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章 當面NTR

卻說孫權派去請周瑜的人還沒出發,周瑜就已經回來了。

原來,周瑜在鄱陽湖操練水軍,聽說曹操舉大軍南下,隔江對峙。

孫權這邊戰和難定,實在放心不下,便星夜趕回來商議軍事。

周瑜到家時已是天黑,剛進家門還沒來及和小喬互訴衷腸,就聽下人來報說張昭、顧雍、張紘、步騭四人來了。

周瑜把幾位請進書房,一聽幾人意思都是主降派後就說:

“我亦欲降久矣,公等請先回,明日見了主公,我自有定論!”

送走幾人後,剛把小喬抱在懷裡,又聽到程普、黃蓋、韓當等武將來了。

周瑜又出來把幾人請到書房,一聽幾人意思,卻都是主戰派的。

特別是黃蓋憤然起身,拍著腦袋說:

“黃蓋頭可斷,誓不屈膝投降!”

周瑜說:

“好,我正要與曹操一決雌雄,安肯屈膝投降!將軍等請回,待我明日見過主公,自有定論!”

送走一班武將後,周瑜回來正在與妻子小喬琴瑟和鳴。

魯肅和諸葛亮進來了,見周瑜夫婦在廊下琴瑟和鳴,諸葛亮心裡有了一些計較。

也沒有打擾,待一曲奏完,下人才上去說:

“二位大人在廊下等候多時了!”

周瑜趕緊放下老婆出去見兩人。

三人史詩級會面後,魯肅拉住周瑜問道:

“大嘟嘟,今曹兵屯於江上,主公一時不能決斷,不知嘟嘟之意如何?”

周瑜看了一旁的諸葛亮一眼,想到如今雖然是孫劉兩家聯合抗曹,但是諸葛亮前來求救,顯然他們的情況更緊急一些。

可以先假裝投降派和諸葛亮交涉一下,說不定可以佔據一些主動權,遂開口道:

“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勢大軍猛,威不可擋,戰則必敗,降則易安,我意已決,明日見過吳侯,便當譴使納降!”

魯肅看起來老實,但作為提出東吳版“隆中對”的人,肯定有其獨到之處。

幾人都是人精,不用喝到七分醉,照樣演到你流淚。

魯肅聽完周瑜投降的言論說到:

“君言差矣,江東基業,已歷三世,豈可一旦獻於他人,現今國家危亡繫於將軍一人身上,為何輕信懦夫之言論?”

周瑜嘆了口氣,繼續表演:

“江東六郡,生靈無限,一旦戰事起,百姓將陷於浩劫。我若主戰,江東老幼豈不歸怨於我?”

魯肅繼續捧哏:

“不然,以將軍之英雄,東吳之險固,曹操未必就能得逞!”

諸葛亮看兩人的表演有點不自然,突然笑了起來。

諸葛亮周瑜二人加起來八百個心眼子,再加上魯肅在中間捧哏,場面之和諧,諸君可想而知。

周瑜問:“先生何故哂笑?”

諸葛亮回答:“我笑子敬不識時務耳。”

魯肅問:“先生為何反笑於我?”

諸葛亮戰術變聲,開始陰陽道:

“公瑾降曹的主意,甚為合理!曹操用兵如神,天下莫敢當,群雄與之爭衡,皆已滅亡!”

“唯有劉豫州不識時務與之抗衡,只落得敗逃江夏,存亡未保啊!”

“將軍決計降曹,一可以保妻子,二可以全富貴。”

“我主繫於天命,何足惜哉?”

魯肅裝作不高興的說:

“先生,你想讓我主屈膝受辱於國賊嗎?”

諸葛亮卻大笑著安慰:

“子敬莫惱,亮有一計,不需割土讓地,納印稱臣,便可退曹操百萬雄獅。”

周瑜來了興趣,問到:“先生計將安出?”

諸葛亮回答:

“只需派遣使臣,駕一葉扁舟送二人到江上,曹操得此二人,百萬之眾,一夜間即可卸甲卷旗而退。”

“而江東失此二人,如大樹飄一葉,太倉減一粟耳。”

周瑜想到了曹操特殊的癖好,眼神核善的問:

“此二人為誰?”

“亮居隆中時,就聽說曹操在漳河新造一臺,名曰:銅雀臺。極為壯麗,廣選天下美女,置於臺中。”

“曹操本是好色之徒,聽說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二人皆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曹操曾發誓曰:我平生有二願,一願掃平四海,成就帝業;二願得江東二喬置於銅雀臺,以娛晚年,雖死無恨矣!”

“而今曹操帶甲百萬,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

“將軍何不尋得喬公,以千金買此二女,獻於曹操,曹操得此二女,心滿意足,自然班師而歸。”

周瑜聽的明顯紅溫了,咬牙切齒的說:

“曹操欲得二喬,有何為證?”

“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天生聰慧,落筆成文。”

“曹操曾命他做《銅雀臺賦》,賦中之意,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取二喬也。”

“我愛其文辭華美,曾默記於心。”

說完,當著周瑜的面開始誦讀起來:

“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臺以娛情。”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立雙臺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休矣!美矣!”

“......”

聽著諸葛亮抑揚頓挫的誦讀聲,周瑜血壓飆升,突然起身怒罵道:

“曹賊氣我太甚!”

諸葛亮可不管你在第幾層,他永遠都是在大氣層,繼續拱火道:

“將軍何故如此,昔日,漢天子尚且以公主與匈奴和親,今何惜民間二女乎?”

周瑜盯著諸葛亮說:

“先生有所不知,那大喬乃是孫伯符之妻,小喬乃是......”

“乃是瑜之妻也!”

諸葛亮趕緊裝作惶恐不安的拱手賠罪道:

“亮實不知啊!失口亂言,死罪!死罪!”

周瑜拔出佩劍,怒道:

“我誓與曹賊勢不兩立!”

“我受孫伯符將軍知遇之恩,現在國家重任在身,我怎能屈膝降曹,適才所言,不過想試探先生。”

“從鄱陽湖動身之際,我就已定伐曹決心,雖刀斧相加,絕不動搖!”

“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同破曹賊!”

諸葛亮拱手道;

“如蒙不棄,亮願效犬馬之勞,隨時聽候嘟嘟調遣!”

周瑜拉著諸葛亮的手說:

“好!來日面見主公,就議起兵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