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章 籌建制藥廠

第二天,石星上班時,對徐志華說:“你昨晚沒喝醉吧?”

徐志華說:“有點醉了。”

“沒吐吧?”

“還好沒吐,只是很興奮,話多,被老婆罵了好一陣。書記,你呢?”

“我醉了,吐了,現在頭還有點發脹。”

“你沒事吧?”

“沒事,你打個電話問問杜海,看他醉了沒有?”

徐志華給杜海打電話,接電話的是個女人,無疑是杜海的女朋友,徐志華說:“要杜海接電話。”

女人沒好氣地說:“杜海昨晚不曉得跟哪些狐朋狗友喝酒,醉得一塌糊塗,現在還癱在床上沒醒來。”

徐志華如實地告訴了石星,石星笑了,說:“我們成了狐朋狗友;讓他睡吧。”他停了一會說,“我們三個大男人,只喝了一瓶白酒,怎麼都醉了呢?”

徐志華說,他酒量不行,頂多喝了二兩。石星說,我也只有三兩的量。也就是說,杜海一人喝了半斤;而且酒的度數超過了50度。石星說:“以後喝酒要先看清度數,心裡先有底,免得糊里糊塗的喝醉了。”

徐志華說:“石書記,今天8:30在小會議室召開常委會,檔案資料我都給你準備好了。”

石星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石星的計劃是在陰曆年前,要把改造棚戶區和製藥廠的事落實好,昨天北門棚戶區改造工程順利啟動了,當時就和張成山說,今天研究製藥廠的事,因為馬上就要放春節長假了。

辦公大樓的頂層,除了幾個書記的辦公室外,還有一個小會議室,小會議室是個神秘又令人嚮往的地方,平時都是鎖著的,只有召開常委會或者上級領導來了才開啟;它就像是清朝的軍機處,一切“軍國大事”和政令決策都是從這裡傳出的。

七個領導全部到齊,先由嶽平介紹基本情況,當時是他具體負責此事,嶽平說的跟潘書記說的差不多,增加的內容是說了港商的姓名,叫葉方舟,在香港開辦了一家慈愛生物醫藥總公司,規模大,經營的範圍比較廣,經濟實力雄厚,在普陽縣開辦製藥廠只是他企業的一部分。

石星事先看到了普陽縣政府與慈愛生物醫藥總公司簽訂的合作意向書,在網上也查到了這家公司的基本情況,從這些情況來看,葉方舟是有意在普陽投資建廠的。

嶽平補充的第二個內容,就是製藥廠的廠址,跟港商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後,縣裡決定把廠址放在新城區的銅鑼村,銅鑼村沒有規劃到城市建設裡,村民少,徵地容易。但港商的資金沒到位,地還是原封不動地擺在那裡,沒有開發利用。

石星問:“合作意向書簽訂好後,港商為什麼不來聯絡了?”

嶽平說:“到底是什麼原因不清楚,聽說是普陽縣沒有了縣委書記,沒有人當家作主。好像製藥廠是伍寶山的,他只和伍寶山打交道。”

石星說:“沒有縣委書記有縣長,有縣政府;你們跟港商聯絡過沒有?比如說發個電子郵件。”

嶽平很乾脆地說:“沒有。”

石星說:“為什麼不聯絡?”

嶽平說:“他不來還好些,來了我也不伺候。”

