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梅縣的縣長,王金良近十幾年來一直保持著每天上班瀏覽中央、省、市三級主要報紙的習慣。即便沒空,也會讓秘書摘錄重要訊息。這天,上午王金良剛主持完縣長辦公會回到辦公室。
“縣長,這是今天的報紙摘要。”李秘書將縣長指定的幾份重要報紙上摘錄下來的剪報送了進來。
“縣長,今天咱們省的經濟日報上有一篇關於咱們縣柳坪鄉吳家村立足高山優勢,大力發展高山反季節蔬菜的報道。”
“哦?”王金良一陣驚奇。李秘書見狀趕忙把這篇報道翻了出來。
“立足高山優勢,大力發展高山反季節蔬菜,記石城市新梅縣柳坪鄉吳家村高山反季節蔬菜大豐收。”王金良輕聲念著剪報上的大標題和副標題。
“柳坪鄉?吳家村?”王金良嘴裡唸叨了幾句,驚喜之餘不免有些惱怒,省經濟日報都登出來了,他這個縣長居然毫不知情。
“第幾版?”王金良做過四年的市委書記秘書,早已練就喜怒不形於色的本事,不動聲色地問道。
“第四版,專門反映農村經濟的版面。”李秘書趕忙回答。
王金良點了點頭,示意李秘書出去,然後坐下來仔細研讀這篇不到五百字的報道。王金良擔任新梅縣代縣長以來,這還是頭一回有關於新梅的報道登上省重要報刊,而且是完全正面的報道。他深知這篇報道的分量,不管怎樣,作為縣長,這就是他的政績。
“王治?”王金良讀完這篇報道,發現整篇報道根本未提及新梅縣委縣政府以及柳坪鄉黨委政府,而柳坪鄉鄉長助理王治的名字卻反覆出現三次,文章對他評價頗高,甚至贊其為帶動落後山區發展經濟的好乾部。
王治這個名字讓王金良記憶深刻,四個多月前王培林急匆匆從日本打電話回來,就是請他營救一名被反貪局調查的交通局年輕幹部。如今這個名字再次出現,身份卻是柳坪鄉的鄉長助理。是同一個人還是同名同姓?這個王治究竟什麼來頭,省經濟日報竟為他大力稱讚?王金良暗自尋思。
正當他準備打電話瞭解王治的情況時,電話鈴聲先響了起來。
“王縣長,你們縣的農業工作搞得不錯嘛,省經濟日報上都刊登了你們新梅柳坪鄉那個叫吳家村的大力發展高山反季節蔬菜。這很好嘛,為發展山區特色農業走出了一條新路。有機會我要親自下來看看。”電話那頭傳來石城市副市長裘海高興的聲音。
裘海分管農業,雖不是常委,但卻是市委書記李偉山的老部下,王金良對裘市長十分尊重,連忙恭敬地說:“歡迎,歡迎裘市長到我們新梅來指導工作。”
“哎,我要來可不是指導工作,而是來學習的。你們可是摸索出了一條新路。嗯,這個柳坪鄉的鄉長助理王治同志不錯,到時我要見見他。”裘海在電話中笑著說。
“好的,裘市長。”王金良對柳坪鄉吳家村發展高山反季節蔬菜的情況僅瞭解手中這篇報道,不敢多言。
電話剛放下,緊接著又響了起來,王金良皺了皺眉頭接起電話,聽到電話中的聲音,馬上換了副表情,客氣道:“哦,李書記,您好。”
電話是縣委書記李信光打來的,同樣是詢問經濟日報上那篇報道的事。李信光的口氣聽起來有些不悅,在此之前他已打電話給縣委宣傳部長,宣傳部長也是一無所知。李信光直接打給王金良,這麼大的事縣委書記和宣傳部長居然都不知情,萬一上級領導來電詢問,豈不成了笑話?
