怕打破了這片寧靜,而那些普通的大臣們,則在一旁默默觀察著,不敢輕易發表自已的意見。
漸漸的玉堂殿內的百官們,紛紛不自覺地按照不同的派系,慢慢聚集在一起,低聲議論著,偶爾傳出幾聲低沉的竊笑或嘆息,氣氛中瀰漫著一絲不安。
在一角,袁逢身著深紅色的官袍,腰束革帶,頭戴進賢冠,腳蹬黑靴,面容清瘦,下巴留著幾縷鬍鬚,眉目間透著一股精明與果斷,眼神如鷹隼般銳利,時不時掃視四周,似乎在觀察每一個人的動向。
旁邊的楊賜則穿著一身黑色的朝服,腰間繫著一條藍色的絲帶,頭上戴著一頂三梁進賢冠,面容白淨,臉上還掛著淡淡的笑容,顯得更加穩重,身材魁梧,面色紅潤,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
楊賜微微側頭,朝袁逢問道:“袁司空,你說陛下召集我們過來所為何事?”
袁逢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沉思:“想必應該是與今日登天詣闕臺被敲響有關。”他的話語中透著一絲不屑,顯然對這件事並不看好。
“這竇家子果然不簡單,廢棄多年的登天詣闕臺,都能讓他補齊殘缺。”楊賜的眼中閃過一絲神異,隨即又露出幾分擔憂,緩緩地說道:“若是讓他再繼續發展下去,恐怕會對我們造成威脅。”
雖說他們也不怎麼喜歡王甫一黨的宦官,但相比王甫,楊賜更加不希望竇氏重新站起來,畢竟當初竇氏的倒臺,他楊氏可沒少從中拿到好處,如果竇氏重新崛起,他們楊氏又該如何待之?想到此處,楊賜不禁皺起眉頭,陷入深思之中。
一旁的袁逢見狀,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他的語氣變得更加嚴肅,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道:“這竇家子手段的確狠辣,補齊登天詣闕臺不說,竟然敢用自已和家族的氣運為賭注,與那閹奴硬碰硬。”
聽到這話,楊賜輕輕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無奈。要知道向楊、袁這些頂級世家來說,雖然家族或者嫡子的話語權很強,但也沒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整個家族為賭注。
因為一旦失敗,不僅會讓自已身敗名裂,更可能導致整個家族的覆滅,而竇輔此舉無疑是在賭博,賭上了自已和家族的命運。
“是啊,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就他這種一族之運都在已身,才敢這麼幹。”楊賜輕聲說道,眼神中也不禁流露出對竇輔的敬佩之情。
然而,對於竇輔的冒險行為,楊賜並不看好,他深知官場如戰場,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哼,竇氏出身的都是瘋子,以前的竇武是這樣,現在的竇輔也是如此,真是後生可畏。”袁逢的神情不由得變得凝重,有些頭疼的說道。
“對啊,也不知道這竇氏是怎麼回事,以他們竇氏歷代以來的成就,本不該淪落至今的,奈何瘋子太多了。”楊賜也是搖了搖頭說道,語氣中充滿了對竇氏的嘲弄。
袁逢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並且目光不自覺地投向與自已同樣位列三公的司徒劉郃,暗自揣測這個老對手在這件事情背後,究竟有著多少關係,他的臉上雖然沒有什麼表情,但內心卻在不斷思考。
不遠處,劉郃則顯得更加從容,他身穿與袁逢無異的深紅官袍,面色沉穩,雙手負於身後,神態自若。
劉郃的眉宇間透出幾分書卷氣,身上散發著些許從容。此刻,他的眼神正凝視著前方,似乎對周圍的一切都胸有成竹。
此時,劉郃的身邊聚集了少府陳球、衛尉陽球、劉納等,他們都是劉黨一派的核心人物,這些人的存在讓劉郃感到安心和自信,因為他們將成為他在這場政治鬥爭中的得力助手。
陽球身材高大,面容奇特,眼神銳利如鷹,透露出一種嚴厲而決絕的氣息,他的存在無不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司徒大人,這竇家子果然不簡單啊!他才來洛陽沒幾天,竟然能把這裡攪得如此天翻地覆!”看著劉郃等人沉默不語,陽球忍不住率先開口,語氣中流露出一絲驚歎和感慨。
劉郃微微一笑,顯然對陽球的評價表示認同,他輕捋鬍鬚,微笑著回答:“是啊,竇家子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就能掀起這般波瀾,足見其手段和能力非比尋常,不愧是竇武之後啊!”
這時,少府陳球突然插話道:“司徒大人,有了這竇家子在其中攪局,咱們要想解決那宦官之禍,或許真的有望了呢!”他身材魁梧,面色紅潤,看上去穩重而堅毅。
一直以來,陳球都以直言不諱著稱,此刻他的語氣中也透露出幾分興奮之情。
然而,劉郃卻搖了搖頭,神情嚴肅地說:“切莫小瞧了那些宦官們的權勢,他們絕不會輕易認輸的。”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司徒大人說得在理。”陽球點頭贊同,並緊接著補充道:“不過,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進一步削弱宦官們的勢力,只要我們團結一致,精心策劃,說不定還真能對狠狠的打擊這群閹黨。”
其實,相比於竇輔只想針對王甫的單一目標,劉郃一黨的想法則顯得更加瘋狂與激進。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王甫,而是整個宦官派系,無論是好是壞,統統都在他們的打擊範圍之內。
正因如此,當初他們暗害蔡邕,便是因為蔡邕與宦官中的呂強走得太近,令他們感到極為不安,生怕蔡邕會成為他們的絆腳石。
儘管中常侍呂強並不像王甫那樣無惡不作,反而在朝中頗有賢明之名,但在劉郃等人眼中,閹黨就是閹黨,都是禍亂朝政的罪魁禍首。
這樣的極端思維使得他們在權力的遊戲中愈發激進,甚至不惜鋌而走險,試圖透過極端手段來實現自已的政治理想。
此時,殿內的氣氛逐漸升溫,百官們的議論聲愈發熱烈,似乎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會晤做著準備。
劉宏的身影依舊未現,大家心中不免多了幾分期待與焦慮,每個人都在思索著,陛下此番召集究竟是為了何事,是否會對他們的命運產生深遠的影響。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眾人紛紛轉頭望去,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空氣中瀰漫著緊張的氣息,彷彿連牆壁都在屏息以待,等待著即將揭曉的答案。
“陛下駕到!!!”一位小太監夾著嗓子說道,聲音清脆而響亮,瞬間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終於來了,劉宏身後跟隨著一眾侍衛,氣勢逼人,身著明紅黑色龍袍,袍袖隨步伐輕輕擺動,顯得威嚴而不失優雅。
劉宏面色凝重,眉頭微皺,顯然對即將召開的朝會充滿了思慮,隨著他的到來,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更加凝重。
眾官紛紛整齊作揖,恭敬的姿態如同一片朝拜的海洋,大殿內的燭光在這一刻似乎也變得更加明亮,映照著每一張虔誠的面孔。
“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們齊聲高呼,聲音如潮水般湧來,震耳欲聾,迴盪在大殿的每一個角落。
“眾愛卿,平身。”
現在大漢皇權還沒有真正旁落,所以劉宏的聲音如雷霆般響亮,瞬間將殿內的喧譁壓制下去,百官們紛紛恭敬地低下頭,心中暗自揣測著陛下召集他們的真正用意。
劉宏的目光掃視著殿內,眼神中透著一絲威嚴與深邃,彷彿在審視每一個臣子的心思,試圖從他們的表情中捕捉到一絲不安的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