嶽平說起了上次港商來考察的事,來了五個人,他們的考察倒很仔細,跑了好多個鄉鎮,也認為我們縣有辦製藥廠的條件,這一點我還是佩服他們。只是他們的架子太大,好像他們是救世主,是來施捨我們的,我們要像對待皇帝老子一樣的侍候他們。住的是招待所的貴賓房,嫌我們招待所的服務員太土,不漂亮,不養眼;伍寶山就指示從省城僱禮儀小姐來侍候他們,要明星的臉蛋,模特的身材,還要會說粵語。人是弄來了,我看也就是這麼回事,跟我們普陽的女人差不多,不過是衣服穿得少些,肉露得多些,粵語說得比我們普陽土話還難聽。每天是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地招待他們,他們還不滿意,說不喜歡鹹辣,要吃粵菜,清淡的甜食,氣得大廚師扔了菜勺不幹了。還要給他們送禮,他們離開時,是裝了幾箱子的土特產,是些什麼,我也沒看,縣裡用專車把他們送到機場。他們有幾個錢就了不起了,我們就應該當孫子。還有伍寶山親自作陪,天天花天酒地,我也看不慣,他們在這裡考察了一個多月,我們花出的招待費上百萬之多,換來的就是一紙沒有法律效率的合作意向書,我們是虧大了。”

江躍進也氣憤地說:“是太不像話了,我們堂堂的共產黨,給資本家當孫子,這也欺人太甚!”

張成山趕緊說:“我們不把問題扯遠了,製藥廠是一定要辦,意義就不用我說了,我們爭取到這個專案也不容易,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和港商取得聯絡,把他請回來,把製藥廠建起來。不然前功盡棄,花出100多萬的招待費,不能全扔到水裡去了。”

石星說:“張縣長說的對,接待上的事我們以後再說,當務之急是和港商取得聯絡,把這個專案搞下去。”

龍雲飛說:“要不我們派人去趟香港?”

嶽平反對,說:“我們派人到香港去,又是一筆大花費,要是把人請來了還好說,沒請來,又是一筆錢扔到水裡去了。”

江躍進說:“去香港也等於出境,上級對政府因公出境管得很嚴,怕難得獲到批准。”

馬笑天說:“要不,我們去請示一下市裡,市裡把這個專案爭取來了,給了我們,就請市裡再給我們聯絡一下。”

石星說:“市裡已經把這個專案給了我們,具體怎麼做,就是我們自已的事;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最好不要麻煩市裡。能不能請來港商,關鍵是要弄清楚葉先生不來聯絡的真正原因,沒有縣委書記我認為是個託詞,他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交友的,與有沒有縣委書記無關,何況現在我們有了縣委書記。”

張成山說:“我贊成石書記的意見,先要弄清楚港商不來聯絡的真正原因,有的放矢,不然,他以為我們賴上他了,架子會越來越大。”

嶽平說:“我看去聯絡一下省發改委,這個專案是他們牽線搭橋的,他們掌握的情況比我們多,對慈愛生物醫藥總公司應該有所瞭解,他們是第三方,由他們出面比我們好說話,也避免了我們的被動,也免得他們誤以為我們非求他不可,他們好擺架子,我們就裝孫子。”

張成山說:“這個提議好,問題是怎樣和省發改委聯絡上,具體找哪個部門?”

石星說:“我負責去跟省發改委聯絡,我有個同學是發改委的一個處長,不管他是管哪條線,有人就好說話。”

石星說的這個同學名叫楊晉亮,在師大中文系可以說是“官二代”、“高富帥”,只是當時還沒有這樣的說法。畢業後,楊晉亮理所當然地進入了省政府工作,原本也無聯絡。

2010年的新春伊始,石星突然收到楊晉亮發來的電子郵件;他真不知道楊晉亮是怎麼搞到他的QQ號的,現在是資訊時代,要搞到QQ號也不是一件難事。楊晉亮在郵件中說,他準備在8月份搞一次同學聚會,把同年級的同學都邀請到省城,好好地慶祝一下,慶祝他們進入師大20週年,走向社會16週年,他說了這次聚會的主題是,回憶美好的青春,展示奮鬥的歷程,暢想人生的理想。石星看了覺得像是趙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楊晉亮在電子郵件中說,聚會的地點在師大的鴻運賓館,食宿遊玩包括紀念品等費用,一皆全免,有人贊助,聚會者只准備自已往返的車旅費就行了。另外還說了聚會的時間和具體安排,還要求石星儘量多通知一些同學參加,把這次同學聚會搞得隆重些。

石星想,這個楊晉亮一定是發了,能有這麼大的手筆搞同學聚會,想想也不奇怪,他有背景,他的人生道路比一般人要平坦。石星把電子郵件給谷幽蘭看,問谷幽蘭去不去?

