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四章 刮目相看

又是五年的時間過去了,現在的甘龍已經捶捶老已,說實話,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了一天了。

而秦王也早已經離去,留下了他年幼的兒子嬴稷。

而對於甘龍來說,輔佐年幼的少主又成為了他的希望,因為有之前的歷史可以遵循營寺對於之前發生的一切,可謂是處處小心謹慎。

所以根本沒有讓來自楚國的那些母系勢力獲得主導地位,凡是和嬴稷有關的一些處事的事例都已經或者病死或者失蹤,可以毫不誇張的說。

嬴駟的手段是十分的很辣和毒辣的,以至於現在能夠輔佐嬴稷繼續發展成為一個合格君王的人幾乎沒有了。

而亞歷山大第一個盯上的國家竟然是孔雀王朝,這一點**也沒有想到。

他沒有想到亞歷山大是真的會拉下自己的臉面,丟下自己的尊嚴來尋找他們這些曾經的盟友幫忙。

要知道**深知亞歷山大的為人,他內心的孤傲是絕對不允許自己有求於人的。

只能是別人求他,而他絕對不能求別人。

這一點**和周邊的幾個國家的國王其實都達成了共識。

但是當他得到亞歷山大的求救信的時候,他才發現亞歷山大可能真的變了。

變得和他之前認識的不一樣了,這麼大的事情**是無法單獨解決的,想了半天,最後拉燈還是決定還是需要去和國王商討一下。

但是**的內心深處,他還是傾向於抗拒亞歷山大的權威。

拒絕出兵幫助壓力山大。

但是他也清楚,孔雀王朝的國王這麼多年已經養成了好大喜功,膽怕事的脾氣性格。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亞歷山大就算面臨了一次失敗,但是他的威名一定震懾周邊的所有國家。

那麼以孔雀王朝國王的脾氣恐怕絕對不會輕易同意自己的意見。

果然當他的信件送回王都沒有幾天的時間,他就收到了孔雀王朝國王的回信。

國王的回信也很簡單清楚明瞭,那就是同意亞歷山大的請求,同時將自己他手中的兵全部都派往幫助亞力山大掃屏甘龍。

但是對於這一點,**實在是不想遵從。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之前甘龍在塞琉古的作戰,雖然說他們孔雀王朝沒有多大的作用,但它畢竟還是幫助了甘龍戰勝了壓力山大。

也就是說他現在已經是亞歷山大的仇人了,可是現在他又變換身份成為亞歷山大的盟友。

那麼日後亞歷山大真的會既往不咎嗎?這一點**懷著深深的懷疑,畢竟這一切並不是如同想象中的那樣簡單。

如果亞歷山大真的能夠既往不咎,自己幫助他戰勝甘龍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樣一來。

他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孔雀王朝又能得到什麼好處?所以想了半天之後,**覺得這件事情他不能完全拒絕,但也不能完全同意。

以免亞歷山大秋後算賬,來找孔雀王朝的麻煩。

俗話說得好,唇亡齒寒,這是甘龍告訴他的道理。

之前孔雀王朝和亞歷山大是唇和齒的關係,但是現在亞歷山大的實力明顯要超過甘龍一方,那麼現在純和齒就是他和甘龍。

所以他現在並不能完全徹底的去幫助亞歷山大。

在亞力山大獲勝,將甘龍趕回了東方。

那麼下一個遭殃的一定是孔雀王朝,亞歷山大同時心中的野心也十分巨大,它是不會吝嗇將孔雀王朝納入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的。

所以說**認為自己的決定一定沒有錯,哪怕日後孔雀王朝的國王責怪他,問責他,他也一定要這樣做。

哪怕付出他的性命,因為這一次是決定孔雀王朝存亡的重大選擇。

“將這封密信,送往甘龍處。

同時告訴他,亞歷山大一定不會只找了我。

讓他一定要萬分謹慎。

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可以幫忙.”

