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明,有人來看你啦!”
一聲沙啞的呼喊聲將我喚醒。
我抬頭望去,只見一個身穿古裝獄卒的人正站在我面前。
我一驚,連忙起身,疑惑地問道:“你在叫我嗎?”
“當然是你啦!”
獄卒不耐煩地指了指我,又看了看一旁的一箇中年人說道:“趕緊過去吧!時間有限。”
我這才注意到自已身旁的牢房中關著一箇中年男子。
他身穿一件白色囚服,頭髮凌亂,鬍鬚蓬亂,但雙目炯炯有神,給人一種不平凡的感覺。
我愣了幾秒鐘,突然反應過來,這裡似乎是一座牢房。
我心中頓時升起無數個疑問,我怎麼會在這裡?這是什麼地方?我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我很快冷靜下來,開始觀察四周的環境。
這個牢房陰暗潮溼,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腐臭味,讓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正當我準備詢問那個中年人時,他突然對我拱手行禮。
“在下李白,請問閣下尊姓大名?”
“李白?”
我一怔,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
突然間,我腦海中靈光一閃,想起了這個名字的來源。
李白,不就是唐代著名的“詩仙”嗎?
難道我穿越到了唐朝?而且和李白關在一起?
我連忙問道:“現在是哪一年?”
“天寶五年。”
我聞言心中一沉,看來我真的穿越了。
而且,我似乎不是無緣無故穿越過來的,是有人故意為之。
否則的話,又怎麼會將我關在監獄裡呢?
我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下心情,對李白說道:“在下李明。”
“李明兄弟,你因何入獄?”
我苦笑一聲:“我也不知道,我剛醒來就發現自已在這裡了。”
李白嘆了口氣,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什麼。
這時,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對李白問道:“白兄,你為何會被抓進來?”
李白沉默片刻,緩緩說道:“他們說我參與了一場陰謀。”
“陰謀?”
我眉毛一挑,追問道:“什麼陰謀?”
“他們說我要造反。”
李白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造反?”
我愕然地看著他,心想這怎麼可能?
李白是什麼人?一代詩仙,才華橫溢的詩人,怎麼可能會造反?
更何況,他現在都被關在這裡了,要是真能造反的話,他早就出去了。
我想了想,對李白說道:“白兄,這裡面應該有誤會。我會盡力幫助你洗清冤屈的。”
李白驚訝地看了我一眼:“你為何要幫我?”
“因為我覺得你是冤枉的。”
李白聞言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接下來的時間,我和李白聊了很多。
我瞭解到,他因為寫了一首諷刺楊國忠的詩,遭到了楊國忠的報復,被關進了監獄。
我現在所處的地方,是唐玄宗時期的御史臺監獄。
據李白所說,這座監獄是專門用來關押重要犯人的,戒備森嚴,一般人根本逃不出去。
我心中暗暗決定,一定要想辦法救他出去。
2
我和他聊了很久,他對我的印象似乎很不錯。
他問我:“你為什麼會被抓進來?”
“我不知道。”
我搖了搖頭,嘆了口氣:“我醒來以後就在這裡了,之前的事情我完全不記得了。”
“這樣啊……”
李白沉默了一會兒,突然說道:“你是不是得罪了什麼人?”
“也許吧。”
我點了點頭,心中卻在思索著。
我醒來以後,就出現在了古代,而且是在一座牢房裡。
這裡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已在哪,也不知道自已為什麼會被抓進來。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絕對不是原來的李明。
“對了,你為什麼會進來?”
我看著李白,好奇地問道。
“他們說我創作反詩,意圖謀反。”
李白笑了笑,一臉無所謂地說道。
“反詩?”
我一愣,質疑道:“你寫的那些詩不是批評朝政嗎?怎麼變成反詩了?”
“嘿嘿,這你就不懂了。”
李白神秘兮兮地笑了笑,說道:“這些詩雖然批評朝政,但卻並沒有直指皇帝,也沒有號召民眾造反,所以算不上反詩。”
“那他們為什麼抓你?”
“因為有人想要我死。”
李白淡淡地說道,彷彿對自已的遭遇毫不在意。
“有人想要你死?”