李信光的口氣讓王金良稍感不適,但兩人目前仍處於蜜月期,王金良連忙解釋:“李書記,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剛才裘市長打電話過來表揚了一番,說實話我差點露餡,我正準備查問。”說著,王金良試探著說:“李書記,文章中提到的柳坪鄉的鄉長助理王治,不知您是否有印象,我記得以前交通局有個年輕幹部好像也叫王治。”
其實,李信光初看王治這個名字也覺得眼熟,但他急於查問報道情況,沒來得及細想。經王金良提起,李信光總算有點印象,上次對付王培林時,丁春明曾跟自已說準備從交通局基本建設科科長那裡突破,這個小科長似乎就叫王治。
“縣長,你跟柳坪鄉聯絡一下,省經濟日報採訪的事,他們怎麼沒彙報,太沒組織性、紀律性了。”
“好的,李書記。”
放下電話後,王金良並未馬上打給柳坪鄉,而是先給新任縣府辦主任吳新昌打了個電話。
李信光放下電話後,皺著眉頭手指輕敲辦公桌,稍作沉吟,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春明啊……”
王金良沒立刻致電柳坪鄉,不過已經有人打下去了。
“趙鄉長,你在柳坪鄉工作幹得不錯嘛。你們鄉新來的鄉長助理王治在吳家村搞的那個高山反季節蔬菜都上省經濟日報了。”
趙漢本在電話裡聽到組織部長徐梅新陰陽怪氣的聲音,還稱呼自已趙鄉長,嚇了一跳:“徐,徐部長,王治上了省經濟日報,這個,這個我不清楚呀。”趙漢本連忙結結巴巴地說。王治最近在吳家村忙著種菜,還和黨委書記王德榮起了衝突,趙漢本清楚得很,可徐梅新說王治上了經濟日報,這讓他一時摸不著頭腦。
“你們鄉上了省經濟日報,你這個當鄉長的居然不知道?你這鄉長怎麼當的?”徐梅新心裡很不爽。今天上班無意看到這篇報道,氣不打一處來,就給趙漢本打了電話。
“徐部長,我馬上調查,第一時間向您彙報。”趙漢本頭上的汗唰地下來了。當初他當鄉長靠給徐梅新送了五萬塊錢,之後一直以徐部長的人自居。王治來柳坪鄉鍛鍊時,徐部長親自給他打過電話,提到了王治,趙漢本知道徐部長的意思,可王治和吳初九有親戚關係,這事讓他為難,就推給吳初九,好在後來徐部長沒再問。但現在他知道徐部長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王治今天上班了沒?還有今天的經濟日報,趕緊給我拿過來。”掛了電話,趙漢本顧不上擦汗,氣急敗壞地通知黨政辦主任。
黨政辦主任不知發生了什麼,連忙說:“王鄉長今天沒來上班,今天報紙還沒來。”柳坪鄉地處偏遠,報紙一般下午才到。
“沒上班?趕緊把他叫來。”
“是,鄉長。”
趙漢本在辦公室如熱鍋上的螞蟻般走來走去時,王治正在吳家村村委會和省經濟日報的記者秦蓓悅悠閒地通電話。
“王治,你讓我寫的報道今天登出來了,這下你和你們吳家村的高山反季節蔬菜出名了。你怎麼謝我?”秦大小姐在電話裡說。
“是嗎?可惜我現在沒經濟日報,等我看到再說。”王治笑道。
“王治,你不會說話不算數吧?”秦大小姐生氣了。
“哪能呢?不就是請你吃飯嘛,沒問題,下次我去楚州一定請。”王治趕忙賠笑。
“我要你親自下廚請我。”秦大小姐語氣緩和下來,得意地說。
“好,沒問題。哎呦,我們鄉政府呼我,我得回個電話,蓓悅,謝謝啊,等我看到你寫的報道再給你打電話,我先掛了啊。”
“喂,喂,喂,我話還沒說完呢,你……”
王治不顧秦大小姐在電話裡大呼小叫,結束通話了電話。看著 BP 機上顯示的黨政辦主任老張的傳呼:“十萬火急鄉長找,速回電。”撥通了鄉政府黨政辦的電話:“張主任,什麼事這麼急呀,還弄個十萬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