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衛國自已從家裡灶臺的大鍋裡找到兩塊乾硬的“片片”(純玉米麵做成的餅子)和一塊煮地瓜(紅薯)。因為灶臺底下還燜著火,所以大鍋裡的食物還是熱的,這都是大姐從食堂裡幫他打的,回家自已再是“騰”一下。
這“騰”一下的意思就是把食物放進鍋裡的毗連上,鍋底下加上水,點火把食物重新加熱一遍,否則涼食物太硬了,難以下嚥,刺嗓子。
祝衛國很快就吃了一個片片和半塊地瓜,剩下的食物就擺在飯桌上,用菜罩把這些吃剩的食物都罩起來。
如果你問:“就這麼吃啊?沒個炒菜就著?”
我只能告訴你,你想多了。集體食堂的早飯是沒有炒菜的,配菜是鹹菜疙瘩和醃野菜。只有午飯和晚飯才會有炒菜,炒菜也大多數會摻雜一些野菜沒有油水的一鍋燉。
這麻韭菜(馬齒莧)、薺菜、婆婆丁、苦味牙、水芹菜等野菜即使用井水浸泡後,味道還是苦、澀,需要重油、重鹽。而油、鹽這些東西恰恰是現在很珍貴的東西,所以這醃野菜沒吃過的人真的難以下嚥。
爸爸辛苦打獵捕獲的獵物基本都拿到鎮子裡換取生活物資啦,只留下很少一部分做成燻肉懸掛在房樑上,用在節日裡自已家關起門來偷偷改善一下伙食。這是村裡家家戶戶公開的秘密。
吃過早飯的祝衛國一個人溜達出院子,今天他不準備找小夥伴玩耍了,他要勤加練習他的雷電異能,爭取早點完全熟練的掌握雷電這個技能。
祝衛國剛出門沒走幾步就在衚衕裡遇到幾隻大鵝。
農村人家的雞、鴨、鵝、狗等動物,一般都是半散養狀態,白天它們在大街上亂竄,晚上會自已各回各家。
眾所周知,農村存在三大惡霸——狗、鵝、大公雞。這三惡霸一般不會攻擊成年人,專門欺負他這樣的小孩子。兒時的大勇曾經被一隻大公雞仰面撲倒,大公雞站在大勇的胸前,狠狠的給大勇的眉心啄了一下,只至於成年後的大勇眉心永遠留下一個傷疤。
鵝,就更可怕了。它展開雙翅,猛烈的撲扇著,努力伸直它長長的脖子,“嘎嘎”叫著,頭頂上的包居然閃耀著橘紅色的光芒,殺意森森,一往無前的對著你的軀體“擰”過來,哎呀,太痛了,“擰”到身體那裡,那裡就會留下一個青紫的“豆”子。
鵝最可怕的是它的“軸”,就是它攻擊的鍥而不捨,一次攻擊不成功,就馬上再次發起進攻,你打敗它一次,打敗它兩次,直到你堅持不住首先潰逃。
打敗敵人後,它會悠閒的叫著“嘎兒啦”,左搖右擺的踱著八字步,勝利的離去。
這一幕,每每讓曾遭受它攻擊過的孩子在夢中驚醒。
狗的追擊速度,就更讓被它攻擊的孩子們逃無可逃。它們很少真的下口咬人,只是兇狠的呲牙咧嘴低聲嗚咽著。對付狗,孩子們還是有點辦法的,只要你蹲下身子拿石頭,它們就會放棄攻擊轉身逃跑。
狹路相逢勇者勝!今天的祝衛國面對幾隻大鵝,絲毫沒有懼怕,勇敢的迎著它們走了過去。
大鵝們被祝衛國自殺般的行為激怒了,不約而同的展開雙翅,低頭,伸長脖子,向這個敢挑戰它的臭小子攻擊過來,讓這臭小子知道知道它們的厲害。
今天的戰鬥異常的慘烈,簡直就是“屍橫遍野”!凡是與祝衛國有過肢體接觸的大鵝,都被祝衛國“電”麻了,癱在地上撲騰翅膀,打盤旋掙扎著。
戰場上沒有勝利者,或者說現在沒有一個人或者鵝還能站立著。祝衛國也癱倒在牆根大口喘氣,腳下的塑膠涼鞋也丟了一隻。他用力過猛,累脫力了,體內的“靈力”損耗一空。休息了一會,祝衛國起身撿回自已的涼鞋穿上,體力消耗太大,感覺好餓哦,再不吃東西,他會餓死的。
任憑那些大鵝自已掙扎,他一個人蹣跚著回到家,把餐桌上剩下的食物都吃光了。
總算是消除了腹內強烈的飢餓感,祝衛國癱坐著休息一會,恢復了一點體力,爬上炕就再次睡著了。
祝衛國是在大姐揪他耳朵的呵斥聲中醒過來的。“大國你還睡呢?電把子是怎麼回事?誰弄壞的?”