我眉頭一皺,沉聲道:“是誰?”
“不知道。”
李白聳了聳肩,笑道:“我得罪的人太多了,誰想要置我於死地都很正常。”
我聞言默然。
李白確實是一個喜歡批評朝政的人,而且他的詩裡也充滿了譏諷和批判,因此得罪了不少權貴。
但是,他並不是一個會謀反的人。
我相信他是無辜的。
“你打算怎麼辦?”
我看向李白,問道:“總不能一直呆在這裡吧?”
“我當然不能一直待在這裡。”
李白瞥了我一眼,緩緩說道:“但是,現在我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先待在這裡,等待機會。”
“你需要我幫忙嗎?”
我認真地說道:“我可以幫你找出誣陷你的人。”
“你?”
李白聞言一愣,旋即笑了起來:“你怎麼幫我?”
“我……”
我剛準備說話,卻突然想起,我現在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哪還顧得上幫助別人呢?
我不由得苦笑起來,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什麼。
3
第二天,我開始著手調查李白案件。
目前我手頭所有的資訊都告訴,李白是罪人。
李白被指控創作反詩,意圖謀反,而且有不少證據。
我在監獄的卷宗室裡翻閱了整個下午,找到了很多關於李白犯罪的書證和物證,甚至還有人證。
這些人證都是與李白有過詩交流的文人墨客,他們都證明李白曾經在他們的面前流露出對朝政的不滿,並且暗示過想要推翻李唐的江山。
但是,當我深入研究這些書證和物證之後,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些證據中缺少了一樣東西——詩。
李白是一個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作數不勝數,流傳至今的也有一千多首,但是,在這些證據中,居然沒有一首詩。
這不符合常理。
如果李白真的創作了反詩,那麼在這些證據中,應該會出現一兩首反詩的影子。
但是,什麼都沒有。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這些證據都是偽造的?
不,不可能。
這麼大規模的偽造證據,是不可能的。
而且,這些人證也不可能是假的。
那麼,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我陷入了沉思之中,久久沒有頭緒。
晚上,我回到牢房,看到李白正坐在床榻上閉目養神,一臉的閒適。
他似乎過得很愜意。
“你好像一點也不擔心?”
我坐在他旁邊,好奇地問道。
“擔心又有什麼用?”
李白睜開眼,瞥了我一眼,淡淡地說道:“該來的總會來,擔心也沒用。”
我聞言默然。
他說的沒錯,現在擔心也沒有用。
“我想問你幾個問題。”
我看向李白,說道:“你創作的那些反詩,能給我看看嗎?”
“反詩?”
李白聞言一愣,疑惑道:“什麼反詩?”
“就是你被人誣陷的那些反詩。”
我解釋道:“我想看看,能不能從詩中找到一點線索。”
“你懷疑我的詩是反詩?”
李白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看著我。
“不是……”
我連忙搖頭,解釋道:“我只是想看看你的詩裡有沒有什麼線索。”
“哦,這樣啊。”
李白恍然大悟,隨即笑道:“可惜,我現在身上沒有帶詩。”
“你記憶裡應該有吧?”
我急忙說道:“你可以背給我聽。”
“背給你聽?”
李白聞言一愣,愕然道:“你要我背詩給你聽?”
“嗯。”
我點了點頭,誠懇地說道:“拜託你了。”
李白盯著我看了很久,突然笑了起來:“你這個人,有點意思。”
“謝謝。”
我笑了笑,說道:“那你可以幫我這個忙嗎?”
“當然。”
李白點了點頭,隨即便開始背誦他的詩作。
4
李白足足背了十幾首他的詩,每一首都堪稱經典之作。
我和李白一起研究這十幾首詩,試圖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然而,我們耗費了整整一個晚上的時間,卻仍然什麼都沒發現。
我躺在床榻上,望著天花板出神。
難道我猜錯了?
李白真的沒有創作反詩?或者說他創作的反詩並沒有被記錄下來?
可是,他創作的詩都在哪兒呢?
一個詩人,怎麼可能不留下來一兩首詩呢?
