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7章 耶律公主入藏,三仙力斬德飛

東夷久戰,和大漢先後接連大戰,不久之後,就是和太陽國的一場大戰了。

這中間,雖然也停歇過一段時間。

可是,一口氣打了這麼多場大戰,東夷已經打不下去了。他們的國力,還不支撐他們這麼豪橫。

再冒然開啟這樣的大戰,不用等外部危機,他們自己內部就得開始走向崩潰了。

此外,東夷外有大漢與太陽國,耶律阿保機如果與耶律德飛在這個時候大動干戈的話,只會便宜的這些外人。

如果被周圍的這些猛虎餓狼看到機會的話,他們絕對會爭先恐後的撕咬過來的。

故而,就算是耶律阿保機對於耶律德飛產生了什麼想法。

可是,也不可能以戰爭的形式來解決,勢必要儘量縮小在一定範圍之內,實現一擊必殺。

在他們周圍的那些猛虎和餓狼們看到機會之前,就徹底解決耶律德飛的事情。

在和太陽國交戰期間,耶律阿保機已經在明裡暗裡的接觸耶律德飛手底下的人了。

事實上,一部分耶律德飛手底下的人,對於耶律德飛也確實是失望不已。對於耶律阿保機丟擲來的橄欖枝,雖然並沒有完全收下,但也並沒有完全拒絕。

而沒有直接拒絕,這其實已經是一種赤裸裸的態度了。

他們雖然已經對於耶律德飛失望了,可是,也還沒有到了要幫耶律阿保機要殺掉耶律德飛這種程度。

如果耶律德飛哪一天敗亡了,他們不介意從此就坡下驢,投入到耶律阿保機的手下。

可如果讓他們親自叛主動手的話,雖然也有那麼一兩個完全沒有底線的。但是,至少更多的人,不會突破這種底線。

畢竟,自古以來,一旦突破了這種底線的話,除非是自己翻身當老大,要不然的話,大多數的人去了其他地方,也不可能混入核心層。

背後捅刀的人,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對於這樣的人本能的進行抵抗防備。

故而,耶律阿保機雖然已經與耶律德飛手底下的一部分人建立了聯絡。

但是,在這些人不徹底倒向自己的情況之下,想要將鬥爭控制在小範圍之內,一擊必殺解決掉耶律德飛,依舊還缺少一些契機。

而高原使團的到來,卻讓他看到了一些契機。

前往大漢的高原使團,十一月的時候,他們才到了地方。可是,前來東夷的這一支高原使團,他們九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進入到了東夷。

畢竟,東夷相比高原,這個距離可要近的多了。

東夷使團,人數雖然只有三百多人,但是,卻有兩百作為護衛的戰士。兩百有兩百的打法,這些人如果利用好了的話,說不定真的能夠利用這些人幹掉耶律德飛。

當然,想要高原使團和他合作,那麼,耶律阿保機必然是要拿出足夠的利益的。

而出使東夷的高原使者,正是吐蕃大相祿東贊。

經過了耶律阿保機帳下兩大左膀右臂王長洛與耶律曷魯兩人和祿東贊連續三天的談判,雙方終於就兩國友好交流一事達成了初步的協定。

其一,東夷與高原吐蕃結成姻親之邦,耶律阿保機嫁女耶律質古於松贊干布為妃,松贊干布其妹嫁於耶律阿保機之子耶律德光。

松贊干布要給自己妹妹帶些什麼嫁妝,耶律阿保機並沒有太在意,反正也沒有什麼他能夠看得上的。

可是,就耶律阿保機要給自己的女兒準備一些什麼樣的嫁妝,雙方卻就此深入交談了一番。

畢竟,這個嫁妝的豐厚程度,可是直接關係到,這一次高原幫不幫耶律阿保機的那個忙的。

經過雙方的友好協商,耶律阿保機承諾公主入高原之時隨行的隊伍之中將會包括農具、冶鐵、紡織等器械三千具,以及各行各業工匹一千五百人。

除此之外,還包括儒道佛經及天文曆法、《醫方》《工藝寶鑑》等典籍四百八十卷。

雖然說,高原派出來的六路使者,每一路不管是在東夷,又或者是在北狄,再或者是大漢,都會以重金相誘,想要僱傭一批工匠遠奔高原勞工。

可一來,高原畢竟遠在千里之外,去了之後,這麼遠的距離,這輩子能不能回來就是一個問題了!

