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長公主繼位

果不其然,蕭長樂第二天上早朝,就看到大殿上朝臣們鬧得不可開交。

“給本宮靜下來!”蕭長樂穿了一襲華貴的紅袍,上面繡著一大片金色鳳凰。頭上戴著金色的鳳冠,流蘇垂在兩側輕輕晃動。上挑的眼尾,紅色的口脂,無不體現出她的尊貴霸氣。不禁讓人想起隆泰三十八年,那時剛剛及笄的蕭長樂一舉鬥敗了羽翼豐滿的三皇子蕭逾,扶持胞弟成功登上皇位。自那時起,朝中的大臣便對這個年輕的長公主有了深深的忌憚。

朝堂安靜了一瞬,很快,就有一個大臣出列,高聲道:“殿下,如今陛下下落不明,國不可一日無君。臣懇請殿下為我南齊國祚考慮,早日另立新君!”

蕭長樂冷笑一聲:“陛下生死未定,爾等不關心陛下的下落,卻想著另立新君!林御史,本宮記得你當年還是三皇子黨,本來也要一起下獄,是阿然賞識你的才華,給了你將功補過的機會!虧得阿然在時待你們不薄,本宮真是心寒。”

那個大臣不為所動,繼續道:“殿下,臣正是感念陛下的賞識,才要早日立新帝,不讓我南齊陷入動盪境地,求殿下為南齊大局考慮!”

“噢,是嗎?”蕭長樂眼中劃過一絲冰冷,“那愛卿來說說誰最有資格繼承這大統?”

大臣怔了怔:“那……那自然是……”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能憋出一個名字。因為早在蕭然登基時,先帝的皇子死的死,傷的傷。如今活下來的,也只有已經廢為庶人的蕭逾。可讓蕭逾一個已經成為庶人的廢皇子繼承大統,又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愛卿想不出也無妨,本宮這裡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蕭長樂勾起嘴角,“她是先帝寫在遺詔上,名正言順可以繼承大統的人,你們覺得她有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權力?”

殿內一下子炸開了鍋。所有人都知道當年“七王叛亂”中遺詔已經無故消失,所以也接受了當時的太子蕭然登上皇位。如今蕭長樂竟拿出遺詔,說先帝中意的新帝並不是蕭然,而是另有其人?

蕭長樂從身後拿出一卷詔書,朱唇輕啟:“溫太傅,您從本宮皇祖父時從仕,也是為先帝授課的太傅,想必對先帝的字跡再瞭解不過。您來看看這遺詔,究竟是不是先帝的字跡。”

已是滿頭白髮的溫太傅顫顫巍巍地接過李本山手中的遺詔,展開來細細地看了一遍,聲音發顫:“這……這是先帝的字跡……可,可是……”

“太傅,難道有什麼問題嗎?”有心急的大臣沒看到遺詔,但看溫太傅的態度,便有些擔心地發問。

“不用問溫太傅了,本宮來回答你們。”蕭長樂一步步走下臺階,“因為遺詔上寫的,是本宮——蕭長樂的名字。”

“什麼?!”

群臣譁然,自南齊開國以來,從未出現過女子稱帝。在他們看來,這是違背祖制的。從古至今都是男子當權,哪有女子為帝的事?

“怎麼,眾卿可有不滿?”蕭長樂鳳眸微眯,“對本宮不滿的人大可以站出來。”

很快,心思各異的一些大臣走出來,躬下身子高聲道:“女子稱帝乃歷朝歷代從未有過之事,臣等叩請殿下三思!”

蕭長樂冷眼看著跪倒在地的臣子,聲音冰冷不帶一絲感情:“若本宮沒記錯,李少卿似乎與一起私自冶鐵的案子有關,本宮真是沒想到你能有這通天的本事。還有王御史,本宮從你府上抄出了三萬兩黃金。本宮倒是很好奇啊,你從哪裡來的賺錢營生?本宮現在已經派人去查了……”

跪在地上的大臣聽著自已的秘密被蕭長樂公之於眾,身子抖得厲害,有些不扛事的已經癱軟在地了。蕭長樂看著他們醜態百出的樣子,冷冷道:“都給本宮拖下去,押入地牢!”殿門開啟,御前侍衛湧入,毫不留情地將跪在地上的大臣拖了下去。

上演完這出殺雞儆猴的戲碼後,等蕭長樂再次問有沒有不滿的人時,殿內已是一片寂靜。李本山率先喊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也相繼跪下,齊聲喊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蕭長樂轉過身,一步一步向龍椅走去。紅色的裙襬在臺階上鋪展開,一隻展翅欲飛的金色鳳凰出現在所有人的視線中。她登上最後一級臺階,在那象徵無上權力的龍椅上坐下。

從龍椅上望下去,殿內的每一個人都是這麼的渺小。就如同在權力面前,任何一個人都是那麼的無力。蕭長樂似乎有些明白,為何她的那些兄弟會為了這把龍椅不惜自相殘殺,反目成仇。

退朝後,蕭長樂叫住了楚洵言:“洵言。”

楚洵言停下腳步,轉過身:“陛下,有何吩咐。”

蕭長樂垂頭沉默了一會兒,再抬頭時,眼眶微紅:“洵言,本宮懇求你,一定要找到阿然……本宮就只有他一個親人了……”

楚洵言看著面前的少女,恍惚了一下。很快,他又反應過來,低聲道:“陛下,現在您應該自稱朕了。請您放心,臣正在竭力搜尋,一定……”他斟酌了一會兒,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蕭然,最後索性略去,“把他帶回來。”

兩人在空蕩蕩的殿中站著,最後還是蕭長樂先開了口:“洵言,當初是朕對不起你……”

“陛下不必提起過去的事。”楚洵言打斷了她,“臣明白,陛下當年有自已的苦衷。”

蕭長樂看著他稜角分明的臉龐,輕聲道:“洵言,朕許你一個承諾。你可以用這個承諾來向朕提任何要求。”

楚洵言垂了垂眼:“謝陛下恩典。”他所求的,自始自終不過是一人罷了。

後世史書《南齊史》記載:永安四年,帝姊鎮國長公主繼位,年號明盛,其在位期間知人善任,虛懷納諫,大力革新政治,興科舉,史稱“齊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