而且,如果他沒有創作反詩的話,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證可以證明他曾經流露出對朝政的不滿?
這一切都不合常理。
李白、詩、證據、人證……
一個個關鍵詞在我腦海中浮現,我突然靈光一閃。
李白沒有反詩,但是他有其他的詩。
而其他人證,他們口中所謂的反詩,其實並不是反詩,而是李白創作的其他詩作中的詩句。
這個想法讓我瞬間興奮起來。
我立馬坐起身,看向旁邊的李白。
他正背對著我睡覺,看起來睡得很熟。
“李白。”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喊道。
他沒反應。
“李白。”
我又拍了拍他,這次稍微用力了一點。
他還是沒反應。
“李白!”
我用力拍了他一下,喊道。
“幹嘛……”
李白不耐煩地轉過身,看著我,一臉慵懶的表情。
“你有沒有想過,你被人陷害了。”
我看著李白,認真地說道。
“什麼意思?”
李白聞言一愣,疑惑道。
“你的詩並沒有被定性為反詩,但是那些人卻聲稱你創作反詩,這是不正常的。”
我解釋道:“而且,他們也沒有拿出你創作的任何一首反詩作為證據。這說明,他們手中根本沒有你創作的反詩。”
“所以呢?”
李白問道。
“所以,他們很可能是故意陷害你的。”
我沉聲說道:“他們故意汙衊你創作反詩,然後透過一些人證來證明這一點。但實際上,你並沒有創作反詩。”
李白聽完我的話,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你說的有道理。”
李白沉吟片刻,說道:“但是,他們為什麼要陷害我呢?”
“我也不知道。”
我搖了搖頭,說道:“但我相信,真相總會浮出水面的。”
“你有什麼打算?”
李白問道。
“我想深入調查這件事。”
我認真地說道:“我要找出陷害你的真正元兇。”
“那就拜託你了。”
李白聞言,點了點頭。
5
第二天上午,我和李白再次被帶到皇宮。
這一次,我們沒有再見到那個名叫霓裳的女官,而是直接被帶到了皇帝面前。
此時的皇帝,正坐在龍椅上,旁邊則是一個絕美的女子,正是昨晚的夢境中的那個美女。
“李白,朕聽說你的詩才出眾,今日特意召你來,希望你能為我愛妃創作一首讚美她的詩作。”
皇帝看著李白,語氣平靜地說道。
“此詩若能讓朕和愛妃滿意,朕可以恕你無罪。”
李白的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
他原本就是才華橫溢的詩人,作出讚美女子的詩並不困難。
但是,他昨天才剛剛被自已勸說,不要再創作易生誤解的詩作。
此時創作讚美女子的詩,會不會又招致他人的懷疑和指控?
他看著我,眼中流露出一絲徵詢的意味。
“陛下,貴妃娘娘天生麗質,美豔動人,此詩定然不難創作。”
我笑著看向皇帝,說道:“李白作詩的速度很快,陛下您稍待片刻便是。”
聽到我的話,李白微微一愣。
隨即他明白了我的意思。
雖然不明白我為什麼這麼有信心,但他還是選擇了相信我。
“陛下,娘娘,請稍待。”
李白衝著皇帝和貴妃行了一禮,然後便低下頭沉思起來。
我知道,他是在構思。
我並沒有打擾他,而是靜靜地站在原地等待。
幾分鐘後,李白緩緩抬起頭。
他看了我一眼,然後轉頭看向皇帝和貴妃。
“陛下、娘娘,在下已經構思完畢。”
李白朗聲說道:“請允許在下獻醜。”
說罷,他便當著皇帝和貴妃的面,緩緩吟誦起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這四句詩一出,皇帝和貴妃的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表情。
顯然,他們對於這首詩都非常滿意。
我看著李白,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
李白不愧是李白,果然沒讓我失望。
這首詩雖然沒有直接讚美貴妃的美麗,但是卻用優雅的辭藻和巧妙的比喻,間接地烘托出了貴妃的美貌。
尤其是那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更是經典中的經典,堪稱千古絕唱。
“好,很好!”