普通的百姓,可是沒有資格乘坐運兵車的。而沒有運兵車依靠步行的話,從高原要返回故土,這一路上的路程堪比西天取經。

反而是在登上高原這一路上的艱險,以及高原的落後,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畢竟,他們大多數人見識有限,還想不到這麼多。

可光是一個遠離故土,就已經令很多人望而卻步了。

民間裡面但凡是有些手藝的工匠,雖然不至於大富大貴,但基本養家不是什麼問題。給的錢雖然多,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夠下定這個決心,遠去故土千里之外的。

落葉歸根,還是大多數人固有思維。

因此,雖然有一部分民間工匠確實是被重金相誘,可那個數量卻沒有想象的那麼多。

二來,民間的工匠到底也是技術有限。

但耶律阿保機承諾的這一批嫁妝之中的工匠,那可都是官家自己的工匠,手裡頭沒幾把刷子,能這麼容易吃官家這碗飯嗎?

故而,官家自己的工匠,這個綜合的手藝水平可不是民間那些人可以相比的。

其二,耶律阿保機幫助東夷拿下蘇原地區,雙方於此建立貿易地區,以商業互通有誤。

蘇原地區,這塊地方就是東夷北部與高原中間相隔的那一部分地區。

由於東夷北平道的山地地形,剛好可以為他們建立完善的北部方向。故而,這部分地區,對於東夷如同一塊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塊地區雖然不適宜發展農業,但也算是有那麼一點礦產資源,但偏偏這點資源還不怎麼豐富,拿下的話沒有太多的幫助,反而這塊地區易攻難守,他們還很難建立有效的統治。

一但北狄對他們有什麼想法,這塊地區根本就守不住。

可對於北狄來說,這塊地區剛好夾在了東夷和高原中間,且地勢狹長,荒涼的地勢又不適合他們養馬畜牧,同樣很難建立有效的統治。

故而,久而久之,這塊雞肋一直沒有取了一個有效的統治,成立一個三不管地帶,也成為了一個罪惡之地。

在四夷和中原,有不少混不下去的人,都會來這裡。

吐蕃也不是想要佔這塊地方,只不過,是想要霸佔這塊地方用來發展和東夷之間的商業貿易。當然,如果可能的話,還包括北狄。

這裡,本就是祿東贊計劃的一個三家進行商業貿易的一個地區。

畢竟,高原那個地方,就算是商人也不會踏足。

就算是高原自己,如果要往返一次,不做好準備,十個人裡面說不定都要死上一兩個。那些外地的人,想要往返一趟高原,十個人裡面說不定要死六七個。

故而,吐蕃只能夠選擇將雙方的貿易點放在這裡。

其三,耶律阿保機資助高原兩千鐵甲,一萬皮甲,刀槍劍戟共三萬套,用來資助吐蕃發展。

高原要的東西,其實真要是說起來的話,還真多不到哪裡去。

當初,王羽和金帳王帳之間的聯姻,雙方拿出來的價值不比他們這一次差。這裡用的是那些嫁妝,可是運了幾十艘大船。

可是,王羽和金帳王庭之間的聯姻,那是雙方互相給予的。王羽給之前那個所謂的妹妹準備了一份嫁妝,同樣,拓跋長平按照同樣的標準給自己的妹妹也準備了一份嫁妝,雙方並沒有誰吃虧的區別。

