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於有可能讓自已長生不死這一方面,秦皇贏政還是非常執著的。
畢竟當前的一眾公子之中,是真的沒有哪幾個靠譜的。
所以與其指望自已的子孫,還不如自已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長生不死。
而且既然連天幕這麼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存在,那麼誰又能說長生不死是不存在的呢?
凡事總要多嘗試、多努力,萬一最後讓他成功長生不死了呢!
得到始皇帝吩咐的中車府令趙高亦是恭謹低頭應道:
“是,陛下!”
隨即趙高便朝著殿外匆匆走去,準備去找始皇帝要的無人宮殿,以及建造始皇帝要的祭天之壇。
而隨著第一次天幕的結束,天下各地也是漸生波瀾。
比如說,農家的陳相、陳辛在到處尋找自已昔日的一眾師兄弟,準備呼朋喚友地入咸陽,面見始皇帝。
又比如說,沛縣的蕭何、曹參,在思考天幕出現之後,大秦有可能的變化,以及他們之後又該趁早作何打算。
到底是要入秦,還是要離秦?
如果要真正入秦的話,那麼他們又該作何表現?
同樣在沛縣的劉季、樊噲,則是在想著天幕之中有什麼是他們能夠借之獲利的。
比如說,眼下的大秦會不會也設立所謂的農部六司叼?
如果設立所謂的農部六司的話,那麼這農部六司會不會需要一些新奇的,有可能作為新的糧食、蔬菜的作物用來作 研究?
如果需要的話,那麼他們是不是也可以藉機找一些新奇的,有可能作為新的糧食、蔬菜的作物獻上去,這樣說不定 他們也能夠得到一定的賞賜。
而在舊韓故地的張良,則是開始聯絡昔日的六國餘貴。
尤其是那些在六國之地有較大影響力的豪強士族貴族,準備嘗試從曲解秦國法令這一方面去激起原六國黔首對秦的 民怨。
而淮陰縣的少年韓信,則是餓著肚子,準備去夜釣,看看能不能釣到一條魚來飽腹。
會稽郡吳縣的項梁,則是開始給項羽講起昔日楚國的吳起之事。
天下各地的黔首,也是因為天幕的出現,開始對未來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與期待。
一切都在悄無聲息,卻又是實實在在地發生著變化。
十五天, 一轉眼即過。
而在這十五天內,也是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比如說,在八天之前,代表著秦皇贏政的十六位大秦公子、公主,浩浩蕩蕩自咸陽城出發,慰問天下黔首,代秦皇 贏政傳達大秦的善意。
而今十六位大秦公子、公主全部加起來,在這八天之內,也差不多慰問了近四十個地方縣。
而慰問的效果,也是出乎秦皇贏政意料之內的好。
應該說這個時代的黔首還是非常的淳樸,又或者說這個時代的黔首要求非常的低。
只要代表著始皇帝的一眾公子、公主們能夠稍微低頭看一眼他們,聽一聽他們所遭受的苦難,然後哪怕只是在口頭 上安慰他們兩句。
那麼他們就已經感到心滿意足了。
所以在一眾大秦公子、公主對著各地黔首說,他們的苦難、他們的期望,遠在咸陽宮的始皇帝都能夠聽的見、看的 見,並且也正在想辦法為他們解決。
然後在解決辦法出來,讓他們再耐心等一等,不要被六國餘孽、亂臣賊子裹挾叛亂生事之後。
被慰問過的黔首也是紛紛拍著胸脯回答,說肯定不會背叛大秦、背叛始皇帝, 一定會好好聽始皇帝的命令。
再之後, 一眾大秦公子、公主將大秦正在籌備英靈碑、靖靈殿,還有已經與天幕同步設立了農部六司、工部六司等 事情說出來之後。
被慰問過的黔首更是歡呼雀躍,喜不自勝。
一時間,被慰問過的地方縣的黔首,對於大秦與始皇帝的信任度與483好感度直線上升。
而其他還沒有被一眾大秦公子、公主慰問到的地方郡縣,其地方郡縣官吏也收到了來自於朝廷中央命他們出面安撫 黔首的加急詔令。
而面對這樣的安撫詔令,那些原本就屬於秦國的郡縣的地方官吏,皆是很好地執行了來自於朝廷中央的詔令。
但是那些原來屬於六國地區的郡縣,以及負責擔任這些地方郡縣的官吏則不是如此。
這些六國地方郡縣官吏不是冷然一笑,直接將朝廷中央下發的詔令丟到一旁,當做沒看到。
就是出工不出力,懶洋洋地敷衍了事。
更有甚者,直接藉機曲解朝廷中央的詔令,激起當地黔首對於大秦與始皇帝更多的不滿與民怨。
而究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擔任這些六國地方郡縣的官吏,大多都不是秦國本土出身的老秦人官吏。
這些六國地方郡縣官吏,大多都是原來六國的地方大族、貴族、士族出身。
而之所以會如此, 一方面是因為秦國本土秦人出身的官吏數量太少,不足以覆蓋六國。
畢竟大秦其實也沒想到它們能夠這麼快就掃平了六國、統一了天下。
畢竟短短的十年時間,相較於過往持續了數百年的諸侯紛爭,說是打了個盹的功夫也不為過。
另一方面,則是秦國為了拉攏原六國的貴族士族,所特意釋放出來的一個善意。
同時,原六國的貴族士族在當地不管是好或是壞,都有比較高的聲望。
暫時由這些原六國的貴族士族來治理當地,也能夠降低當地黔首對於秦國的牴觸情緒。
畢竟相較於可能連語言都說不通的秦人官吏,還是說著六國黔首比較熟悉的六國之言的六國官吏,更能讓六國黔首 接受一點。
而如張良這樣欲要反秦的六國貴族,在這半個月內也是有所走動,有所聯絡。
甚至這些六國貴族同樣也收到了暴君贏政派出十六個公子、公主巡視天下、慰問黔首的訊息。
當時這些欲要反秦的六國貴族,還曾商議過要不要刺殺這十六個公子、公主,以報暴秦暴君贏政的滅國滅家之仇。
只不過這個提議在提出來,並且經過好一番商議之後,最終他們還是決定暫時放棄了這個計劃。
因為一來,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