皇帝興奮地站起身,看著李白,讚賞道:“李白,你果然是個詩才出眾之人,沒有辜負朕的期待。”
“陛下謬讚了。”
李白連忙謙虛道:“在下也只是偶有所得罷了。”
6
“陛下過獎了,在下只是有感而發罷了。”
李白謙虛道:“這首詩的題目,叫做《清平調》。”
“好一首《清平調》,朕的愛妃聽了,果然很是歡喜。”
皇帝看著李白,滿臉笑容:“李白,你果然是個詩才出眾之人。”
“謝陛下誇獎。”
李白連忙行禮,感謝皇帝的稱讚。
“既然如此,你們先下去吧。”
皇帝揮了揮手,示意我們離開。
我和李白連忙謝恩,然後退出了大殿。
離開大殿後,我長出了一口氣。
剛才的一切,雖然都在我的計劃之內。
但我不確定皇帝是不是真的會放過李白,萬一他反悔的話,那我們的努力就白費了。
還好,皇帝並沒有讓我失望。
李白顯然也非常開心,他的臉上洋溢著興奮的表情。
“李兄,這次多虧你了。”
李白激動地抓著我的胳膊,感激道:“要不是你告訴我這麼寫,我恐怕又要犯錯了。”
“白兄客氣了。”
我笑了笑,說道:“我只不過是提醒你一下而已,主要還是靠你自已的詩才。”
“李兄謙虛了。”
李白搖了搖頭,認真道:“你的提醒,對我非常重要。”
他說著,看著我的眼睛,問道:“不過,我有點好奇,李兄你是怎麼知道,陛下和娘娘喜歡聽什麼詩呢?”
“我……”
我愣了一下,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總不可能告訴他,我是從一千多年後穿越過來的,早就知道他的那首《清平調》吧?
“其實,我只是隨便猜測了一下。”
我笑著解釋道:“畢竟,陛下和娘娘都是高貴之人,自然聽不得粗俗之語。”
“原來如此。”
李白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一整天,我和李白都待在自已的房間內。
我們沒有再受到皇帝的召見,也沒有任何人來打擾我們。
晚上,我躺在床上,反覆地思考著這兩天發生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在夢中聽到的那個聲音,到底是誰?
那個聲音的主人,為什麼要幫助我?
還有,李白的那首《清平調》,到底有什麼秘密?
我苦苦地思索著,但卻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打算放棄,準備睡覺的時候。
突然間,一道閃電從我腦海中劃過。
我想到了!
我明白了!
我終於知道,那個聲音所說的“關鍵”是什麼了!
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那個聲音會說,這個秘密可以救白兄一命了!
我激動地從床上坐起,心中狂喜。
我終於找到了,可以為白兄洗清冤屈的辦法了!
7
第二天上午,我和李白再次來到了大殿。
今天是大朝會,整個大殿裡站滿了文武百官。
我和李白站在大殿的最末尾,等待著皇帝發言。
過了一會兒,皇帝終於來了。
他坐到龍椅上,環視了一圈大殿裡的百官,然後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今日可有事情要奏?”
大殿裡一片沉默,沒有人說話。
皇帝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退朝吧。”
“陛下稍等。”
就在這時,我突然開口道:“臣有事要奏。”
“哦?”
皇帝看著我,疑惑道:“你有何事要奏?”
“啟稟陛下,臣已經找到了誣陷白兄的罪魁禍首。”
我大聲說道:“這個人,就在這座大殿裡!”
“什麼?”
大殿裡一片譁然,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我。
“你說,誣陷李白的人,就在這大殿裡?”
皇帝皺眉看著我,問道:“那他是誰?”
“就是他!”
我伸手一指,指向人群中的某個官員。
“張文昌!”
那個官員,正是當初第一個站出來指控李白的人。
“李明,你在胡說八道些什麼!”
張文昌見我指他,頓時惱羞成怒:“明明就是李白寫反詩詆譭陛下,你竟敢說我是罪魁禍首!”
“呵呵,張文昌,你敢說那些詩不是出自你的手筆嗎?”
我冷笑道:“那些所謂的反詩,全都是你寫的,然後誣陷到白兄頭上的!”
“你有什麼證據!”
