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闞澤過江

針對草船借箭一事,觀眾們紛紛發表銳評:

“曹老闆為什麼不射火箭?”

“曹操:恐懼來源於火力不足!”

“講道理,看不清江面情況,曹老闆的退敵策略是最穩妥的。誰特麼又能想到對面是來借箭的!”

“諸葛亮講究啊,借了東西后邊肯定還要還回去!”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妙啊~”

“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曹操不放火箭!”

“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曹操不放導彈!”

“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曹操不放原子彈!”

“放什麼也沒用,諸葛亮有魔法防禦結界!”

“知道曹老闆為什麼不用火箭嗎?因為江上大霧,他誤以為對面是周瑜的人,所以不想給周瑜刷火箭!”

“丞相,敵軍退去了,我們贏了,但好像有些不對勁,十分有一百分的不對勁!”

“第二天,曹操去撈掉在水裡的箭,遇到一老伯上來就問:你掉的是金箭還是銀箭?”

......

評委席上:

於華老師點評到:

“我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只能說媽的,怎麼寫的那麼牛B,臥槽!”

“這一段草船借箭真的是太精彩了,周瑜忌憚諸葛亮的才能,是因為他預見到日後劉備集團崛起,諸葛亮會成為一個可怕的對手。”

“所以,他給了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的軍需任務。”

“如果諸葛亮不敢接,那劉備集團在孫劉聯盟中的地位就低了一截。”

如果接了不能完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除掉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

“無論什麼結果,都是自已這邊得利!”

“而諸葛亮為了爭取兩家平等的地位,不僅接下了這個任務,還把期限縮短到了三天,甚至還立下了軍令狀!”

“他接下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倚仗,是因為早已胸有成竹,料定三日後必起大霧!”

“而起霧這個事情也在三天前已經埋下了伏筆!”

“就是他和魯肅在觀《七十二候圖》的交談中中所說的可見之兵和不可見之兵的論述。”

“諸葛亮的人設是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奇才。”

“他的這些才能也不是憑空來的,而是來源於在草廬隱居時就已經完成了的豐厚的知識儲備。”

“草船借箭這裡用的就是他所說的不可見之兵,也就是借了天時。”

“就好像我們現在的天氣預報一樣,根據已有的情況推算出明天或者未來幾天的天氣狀況,這不是什麼玄學,而是科學。”

“他年輕時躬耕於南陽,對於節氣變化自然有研究,何時播種,何時有雨自然了熟於胸。”

“我覺得這番言論表現出的是諸葛亮非凡的學識,但如此精彩的鋪墊肯定不單單是為了這裡的草船借箭。”

“我相信諸葛亮在後邊,還會有更多的對不可見之兵的運用展現出來的!”

劉何平老師接著說:

“我很贊同於華老師的觀點,另外,我看彈幕好多觀眾說為什麼不用火箭?”

“這裡我說一下我的觀點,火藥起源於我國春秋時期的煉丹術,但真正被髮明出來是在隋朝,到唐朝時才被用於軍事上。”

“而在這之前的火箭都是在箭頭上纏上布條沾火油才能燒起來,倉促間不易準備,而且造價較高。”

“火箭不能拉滿弓,拉滿了燙手啊,加上箭頭重一些,箭身失去了平衡,射程自然大打折扣。”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諸葛亮兩次逼近曹營,曹操不知虛實,要是射火箭,對方燒著的船衝進自已這邊的營寨,又該如何應對?”

“綜上所述,曹操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選擇了最穩妥的亂箭退敵,也就說得通了。”

......

接著還有幾位嘉賓說了一些自已的看法,直播間的觀眾又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了:

“原來是這樣的,啊!老師我悟了。”

“諸葛亮比現在的天氣預報還要準了!”

“曹老闆前邊光速殺了蔡瑁、張允,這次又光速送了諸葛亮十萬支箭,可真是昏招迭出啊。”

“有官渡袁紹內味了!”

“原來是這樣,妙啊~”

......

寫到這裡,李想結束了今天的搬運,吃完飯後點了一支華子,葛優癱在椅子上,開啟抖音刷了起來。

嗯,閒來無事,勾欄聽曲!

妙啊~

一個個小姐姐扭的那叫一個帶勁!

在心動了251次之後,李想心滿意足的放下了手機,進臥室睡覺。

一夜無話。

第二天早上,李想接著寫到:

卻說曹操接連中計,不僅平白折了蔡瑁、張允二位水軍大將,又白白葬送了十五、六萬支箭,心中鬱悶不已。

帳下謀士荀攸獻計:讓蔡瑁族弟蔡中、蔡和詐降東吳,做為內應,探聽軍情。

周瑜看破了二人的來意,遂將計就計收下二人,留待日後通報自已想要曹操知道的訊息。

定下火攻之計後,周瑜苦思冥想具體的執行計劃。

正巧黃蓋前來也獻上了火攻之計,二人一合計,準備讓黃蓋用苦肉計去詐降曹操,趁機放火燒了曹操的戰船。

次日升帳議事,黃蓋嫌棄周瑜遲疑不進,又說如果打不過,不如趁早降了曹操。

周瑜大怒,要殺了黃蓋,幸得帳下所有將領求情,才改為杖脊一百!

五十軍棍過後,黃蓋就皮開肉綻,昏死了過去。

晚上,參軍闞澤前去探望黃蓋,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兩人的苦肉計。闞澤感於黃蓋的忠勇,主動請纓過江前去獻降書。

他連夜過江來到曹軍營寨。此時,本輪受害者曹操正在讀書,見到闞澤不冷不熱問:

“汝是東吳參軍,來此何干吶?”

闞澤看到曹操這態度,就開始發揮自已奧斯卡小金人的演技,開始陰陽:

“人言曹丞相求賢若渴,今觀此問,甚不相合啊!”

“黃公覆啊黃公覆,你打錯主意了!”

曹操聞言,問道:

“聽汝之言,難道我問的不對?”

闞澤說:

“黃老將軍乃東吳三世舊臣,今被周瑜當眾毒打,險些喪命,他以書信託我,願投奔丞相。”

“我與公覆情同骨肉,特來獻書,不想遭此冷遇!”

遂獻上黃蓋的親筆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