而吐蕃與東夷之間,那幾乎就是東夷單方面的給予了,吐蕃所需要付出的,那就是配合耶律阿保機的計劃了。

至於吐蕃和東夷所要的東西,雖然對於東夷本身,並不算是天價嫁妝。然而,這裡的每一樣,卻剛好都是吐蕃最需要的。

至於錢糧,他們一絲一毫都不要,只需要工匠和技術。

這個時候的高原雖然窮,錢糧他們同樣缺,而且還是非常缺。可是,錢糧再多,也總有用完的時候,只能夠幫他們一段時間。

沒有拿到這些技術型人才以及文化性的東西,才能夠讓他們高於真正的強大起來。

同樣,也就只有能夠拿到這樣的東西,才能夠讓他們吐蕃的國力真正的強大起來,從此,能夠得到統一整個高原的機會。

如此,經過了三天的談判之後,雙方最終達成了合作,最終,也暗中商量好了雙方聯姻的事情。

當然,在表面之下,耶律阿保機果斷的拒絕了吐蕃的請親請求。故而,祿東贊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只能夠離開耶律阿保機這裡,前往耶律德飛那裡。

東夷,畢竟不只有耶律阿保機這麼一方勢力,這家如果不成功的話,還可以去那一家。

藉著使團的掩護,奎託斯與三十名精銳成功混入了耶律德飛的大本營。

奎託斯並沒有向耶律阿保機投效,自然不算是耶律阿保機的臣子。

只不過,由於在耶律阿保機的設計之下,奎託斯接二連三的久下了奎託斯的人情。

故而,耶律阿保機雖然依舊沒有取得奎託斯的投效,可是,也得到了奎託斯的承諾,可以讓奎託斯幫助他完成三個事情。

而且這三件事情完成之前,奎託斯也可以幫助耶律阿保機征戰。

當然,這三件事情是有一個時間限制的。十年之後,不管耶律阿保機有沒有提出這三個要求,奎託斯依舊會離開。

畢竟,阿保機要是一輩子都不提出這三件事情的話,那豈不是代表他奎託斯,是要給對方打一輩子工?

這才有了這個十年的時間限制,他自認為,這十年之內,就算是對方還沒有提出這三件事情,可他已經幫對方打了十年仗,也足夠彌補對方的人情了。

耶律阿保機之所以同意這麼一個約定,其實也存在了暫時先穩住奎託斯,慢慢再收復他的心思。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奎託斯依舊還沒有鬆口。

而這麼多年過去了,奎託斯也先後幫他完成了兩件事情。

斬殺耶律德飛這件事情,已經是奎託斯答應要幫耶律阿保機完成的第三件事情了。

這麼多年,耶律阿保機想盡一切辦法,卻始終沒有捂熱奎託斯這一塊石頭,雖然心中不甘,可是,也讓他明白對方恐怕是鐵了心了。

故而,只能夠最後利用一把奎託斯的價值。

真要是拖到十年之期結束,那大家就真的是恩怨盡散,日後就算是再見面,也沒有任何的情分可言了。

讓他早早的完成這三件事情,也算是雙方留下一個體面。

外邦使團到來,不管最終雙方的結果如何。但是,出於禮儀,君主都還是會象徵性的接見一下的,哪怕是隻是走個過場。

也就在耶律德飛接見祿東讚的那一日,隱藏在使團之中,隨同祿東贊一同面見耶律德飛的李護(虎力大仙)、李路(鹿力大仙)、李揚(羊力大仙)三人,悍然出手殺向了耶律德飛。

同一時間,奎託斯也帶領著使團的兩百武士,出其不意的衝擊耶律德飛的王府。

耶律阿保機這一手,幾乎是相當於大武之於大昊的翻版。

事實上,在大武與耶律阿保機之前,還沒有出現過類似於這種利用使團動手段的前例。

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團出使一地,當地雖然不至於對於使團沒有防衛,可是,也不會有人想到有人會借使團玩這麼一手。

可是,元始三年,幾乎在相隔沒幾天的一段時間之內,大漢西側的大武,與大漢東北側的耶律阿保機,同一時間利用使團動了手腳,進一步開始拉低了戰爭的下限。

他們的這一番行為,幾乎相當於東漢末年呂蒙的白衣渡江,在戰爭史上算是第一例。

從大武與耶律阿保機之後,日後出使各地的使團算是倒了大黴,但凡在以後出使任務,每當一地,對於他們看管的程度,都快趕得上看管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