猶豫再三之後**決定將這訊息的前因後果全部都告訴甘龍,原因很簡單,甘龍不能這麼快的被消滅。

一旦甘龍被消滅,那麼自己也絕對不能獨存。

所以猶豫再三之後他做出了這個選擇,同時他決定摒棄前嫌,如果甘龍真的被對方碾壓的話,自己出手幫忙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過他必須保證他們雙方的平衡,孔雀王朝才能從其中獲得到最大的利益。

這是**認為的。

當甘龍得到了訊息之後,並沒有出乎意料,同時他也認為這可能是亞歷山大英雄遲暮的一種表現。

以前的亞歷山大是十分的孤傲,他認為這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就可以掃平天下一切的國家,但是現在顯然不是這樣。

他的實力現在雖然說可能略高於甘龍一些,但強的絕對不是太多。

所以現在他想要獲得勝利,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求周邊盟友的幫助,而孔雀王朝是周邊所有國家中距離最近也是最強大的一個,必然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但是亞力山大想不到他在孔雀王朝心中的威嚴早已經沒有那樣強大了。

現在的孔雀王朝,雖然也許國王會同意亞歷山大的請求,因為壓力山大,曾經畢竟做出的事業震懾了周邊所有經歷了那個年代的人。

可是現在比如**這些剛剛踏上中樞位置不久的人,他們只是對亞歷山大曾經的事情有過一些聽聞。

俗話說得好,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他們也許會受制於亞歷山大的曾經的偉大,但絕對不會安全籠罩在亞歷山大的陰影之內。

因為他們並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很明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能夠這樣說也是出乎出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想法。

