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二章 王治有點意思**

省委組織部長權漢寧正式與杜漢傑談話,下個月石城市委書記李偉山將調任楚省政協副主席,而作為市長的杜漢傑將被任命為石城市委書記。杜漢傑心中懸著的大石頭終於落地。

但同時,他又獲知了另一個訊息,石城市常務副市長鄭志飛將調任楚州市副市長。這個訊息讓杜漢傑的心再次揪了起來。

杜漢傑並非楚省本土幹部,兩年前他從團中央空降到石城市擔任市長。作為空降市長,他和鄭志飛的合作原本一直不錯。石城市的局勢極為複雜,市委書記李偉山是石城本土幹部,從大隊支書一路攀升至市委書記,在石城根基深厚。

前任市委書記、現任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劉鴻祥在石城的影響力甚至超越李偉山,新梅幫不但佔據了市委分管黨群的副書記之位,而且在石城五縣三區中佔據眾多重要位置。

杜漢傑空降石城後,藉助新梅幫與李偉山之間的矛盾,又拉攏了第三派鄭志飛的勢力,才得以牢牢掌控市政府大權,被贊為強硬市長,還曾在新梅幫的大本營新梅縣力挺王培林上位,逐漸在與新梅幫二號人物——市委副書記錢東盛的博弈中佔據上風。

然而,就在他赴中央黨校學習,準備接任市委書記之際,新梅幫展開一系列反擊。透過交換手段將王培林逐出新梅縣,而常務副市長鄭志飛的態度也變得曖昧起來。原本,杜漢傑打算接任市長後,藉助省裡靠山的力量支援鄭志飛接任市長。但如今看來,鄭志飛背後的勢力顯然與新梅幫背後的勢力達成妥協。畢竟石城市市長之位與楚省非常委副市長之位,表面上同為正廳級,但實權相差巨大。鄭志飛的調任完全是服從已方派系利益,這也是他當初態度變化的原因。

如此一來,不出意外,黨群書記錢東盛將出任市長一職,作為市委書記的杜漢傑將與新梅幫單打獨鬥,這不得不讓杜漢傑重新擔憂起來。

談話結束後,杜漢傑未返回石城,而是直奔江州老家。杜漢傑是江州人,他的父親杜遠山曾長期擔任西江省委書記。當初他能從團中央空降石城任市長,除自身能力獲年輕的團中央第一書記賞識外,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是藉助老父親在西江省的影響力支援第一書記所在的派系。

第一書記所在派系的首領是黨內明確的接班人,這條路當初正是老父親為他選擇的。中央的派系鬥爭對杜漢傑而言目前尚遙遠,他此刻只想如何在石城站穩腳跟,有朝一日能如老父親般成為一省大員。所以老父親不僅是父親,更是他的政治導師,每逢困境,他總是第一時間回家請教父親,就像當初即將從團中央空降石城市前,父親的一番話讓他豁然開朗。這使他兩年來在石城的工作順風順水,在派系中獲廣泛讚譽,從而得到已方派系在省裡高層的支援,得以接任市委書記一職。

杜遠山退休多年,已過耳順之年的他,身體卻頗為硬朗,精神矍鑠。從西江省人大主任之位退下後,他便從省城搬回老家江州,不再過問政事。即便如此,每一任省委書記到任西江,都要登門拜訪,足見其在西江的影響力。

今日兒子突然歸來,杜遠山似乎早有預料,將杜漢傑帶入書房,取一張宣紙鋪於書桌。杜漢傑趕忙幫忙用鎮紙壓住,隨後肅立一旁磨墨。

杜遠山拿起一支粗大的狼毫,飽蘸墨水,稍作沉吟,就在筆尖的墨即將滴落之際,龍飛鳳舞地在紙上寫下“知人善任”四字。寫完,拿起筆欣賞片刻,露出滿意笑容。接著仿若自言自語道:“做書記了,嗯,好好想想吧。”說完,將筆丟入青花瓷的筆洗中,徑直走出書房,留下杜漢傑一人在書桌旁沉思。這是十年前杜漢傑踏入正處級行列後,父子間一貫的交流方式。

一小時後,杜漢傑從書房走出。

“想通了?”

“差不多吧。”

父子倆寥寥數語,從對方眼神中讀懂答案,兒子眼中是領悟,父親眼中是鼓勵。

“吃飯了。”杜漢傑的妻子謝玉茹走來招呼。

謝玉茹是石城一中的副校長,正值暑假,因杜漢傑母親身體欠佳,放暑假後她便與女兒杜雨童一同回江州幫忙照顧。

餐桌上擺著簡簡單單的四菜一湯,醋溜白菜、辣椒炒肉絲、芹菜百合、涼拌黃瓜和番茄排骨湯。

心情舒暢的杜漢傑看到桌上的菜,眼睛一亮:“現今還有如此新鮮的黃瓜和白菜。”

“這是我和玉茹在卡福超市買的。”杜母笑著說,自從兒媳和孫女回來,老太太身體好多了,謝玉茹也常帶她四處逛逛。

“卡福超市?不是馬天傑開的超市嗎?聽說前段時間生意不太好。”杜漢傑端起飯碗隨口說道。馬天傑和梁昌華當年都是杜漢傑最要好的同學,三家人逢年過節常有往來。

“生意挺好的呀,今天我和媽買小菜,結賬時排隊排了十幾分鍾。”謝玉茹驚訝道。

“是嗎?天傑這小子還真行。”杜漢傑微微一愣,隨即笑道。

“小馬不錯,朋友之間也該多走動走動。”杜遠山看了杜漢傑一眼說道。杜漢傑的兩個同學,老杜對馬天傑印象更好些。

“知道了,爸。”杜漢傑點頭,他明白父親的意思與方才所寫的四字相同。從前他是市長,主要精力在做事上。如今角色即將轉變,書記管人事,只有用人得當,才能掌控全域性,畢竟事也要靠人去做。

想到知人善任四字,杜漢傑心中暗感慚愧。結束黨校培訓已一月,期間王培林求見多次,杜漢傑均未接見。王培林在新梅被掃地出門,雖有市委上層利益交換的因素,但他自身也有不足,不然不會被人抓住把柄。此次事件加之昌華建設集團在石新路招標中險些被攻擊,引發杜漢傑不滿,故意冷落,如今在這敏感時刻,自已的行事確實過於草率。

晚飯後,杜漢傑主動致電馬天傑,約其一起坐坐。自他空降石城擔任市長後,除梁昌華外,與江州的朋友、同學聯絡反比在京城時少了。

與馬天傑見面時,杜漢傑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從今日飯桌上的返季新鮮蔬菜到卡福超市的起死回生,竟都出自一年輕人之手。這年輕人他從未見過,但曾有一件令他焦慮的事與這年輕人有關。

更令他意外的是,上班沒幾天,這年輕人的名字再次出現在楚省第二大報《經濟日報》上,而這篇不長且在第四版的報道的署名——本報記者秦蓓悅。這名字他人或許不在意,但對曾專門研究過省委幾位主要領導的杜漢傑來說並不陌生,因其父是省委副書記、楚州市委書記秦正穗,是楚省政壇本地系的實力派人物。

這使杜漢傑對這名年輕人產生濃厚興趣,與老同學梁昌華通完電話,又聽到諸多好評後,杜漢傑露出一絲笑容,自言自語道:“這個王治還真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