谷幽蘭說不去,高三學生暑假要補課,沒時間。石星說,琪橋離省城不遠,抽點空去打個轉,不一定從頭到尾參加,見見十多年的老同學,這樣的機會難得,過了這村再無此店了。

谷幽蘭說:“這樣的聚會,無非是一些成功人士的自我炫耀,炫身份、炫財富、炫愛情。我有什麼可以炫耀的?炫身份?一個普通的中學教師,每天過著從家庭到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有什麼可以炫耀的,頂多算個白領罷了。炫財富?我能有什麼財富,就靠國家的那點財政工資,另外拿點補助,充其量也就是個小康水平,這有什麼可以炫耀的。炫愛情?平平淡淡跟了你20年,波瀾不驚,要是離過幾次婚,結過幾次婚,倒也可以炫耀一番。”

谷幽蘭接著說:“我認為你倒是要去參加,你大小也是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也算是半個成功人士,半個成功人士與成功人士在一起,也就成了成功人士。”

石星去參加了同學聚會,參加聚會的同學並不多,正如谷幽蘭說的,大都是成功人士,當教師的幾乎沒有,因為師範大學的畢業生,絕大多數還是教書,普普通通的教書匠,算不得成功。楊晉亮好說歹說,在省城硬拉了幾個教師,這才使同學聚會具有了師範的性質。聚會倒是搞得很隆重,在師大中文系的禮堂裡召開了聯誼會,師大的校領導和中文系的領導,還有教過他們的老師都應邀參加,師生歡聚一堂,談論著過往的歲月,悲喜交加,然後是把酒暢飲,感慨萬千,結伴遊山玩水,抒發情感,合影留念,企望重逢。還真沒有辜負楊晉亮的一片苦心。臨別時大家互留了聯絡方式,石星也就和楊晉亮聯絡上了,楊晉亮已是發改委的一個處長,以後也透過幾次電話。

張成山說:“這樣好,石書記有何具體安排?”

石星放下手中的材料,說:“具體安排談不上,只是一個想法,現在離春節還有10天,我想趁這段時間去長坪等幾個鄉看看,瞭解一下情況。從材料上看,製藥廠的規模不小,對藥材供應的要求也比較高,我們在品種、產量和質量上能否達到藥廠的要求?是我們值得注重的一件事。從村料上看,長坪鄉一帶種植藥材的多,但從嚴格意義上講,還沒有真正的藥農,就是農民零零星星地種一點,這在產量上很難以保證;農民把種植藥材當成副業,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質量上也難以保證;農民種植藥材的隨意性強,在品種上也難以保證。”他在琪橋縣當鄉黨委書記時,成功地組織菜農成立了蔬菜生產合作社,收得了成效,認為也可以推廣到藥材生產上來。

嶽平說:“石書記說的是事實,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不知石書記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什麼?”

石星說:“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把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藥材生產合作社,統一規劃,計劃種植,分戶經營,互助合作。我這裡強調的是分戶經營、自負盈虧,不能走回頭路吃大鍋飯。只要合作社組織起來了,品種、產量和質量就得到保證。我下鄉的目的,就是想和鄉黨委,村幹部和村民一起商討組織合作社的事。”

張成山說:“這個辦法好,可以試一試。”

石星說:“要把藥材生產合作社建立起來,我們政府要在技術和資金上大力扶持,技術這一塊就交給農業局,他們應該有專業人才。關於資金問題;我知道政府沒錢,先由扶貧辦把這個責任擔負起來,必要時可以向上面要錢。所以,我想請嶽平書記,農業局長和扶貧辦主任跟我一起下鄉調研。嶽書記,你看如何?”