這一點甘龍是十分清楚的。

**雖然好心的提醒了他,但是很顯然他並沒有抱著什麼好心。

他只不過是擔心甘龍快速的被壓力山大擊潰。

這樣的話,那麼他想要成為黃雀那就不是那樣簡單了。

這一切**清楚,他的心中更為清楚。

但是**很明顯也是給甘龍提了醒,亞歷山大這一次選擇了以孔雀王朝為他們的盟友,這一點的選擇是十分對的。

但是壓力山大也絕對不是蠢貨,他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選擇是錯的。

因為**一定會陽奉陰違,雖然說明面上會答應壓力山大的請求,但是實際上它必然會只出工不出力。

那麼這樣一來,亞歷山大定然還會選擇其他的盟友,可是周邊好像並沒有什麼強大的國家存在了。

但是如果他真的能夠將周邊十幾個小國家聯合起來,組成的抵抗力量也絕對不會小。

這一點甘龍必須要做出謹慎的應對方法。

而甘龍現在也可以趁著孔雀王朝正在麻痺著亞歷山大的一些空餘時間,做出謹慎有效的反擊。

但亞歷山大得知了孔雀王朝答應了自己的請求之後,並沒有過多的高興。

說實話,他還是擔心孔雀王朝會出工不出力,他此刻也擔心起了孔雀王朝對自己不會完全的信任。

可是壓力山大,在問自己,一旦自己真的趕走了甘龍,自己真的不會秋後算賬嗎?答案是否定的。

亞歷山大什麼時候受過背叛的滋味?塞琉古已經死了,俗話說的好,人死債消。

他自然不會在找塞琉古家人的麻煩,但是孔雀王朝作出的行徑和塞琉古相同,甚至比塞琉古更為可惡。

畢竟曾經的孔雀王朝和亞歷山大帝國是簽過盟約的盟友。

可是當亞歷山大帝國陷入了戰爭的風波之後,壓力山大帝國陷入了風雨飄搖。

孔雀王朝卻不但沒有出手幫忙,反而還幫助敵人侵略亞歷山大帝國的領土。

這仇壓力山大,遲早都會找回來。

但是現在絕對還不到報仇的時候,因為現在如果報仇,那必然是親者痛,仇者快,甘龍反而會十分開心。

這一點他再清楚不過了,但是當他得知了一切的訊息之後,他的心中依舊還是沒有那樣的穩妥和高興。

他當即令人關注著孔雀王朝的一舉一動,但是當他得知孔雀王朝只是明面上答應了自己的條件,可是卻依舊沒有做出什麼實質性的舉動之後。

亞力山大變清楚自己的擔心已經成為了現實。

而且就在他等待的這十天之內,甘龍不斷地發起反擊,奪回了不少此前被他佔領的城池。

這個時候他也能夠猜測定然是孔雀王朝和甘龍暗通款曲。

這個時候他也猜測到了,很有可能是孔雀王朝的上下不和。

但是壓力山大,已經懶得在和孔雀王朝的國王廢話了。

在他認為自己能夠像孔雀王朝求援已經是很給他們面子了。

可是對方依舊還是並沒有將自己的話放在心裡,孔雀王朝雖然是最佳的選擇,但絕對不是唯一的選擇。

所以亞歷山大決定選擇第二個目標。

就是周邊的十幾個小國家,這些國家的國力雖然十分弱小,一個國家能夠出動的兵力也就在數萬人左右。

但是如果這十幾個國家全部都聯合在一起,也能夠集齊幾十萬人,甚至近百萬人的隊伍。

但是這些人的實力定然是不是那樣的強,也甚至可以用烏合之眾來稱呼。

但是現在的情況,雙方的實力差不多,任何的一個砝碼放在天平之上都可能會導致另一邊的傾斜。

這一點所有人都清楚,壓力山大更清楚。

所以說現在他也需要這些烏合之眾,將他們當成炮灰,也不乏是一種絕佳的選擇。

雖然說這些烏合之眾的戰鬥力,明顯是沒有孔雀王朝這種一個國家出來的大軍實力強。

但是實際上他們還有著孔雀王朝沒有的優勢,那就是聽話。

這十幾個國家都是一群烏合之眾,就如同一盤散沙一般。

他們是永遠無法真正的聯合在一起的,他們要想真正的對抗壓力山大的權威,除非他們十幾個國家都聯合在一起。

但是這一點可謂是比登天還難。

亞歷山大只需要用一些小手段就可以輕鬆的分裂他們。

所以亞力山大,絲毫不擔心這十幾個國家對自己懷有二心。

只要能夠從他們的國家內徵集來大軍,那麼他們的隊伍就絕對是自己的炮灰。

有了這些炮灰的存在,自己接下來的戰鬥會輕鬆許多。

“對待這些國的國王,不用太客氣。

否則的話,他們不放在心上.”

對於這十幾個小國的態度,亞歷山大顯然是已經冷了下去。

他現在也清楚,自己也不能給太多的好臉說話,也絕對不能有緩和的空間。

否則的話,他們就會抓住自己的弱點,從而類似於孔雀王朝一樣陽奉陰違。

自己的語氣必須要堅決一些,周圍十幾個的國王收到了壓力山大的調兵信之後所有人都誠惶誠恐起來。

他們幾乎都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開始徵調起國內的大軍。

亞歷山大給他們的信也十分簡單,那麼就是現在派出自己所有的隊伍來支援亞力山大。

如果有誰陽奉陰違不同意,或者從中使用小手段的話。

等到戰爭結束之後,亞歷山大會直接屠國。

這瞬間驚嚇的周圍十幾個小國的國王寢食不安。

他們不敢有絲毫的違背,只敢全力以赴。

因為他們深深清楚以前亞歷山大是有多麼的恐怖。

如果不是亞歷山大突然的陷入昏迷,恐怕他們的也將不復存在。

可是他們剛喘幾口氣,沒有幾年的時間。

壓力山大,竟然又醒了過來。

他們早已經生活在了亞歷山大的陰影當中。

而現在亞力山大,向他們發出了調兵命令。

他們自然不敢拒絕,但是壓力山大也沒有完全的將話說死,同時也告訴他們。

如果這一次他們能夠全力的幫助亞歷山大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那麼以後他們就是壓力山大帝國最忠誠的朋友。

同時亞歷山大帝國,也不會對他們有任何侵犯領土的想法,甚至還會給予他們經濟上的援助。

這些國王雖然說不認為亞歷山大會履行自己的話,但是心裡至少不是那樣難受了。

至少亞歷山大的態度還是給了出來,他們也有理由有條件將國內的大軍調派過去了。

“出兵援助!”

對於周圍這些小國準備出兵幫助壓力山大的訊息也很快的就傳到了甘龍的耳朵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