“哎喲哎吆,大姐,我的耳朵。”祝衛國眼睛還沒睜開就開始努力救自已的耳朵。“什麼電把子?”祝衛國裝傻充愣,他真沒有辦法解釋啊。
老爸上山打獵了,中午不回家吃飯;老媽上山刨地,侍候莊稼,中午歇響,回家休息兩個小時。
三個姐姐放學後先去食堂打飯帶回家,等老媽回家吃飯。是三姐首先發現地上的電把子殘骸,大驚失色,大姐才來問候這個睡到現在的“小懶豬”。
眼看從這傻小子這裡問不出來什麼東西,大姐就不再管他,反身做飯去了。二姐從院子裡抱著一些苞米杆和茅草到灶臺旁生火,三姐忙著收拾地上的電把子殘骸。
這農村的灶臺是用磚頭泥巴砌成的,長寬高大約有一米,正中安置有一口大鐵鍋。灶臺下面有一個二十公分左右的洞口,這是用來放入柴火燃燒的,灶臺洞裡下面鋪有幾根鐵棍做成的“爐支”,這是方便空氣從下面進入,幫助燃燒。
這灶臺生火是需要技巧的,沒燒過火的生手是很難把火燒旺,往往搗鼓了半天,煙熏火燎,把家裡弄的濃煙滾滾根本就呆不住人。
從大食堂打回來的飯有些涼了,這涼的苞米麵做的窩頭、片片非常硬,吃了會讓胃不舒服,需要重新“騰”一下。
現在青溪村家家戶戶都有大鍋灶,這大鐵鍋可不好弄。當年大鍊鋼鐵時砸的有多痛快,現在弄一口鍋就有多困難。家裡的這口大鐵鍋是父親用十斤野豬肉換回來的。
二姐熟練的生起火,拉起“風匣”,用手抓住“風匣”拉桿,隨著二姐一推一拉,“呼噠呼噠”灶臺裡紅彤彤的火苗一衝一衝舔著大鐵鍋。
大姐掀開鍋蓋,往鍋裡舀了兩瓢水,蓋好鍋蓋,不長時間,鍋裡的水就嘶嘶作響,一掀開鍋蓋,升騰起團團白色水汽籠罩在灶臺上空。大姐用手“扇扇”驅趕水霧,把一個大型鋁製鍋連放在鍋裡,再把食物用苞米棒葉子墊著一一擺放整齊,重新蓋好鍋蓋,等待著蒸汽再次升騰。
如果在冬天,這燒火灶會使得土炕很溫暖,這也是村裡人寒冷冬日裡最主要的取暖方式。如果在夏天,這燒熱炕就會讓人很難受。村裡人也有辦法,就是調整土炕裡的一塊活動的大石板,使燒火做飯的熱氣不走火炕直接進入煙囪,這樣的火炕就是冬暖夏涼,很是適宜睡覺。
這“風匣”是農村的手動“鼓風機”。長約一米二,高約四十公分,寬約二十公分的一個大木箱子,裡面分割成上下兩個桶狀空腔,空腔裡面有兩根固定在一起的木棍,木棍上扎有多多的雞毛當做“活塞”,進、出風口上有一個木製的單向閥,使用時,用力推拉木棍子,木棍上的雞毛做往復活塞運動,木製的單向閥“啪嗒啪嗒”響著,推動風持續進入灶臺裡,幫助燃燒。這東西現在已經是古董啦,想看這東西只能到博物館參觀了,那個時候可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燒火做飯神器。
老媽回家了,三姐“巴拉巴拉”的向老媽說電把子的事,老媽看看電把子的殘骸,有些心痛,讓三姐把電把子殘骸放在一邊,等老爸回家看看能不能修理吧。
吃過午飯,祝衛國又休息了一會,感覺體內的“靈力”又恢復了。等到老媽姐姐們都走後,祝衛國再次勇敢的踏出家門。衚衕裡的大鵝們都不見了,估計是恢復後也逃走了,只剩餘滿地鵝毛。
這次的勝利讓祝衛國“飄飄然”,對於“農村三霸”裡戰鬥力最弱的大公雞,他已經沒有徵服的慾望,決定跳過去,直接征服“大黑狗”。
這名字叫“大黑”的大黑狗是村裡劉二小子養的,和它的主人一樣不是個東西,經常欺負村裡的孩子,村裡人都稱呼它叫“二劉子狗”。這傢伙通體黝黑,站起來兩隻前爪能搭到成人的肩膀上,誰不怕?
不過,它像村裡的其它的狗一樣,也從來沒有下口咬過人,否則任憑它再厲害也活不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