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要年齡在十二歲以上,不容易因為長途舟車勞頓而夭折的公子、公主,全部都給他出宮巡視各個郡縣、慰問 天下黔首,穩定人心。
“天幕上的太子扶蘇如何行事,你們便如何行事!”
“若是在巡視、慰問天下黔首期間,被朕知道你們自持身份自傲辱民,惹起民怨動盪,那麼你們便永遠都不用回來 了 ! ”
“可聽明白?”
秦皇贏政略帶寒意的目光,掃過在場的一眾公子、公主。
長公子扶蘇、公子將閭、公主贏陰嫚等一眾十二歲以上的公子、公主當即打了一個激靈,皆是齊聲應道:
“是,父王!”
安排好一眾公子、公主之後,尚食令也是前來稟報,宴席已經準備好了。
隨後,秦皇嬴政便與一眾文武百官一同飲宴。
六國之中,除了一開始的韓國之外,剩下的五國,都是滅亡在他父子二人之手。
秦皇嬴政的目光又再次回到李斯身上,接著道:
“李卿,你的第二個任務就是變法,變軍功爵制度之法!”
“此事最為重要,軍功爵制度未來的弊端太大,也不再適合大一統之後的大秦。”
“若不變法,秦國未來必定因此而亡,所以變法是勢在必行之事。”
“但也還是那句話,變法需以穩、以妥為主。”
“朕不會要你現在就立刻拿出新法,也不會現在就推行新法。”
“朕會給你足夠的思索時間,去想出一個全面、穩妥的新法。”
“朕可以向你保證,只要新法於秦有利,能解決軍功爵制度之弊。”
“那麼不管新法涉及何人何事,朕都會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
“朕不死,你無恙,新法不廢!”
話到最後,秦皇贏政當著其他一眾九卿重臣的面,向李斯鄭重承諾。
畢竟他也知道昔日負責主持變法的商君的下場,而他無法保證在他之後的秦皇會不會殺李斯。
但是他可以保證,他在位時,就一定會保負責主持變法的李斯無恙。
李斯整了整衣冠,同樣一臉鄭重答道:
“必不負陛下所託!”
既然陛下想要他做商君,那他便做商君又如何!
如今他的一切都是陛下給予的,大不了日後隨陛下一死而已。
而後秦皇嬴政的目光,再度看向左丞相隗狀、右丞相王綰,以及治粟內史和少府卿道:
“勞煩隗相儘量將自寡人繼位登基以來,所有為了大秦統一天下而陣亡的將士名單都整理出來。”
“他們的名字,需要刻在大秦英靈碑與靖靈殿上,世世代代受大秦的香火祭祀,與國同休,與秦共存!”
“勞煩王相負責主持督造咸陽,以及大秦各地的英靈碑與靖靈殿之事,務必要以最高的規格進行修建!”
“英靈碑與靖靈殿,將乃秦國社稷之基,務必精益求精!”
“所需的錢財物資,無需稟告於朕, 一概由治粟內史與少府共同支出。”
左丞相隗狀、右丞相王綰,以及治粟內史和少府卿,亦是齊齊拜下道:
“謹遵陛下令!”
秦皇贏政微微點頭,接著道:
“另外隗相、王相稍後便依朕旨意,下詔通傳天下各地郡縣官吏,在一眾公子、公主到達之前,先行出面安撫黔 首。”
“告訴天下黔首,天幕所言,朕皆聽皆見,並且善迦納之!”
“如今秦國已經在籌備建立大秦英靈碑、靖靈殿之事,並且同樣已設農部六司、工部六司等等。”
“總之,天幕上的秦國有的,現在的秦國也很快會有。”
“天幕上的秦國黔首有的,現在的秦國黔首也都很快會有。”
“讓他們勿急、勿躁,靜觀後效。”
左丞相隗狀、右丞相王綰,再次拜下道:
“臣等遵旨!”
秦皇贏政又再看向一旁的上卿蒙毅、內史蒙恬,同樣吩咐道:
“此前天幕所說的各種大秦勳章的具體樣式,便交由蒙毅你來負責設計。”
“蒙恬,你負責按照此前天幕所說的三種大秦勳章的要求,去統計同樣自朕繼位登基以來,所有符合三種大秦勳章 要求的將士名單。”
“名單整理出來之後,如若就近咸陽,那便安排某一天,朕親自為他們授勳。”
“至於其他不在咸陽附近的大秦勳章獲得者,如果在軍中,那麼便由軍中的將帥親自為其授勳。”
“如果在地方,那麼便讓地方上的郡縣官員陪同駐守地方的大秦將軍,親自去為其授勳!”
“授勳儀式也要安排的隆重、鄭重一些!”
蒙恬、蒙毅兩兄弟亦是齊齊點頭道:
“是,陛下。”
隨後秦皇贏政繼續根據自已想到的事情,都——安排下去。
說完之後,便讓一眾九卿重臣各自補充。
補充完了之後,又再就後天大廷議可能會談及到的時候,進行了一個討論與交底。
最後在秦皇贏政的裁決下,彼此達成一致。
等到這場心腹重臣之間的小會議開完,便已經差不多到了子時。
而在一眾九卿重臣全部離開之後,秦皇贏政也是揮了揮手,讓一眾內侍、宦官全部退出大殿。
直到殿中只剩下自已一人之後,秦皇贏政看著虛空,又過了好半晌,忽然朝著虛空俯身拜下,同時朗聲道:
“ 大秦始皇帝贏政,請見天幕!”
然而秦皇贏政話語落下,室內虛空好半響都沒有任何變化。
秦皇嬴政劍眉一豎,又再一次拜下道:
“秦國秦皇嬴政,敢問天幕可有長生不死之法?”
又是片刻過去,室內虛空依然還是一片靜悄悄的。
之前那高掛天穹的天幕,彷彿並不因他是始皇帝而有任何區別對待,更沒有特別為他而顯化。
又過了半個時辰,嘗試了各種呼喚方式,依然還是沒能喚出天幕的秦皇贏政,也不得不暫時放棄了這種方式。
而後秦皇贏政揮了揮手,讓殿外內侍、宦官入內。
接著秦皇贏政看向一旁恭謹的中車府令趙高吩咐道:
“於宮中尋一無人宮殿,拆去頂層遮擋,於其內建一座九層祭壇,朕要祭天。”
“此事,不要驚動他人,去吧。”
秦皇贏政覺得可能還是自已之前呼喚天幕的方式不太對,有可能是剛才那種呼喚方式過於直接了,有些不太尊敬天 幕。
說不定他建造一個祭天之壇,然後再次祭天呼喚,天幕就能夠回應他的呼喚並顯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