嶽平說:“書記要去,我這個副書記只有奉陪。不過,我還有一個擔心,要是製藥廠沒有建立起來,我們豈不白忙了。”

石星說:“不會,因地制宜發展藥材生產,這是農民致富的一條途徑。退一步說,就是製藥廠沒有建成,只要我們把藥材生產搞起來了,有藥材還怕賣不出去?我們可以找其他的製藥廠,找各地的醫藥公司,只要把銷售渠道打通了,我們的藥材不愁沒有銷路。當然最好是有我們自已的製藥廠,政府多收了地稅,農民也多掙了收入。”

馬笑天說:“石書記打算什麼時候下鄉,我好通知有關人員,安排車輛。”

石星說,宜早不宜遲,就明天吧。製藥廠的事就議到這裡,徐志華推門進來,說:“昨天視察北門棚戶區的新聞報道,電視臺已經制作出來了,他們把樣片送來了,請石書記審查一下。”

石星說:“宣傳部審查一下就行了。”

徐志華說:“宣傳部說,還是要你審查一下,是你的亮相,你的鏡頭最多。

張成山、江躍進和龍飛雲說:“拿來看看。”他們也出席了昨天的動員大會,也想看看自已在電視上的形象。

不一會,徐志華帶著高個子記者,背了一個小口袋很多的大包進來了,就是昨天扛著攝像機對著石星的記者。記者說:“石書記,昨天你視棚戶區的新聞,我們連夜製作出來了,臺長說,請你審查一下,如果沒有意見,今晚黃金時間就播出。”

記者從大包裡拿出轉換器擺放在會議桌上,一頭接上電源,一頭接在徐志華拿來的電腦上,調整好電腦,讓開座位,說:“石書記,你來看,片子不長,10分鐘。”

石星坐到電腦前,看著螢幕,先是浩浩蕩蕩的車隊,經過城區的主要街道,然後到了北門社群居委會,接下來是開會,領導講話,再往下是視察棚戶區,在梧桐樹下與居民代表親切交談。石星看到自已的鏡頭的確不少,還有好幾個特寫,看後若有所思。記者在一邊表功道:“石書記,你看我把你的光輝形象拍攝得有多好,帥呆了,今晚新聞一播出,不知要迷倒多少青春少婦。”

因為是要上電視亮相,石星先天理了發,颳了鬍子,沒有穿西服,穿的是羽絨衣,從敞開的衣領看到,裡面是襯衣領帶,穿襯衣打領帶,人就是精神帥氣,這就有了“男人四十一枝花”的說法。但石星並沒有在欣賞自已的光輝形象,他總得這段錄影還是有點不足。

江躍進說,讓我也看看。人人愛上電視,年紀大的也不例外,石星讓了座,記者又調整了一下電腦,江躍進看了一會,對記者說:“你這小子,把石書記拍攝得好看,我的就不行了,你是有意在巴結縣委書記。”

記者有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他說:“江書記,你這就冤枉我了,你的光輝形象和石書記的一樣好,你要站在你這個年齡段去欣賞,不能站在石書記這個年齡段欣賞。今晚新聞播出後,我包你成為普陽縣中老年婦女心中的偶像。”

江躍進笑了,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不正經,一開口就是男女關係,要改。”

石星對記者說:“我提兩點不成熟的意見,一是車隊的場面太大,給人一種擺威風的感覺;二是我的鏡頭太多,其他領導和群眾的鏡頭太少,把我拍成了盛氣凌人的形象;能不能改動一下?”

記者說:“沒有,我根本就沒有把你拍攝成盛氣凌人的形象,是和藹可親的形象,因為是你的亮相,多給了幾個鏡頭,為的是突出你。”他的意思很明確,是不願意改動了。

常委們也說,不用改動,這很好,今晚播出吧。石星只好作罷,在送審單上籤了字。

從小會議室出來,石星對徐志華說:“你再給杜海打個電話,看他好點沒有,明天要出車,要他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