張文昌怒吼道:“你這是血口噴人!”
“你想要證據是嗎?”
我笑了笑,說道:“等我拿出來證據,你就等著進大牢吧!”
“你……”
張文昌氣得臉色通紅,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夠啦!”
就在這時,皇帝突然怒喝一聲:“你們都當這裡是什麼地方?在朝堂上公然爭吵,成何體統!”
“陛下息怒。”
我和張文昌連忙跪下,向皇帝道歉。
皇帝冷哼一聲,然後看向李白:“李白,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置?”
“陛下,臣覺得,李兄和張大人各執一詞,難以分辨。”
李白回答道:“不如暫時將二人收押,待查清真相後,再做定奪。”
“嗯,好。”
皇帝點了點頭,然後下令道:“來人,將李明和張文昌收押入獄,等候審查。”
“陛下聖明!”
我和李白同時叩首謝恩。
就這樣,我和張文昌都被關進了大牢。
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如果不把張文昌說出來,我和他都要揹負不白之冤。
但如果把他說出來,我們就要承擔對抗朝中重臣的風險。
不過,事到如今,我們也只能勇往直前了。
8
我和李白都被關押了起來,等待進一步的審訊。
在獄中,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李白。
他聽到我的話之後,震驚不已,隨即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他抬起頭,緩緩說道:“李兄,你的意思是,那些詩全都是張文昌寫的,目的就是為了誣陷我?”
“沒錯。”
我點了點頭:“我已經查清楚了,那些所謂反詩,其實全都是張文昌寫的,然後誣陷到你頭上的。”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李白皺眉道:“我與他無冤無仇,他為何要如此陷害我?”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我嘆了口氣,說道:“不過,這個人居心叵測,肯定沒安好心,我們絕不能輕易放過他!”
“嗯,李兄說得對。”
李白重重地點了點頭:“我們必須向陛下陳述真相,還我清白!”
“你放心好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陛下聖明燭照,一定會還你清白的。”
“希望如此。”
就這樣,我和李白耐心等待著皇帝的召見。
在獄中的這段時間,我想了很多。
我一直覺得,這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如果那些反詩真的是張文昌寫的,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和李白到底有什麼深仇大恨?
更何況,他既然能寫出這樣的詩來,說明他也並不是什麼等閒之輩。
他這麼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等待皇帝召見我的時候,向他陳明一切了。
就這樣,我在獄中度過了漫長的三天時間。
到了第四天,我終於得到了皇帝的召見。
我來到大殿裡,向皇帝叩首行禮。
“免禮平身。”
皇帝揮了揮手,讓我站起來。
“謝陛下。”
我站了起來,躬身侍立在一旁。
“李明,朕問你,你可有何話說?”
皇帝看著我,威嚴道:“如果有的話,就速速講來。”
“啟稟陛下,臣要控告當朝給事中張文昌,誣陷李白之罪!”
我大聲說道:“那些反詩,都是張文昌所寫,與李白無關!”
“李明,你說什麼?”
皇帝聞言,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你說,那些反詩是張文昌所寫的?”
“正是!”
我點了點頭:“臣已經查得清清楚楚,那些詩全都是張文昌所寫,然後誣陷到李白頭上的!”
“你如何證明?”
皇帝問道:“你有什麼證據?”
“臣沒有證據。”
我搖了搖頭:“但是,陛下請想想,那些反詩之中,有不少都是觸犯陛下逆鱗之詞,以李白的才華,怎麼可能寫出如此粗鄙不堪之詩?”
“這……”
皇帝聞言,頓時猶豫了起來。
確實,那些反詩之中,有很多都是粗俗不堪,甚至可以說是大逆不道。
以李白的才華,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詩來呢?
9
“陛下,請您明鑑!”
我大聲說道:“只要您派人稍加調查,就能查出真相,還李白一個公道!”
“好,那就依你所言。”
皇帝點了點頭:“來人,將張文昌帶來問話!”
“是,陛下!”
一旁的侍衛答應一聲,轉身去了。
片刻之後,張文昌被帶到了大殿裡。
“張文昌,李明控告你誣陷李白,可有此事?”
