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了,都嘖嘖感嘆,昆彌對解憂那真是沒得說。
誰叫人家解憂不但有本事,肚子也爭氣呢。
果然,剛到秋天肚子就已經出懷了。
翁歸怕他逞強,像上次一樣動了胎氣,解憂走到哪裡,他都親自陪同。
這下烏孫上上下下都知道他們的昆彌是個寵妻狂魔。出了蘇拉那件事,再也沒有姑娘想來填補右夫人的空缺了。
他們成了年輕人崇拜的羨慕的物件,走到哪裡都是一片讚歎聲。
現在學堂也已經初具規模了。按年齡大小已經有了五個班,每個班有三四十人。
各個鎮子和村裡的住宿學生佔了一半,學校不但包吃還包住,學費一半都可以透過做手工賺回來,有的孩子手腳麻利,還可以給家裡帶一些銀子回去。這樣的好事誰不願意呢?
關鍵是婦女們還可以來廠裡做臨工,也有住宿的地方。婦女們有了能力賺錢,在家裡也漸漸有了地位。所以大家都把解憂當成了名副其實的神女。
每年古爾邦節都有不知姓名的人,給她送花,送吃的,送小玩意兒。
解憂也越來越喜歡這裡了,走到現在。他已經愛上了烏孫這片土地,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這天她和翁歸又悄悄地來到學堂,在窗戶下聽先生給孩子們講課。
解憂不禁萌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興奮地拉著翁歸的胳膊說:“昆彌,不如我們給孩子們上一段時間的百業課。”
翁歸不解:“何為百業課?”
“就是邀請不同行業的人來給孩子們展示他們的工作,讓孩子們不僅限於讀書,對每個行業都有接觸,這樣,更能發散他們的思維。”
“這個想法不錯!我以前也想過,但是事情一多,就忘了。那我們這就召集馮嫽他們來商量。”
“你忘了,馮嫽去了康居,還沒回來。”
“那一會兒就去找各位先生們。”翁歸拉著解憂來到休息室:“你先說說看,給孩子們請哪些行業的老師?你說我寫。”
解憂笑著想了想:“這頭一件,肯定是要請香草給我們講解簡單的玩偶製作,還有義姁製作點心,右將軍的兵法,還有程大哥的雜技,還有賣肉的、放牧的、做衣服的裁縫,還請馮嫽的爸爸給我們講講西域各國的不同風光……我覺得可以講的太多了。”
翁歸一邊寫,一邊笑:“我覺得你可以給孩子們上一堂介紹敦煌和長安的課,孩子們都沒有去過,一定很好奇。”
“好啊!不過你也要講。”
“我講什麼呢?”
“你就講一些你小時候的趣事,讓大家知道高高在上的昆彌,其實小時候也很淘氣。”
翁歸這才反應過來:“原來你是想揭我的老底啊!”
“我喜歡聽。”
“那晚上回去講給你一個人聽。”翁歸想了想我還是給大家講講現在天下的形勢吧!我也算是去過很多地方了,小時候還在匈奴待過。
提到匈奴,解憂就想問問李陵將軍的情況,可是還沒開口,就看見巴郎急匆匆地過來。
看看解憂,有些欲言又止。
翁歸吩咐道:“有什麼事,直說吧。左夫人沒有什麼不可以知道的。”
巴郎這才結結巴巴道:“敦煌的郵差剛才來報,說劉栩將軍為了擊退匈奴強盜,身負重傷。命在旦夕,請左夫人他們務必回去一下。”
解憂一聽,立馬臉色煞白,差點從椅子上跌落。翁歸趕緊過去,一把抱住他的肩頭:“我們馬上帶義姁回去,阿爹一定不會有事的。”說完又立刻吩咐巴郎:“快去通知女醫官和程將軍,立刻準備出發。”
“你怎麼可以走呢?”解憂早已泣不成聲。
翁歸伸手幫她擦拭眼淚:“現在烏孫趨於穩定,有父王和右將軍不會有事的。我已經決定了。”說完緊緊地抱住解憂顫抖的身體:“只要你和孩子們沒事,我什麼都不怕。”
解憂心裡滿滿地感動,也增添了一股無形的力量,她擦了一把眼淚,緩緩起身:“那我們這就去告訴阿孃和父王!”
這些年翁歸他們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從烏孫到敦煌的這條路,路況一年比一年好。
一隊人馬緊趕慢趕,終於在天黑之前趕到了敦煌的小院。
解憂一下馬車,就由翁歸扶著直奔劉栩的房間:“阿爹,阿爹,你怎麼了?”
馬舒雲也緊跟其後:“死老頭子,我們還等著你來烏孫養老呢。你一定會沒事的啊!”
劉栩拼命地睜開眼,看見解憂和馬舒雲,還有翁歸都來了。他慘白的臉上立刻有了血色:“你們都來了,我太開心了。”
解憂緊緊地握住劉栩的手:“阿爹,你堅持住,我讓義姁馬上給你檢查傷口。”
劉栩無力地擺擺手:“不用了,我的身體我清楚。你們幾個留在這,多陪我說說話。”
解憂淚如雨下:“老頭兒,你說啥呢。聽我的!”說著把他的手腕遞給義姁。
義姁仔細把脈以後,面色凝重。
解憂哭著搖著義姁的胳膊:“你醫術這麼厲害,一定有辦法的對嗎?”
義姁沒有說話,從藥箱裡取出針灸工具,在劉栩的胸口和頭部各紮了三針。
然後拉著解憂離開,只留下馬舒雲一個人在裡面。
解憂心裡也明白了幾分,但是仍然不相信眼前的事實:“你不是有百草丸,還魂丹嗎?只要你把我阿爹救活,你要什麼,我都答應你!”
義姁取出手帕幫著解憂擦拭淚水:“公主,楚王的傷口直逼心臟部位,五臟俱損,脈象微弱,恐怕撐不到明天早上了。”
解憂一聽,冷不丁奪過翁歸腰間的短匕首就衝了出去:“可惡的匈奴人,是誰,是誰刺傷了我阿爹!我一定要了你的狗命。”
翁歸趕緊從後面一把抱住她:“解憂,解憂!你冷靜點。我一定會替阿爹討回公道,但不是現在。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陪著阿爹,看他能不能吃下什麼,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
義姁趁機抽回瞭解憂手裡的匕首:“公主,昆彌說得對,我記得楚王喜歡喝番茄鯽魚湯。快叫人去買兩條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