皇帝看著張文昌,厲聲質問道。
“陛下,臣冤枉啊!”
張文昌聞言,立刻叫起了撞天屈:“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這都是李明血口噴人,誣陷臣!”
“陛下,您聽聽,他還要狡辯!”
我指著張文昌大聲說道:“那些反詩明明是他所寫,他卻要誣陷給李白,請陛下明鑑!”
“陛下,臣真的冤枉啊!”
張文昌一邊喊著冤,一邊不停地磕頭,磕得咚咚作響。
“夠了!”
皇帝一拍御案,大喝一聲:“來人,給朕徹查此事!”
“是,陛下!”
一旁的侍衛答應一聲,立刻去調查了。
很快,侍衛就回來了。
“陛下,查清楚了。”
侍衛跪在地上,恭聲道:“那些反詩,確實是張文昌所寫。”
“什麼?竟然真的是你?”
皇帝瞪大了眼睛,看著張文昌,怒斥道:“狗奴才,你還有什麼話說?”
“陛下,臣罪該萬死!”
張文昌見事情敗露,也不敢再狡辯,連忙叩頭認罪。
“你這個狗東西,居然敢誣陷李白,簡直膽大包天!”
皇帝憤怒無比,拍案而起:“來人,將他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是,陛下!”
侍衛答應一聲,立刻將張文昌拖了下去。
“饒命啊陛下!”
張文昌一邊掙扎著,一邊大聲求饒。
但皇帝卻毫不理會,任由他被拖了下去。
片刻之後,外面就傳來了張文昌的慘叫聲。
“陛下聖明!”
我見狀,連忙跪倒在地,大聲說道:“陛下能洗清李白冤屈,臣替他感激不盡!”
“罷了,都平身吧。”
皇帝揮了揮手:“既是冤案,自當查清,李白何在?”
“罪臣在。”
李白也站起身來,躬身侍立在一旁。
“你受了委屈,朕也不怪你。”
皇帝緩緩說道:“從今以後,你就留在長安城裡,做一個逍遙閒人吧。”
“多謝陛下隆恩!”
李白大喜過望,連忙跪地謝恩。
“恭喜你了。”
我笑著對他說道:“你終於洗清冤屈,不用再受牢獄之苦了。”
10
我和李白離開了皇宮,重新成為了自由之身。
“李明兄,這次多虧了你,我才能洗清冤屈。”
李白感激地說道:“大恩不言謝,你以後就是我李白的好朋友!”
“白兄你太客氣了。”
我笑著擺了擺手:“我們是朋友,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對了李明兄,你以後有什麼打算?”
李白看著我,問道:“是否還繼續研究你的歷史?”
“沒錯,我要繼續研究歷史。”
我點了點頭:“不過我想留在唐朝,繼續研究歷史。”
“沒問題,你想留多久就留多久。”
李白笑道:“只要有你在身邊,我就不會覺得孤單。”
“好,我們一起努力,讓大唐更加繁榮昌盛!”
我伸出拳頭,和李白碰了一下。
“一言為定!”
李白笑道:“我要繼續寫詩,讓更多的人聽到我的聲音!”
“你一定會做到的。”
我看著他,認真地說道:“你會成為大唐最著名的詩人,名垂青史!”
“哈哈,借你吉言!”
李白大笑一聲,和我一同往前走去。
我留在了唐朝,和李白一起,見證著大唐的繁榮與發展。
我繼續在太學裡研修歷史,而李白則繼續他的詩歌創作。
我們偶爾也會相聚,談論彼此的成就,互相勉勵。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過去了。
我在太學的成績越來越好,漸漸地,竟成了太學的首席歷史學家。
而李白也在詩壇上聲名鵲起,逐漸成為了一名著名的詩人。
他的詩作被傳播到大唐的各個角落,甚至遠傳到西域、吐蕃等地,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和追捧。
他的詩句,更是被無數人傳誦,成為了大唐文化的代表之一。
我和李白,也在各自的領域裡,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我們一起走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經歷了無數的坎坷和艱辛。
但最終,我們都實現了各自的夢想,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這就是我們的故事,一個關於友情、關於奮鬥、關於成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