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飛趕緊自告奮勇:“我去!”
解憂擦乾眼淚,又折回到劉栩的床前。
馬舒雲握著他的手,已經泣不成聲:“你為什麼要這麼傻啊?”
劉栩勉強擠出一絲微笑:“這是我們士兵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可不能讓匈奴人給搶去了。”他說著又吃力地伸出手來拉解憂:“你們都不要難過。人一輩子終究都是要走這一步的。能和你們成為一家人,我這輩子也值了。”
解憂強忍著眼淚,也握住他的手:“阿爹,你放心,我一定會替你報仇的。”
劉栩緩緩搖著頭:“你從小就不怕事。但是以後不能太逞強,你要記住你是幾個孩子的母親。首先要考慮孩子,剩下的事交給翁歸去做。”
翁歸也紅著眼蹲在一旁:“阿爹,你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阿孃和解憂還有孩子們。”
劉栩凝視著翁歸,放心地點點頭:“我還有一件事要託付你們,我走以後,把我的屍骨運回長安,我想落葉歸根,回到我們家的陵墓。”
解憂鄭重地點頭,眼淚再也控制不住了:“阿爹,我們都知道了。您歇一會兒,我去給您煮番茄魚湯。”
“好!好!”劉栩氣若游絲,但是捨不得閉上眼睛休息。她害怕閉上眼睛就再也看不到家人了。
現在這個時候,多看一眼算一眼。
解憂把巴郎洗乾淨的兩條鯽魚,放在油鍋裡用小火煎黃,又放上一小勺豬油,把番茄翻炒幾下,倒上了一壺開水。
可是當他剛準備盛魚湯的時候,聽見馬舒雲在裡面嚎啕大哭:“老頭子,你不能就這麼走了啊!老頭子……”
解憂手裡的碗一下子滑落,魚湯灑落一地。
她急忙小跑進去,看見劉栩安詳地躺在馬舒雲的臂彎裡,臉上還帶著淡淡的笑意。
解憂感覺心裡壓著一塊大石頭,她哭不出來,也喊不出來。
就這麼默默地握著劉栩的手,直到他的手慢慢地失去溫度,越來越硬。
翁歸操持著一切後事,也在緊鑼密鼓地安排快馬回長安。
因為考慮到解憂懷著孕,還有幾個孩子在烏孫,所以解憂沒有送靈柩回去。而是由程飛和翁歸還有馬舒雲一起回去。
解憂則由巴郎護送回了赤谷城。
但是臨行前他給漢武帝寫了一封信,說明了自已對巫蠱之禍的看法,覺得太子和公主肯定是被人誣陷的。還有馬舒雲和程飛無奈之下逃回烏孫的的事。
當劉徹收到解憂的八百里加急,又是一陣悔恨交加。聽說劉栩為了保護糧食而犧牲,他當場就下旨赦免的楚王一家,准許他回到楚王府的陵墓,而且按照王爺的規格厚葬。
收到皇帝的信,解憂的心裡終於有了一絲絲的安慰。
最讓他欣慰的是,這次匈奴還殺了兩個都尉,漢武帝,決定派李廣利將軍帶兵七萬人,和其他兩路人馬一起反擊匈奴。
李廣利出塞以後,匈奴派右大將和衛律率五千騎兵追擊漢軍,被李廣利打得落荒而逃。
這就在這時,他聽說丞相劉屈氂一家都被抄家斬首。想深入匈奴,立下大功贖罪。沒想到在夜裡,匈奴單于在漢軍南撤的必經之路挖下壕溝,從後面猛烈攻擊,漢軍毫無防備,潰不成軍。
李廣利回想自已出發前曾與劉屈氂商議,既然劉據已死,想立自已的妹妹李夫人所生的的昌邑王劉博為太子。現在劉屈氂也死了,回到大漢也是死路一條,不如投降匈奴。
匈奴單于知道他是漢朝大將,就把自已的女兒嫁給了她。劉徹知道這個訊息,下令查抄李氏宗族。備受漢武帝恩寵的樂府協律都尉李延年也不能倖免。
當解憂聽說李廣利投降匈奴以後,整日都在計劃如何復仇,她更加盡心盡力地打理鋪子,教育好孩子。
有自已想做的事,時間往往過得很快。
時間轉眼就到了公元前87年的春天。
他們的第三個王子大樂也已經可以到處跑了。
解憂正在院子裡給他們做風車,幾個孩子都圍在她身邊。
解憂把最先做好的一個遞給坐在一邊的泥靡:“你是哥哥,你先來。”
誰知泥靡不屑一顧地看了一眼:“我才不玩這個,幼稚!”
他剛想起身離開,被翁歸回來撞見了:“你怎麼可以這麼沒有禮貌?馬上向你的嬸嬸道歉!”
解憂趕緊朝著泥靡揮揮手:“沒事,去玩吧!”
翁歸有些不解:“你這麼寵著她,會寵壞的。”
解憂笑笑:“他從小父母都不在,本來就敏感,我們就多包容他一些吧!”
翁歸拿起一個風箏,點點頭:“夫人說得對!”於是就抱著小兒子,舉著風箏繞著院子跑。
弟史看見了,也吵嚷著:“爹爹,我也要抱抱!”
“好,一起來!”翁歸一隻手抱一個孩子,迎著春風奔跑著。
解憂此時覺得自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
可是程飛一臉黑線地趕來了。
解憂一看就不對勁,立馬斂起笑容:“程大哥,怎麼了?”
“皇-上-駕-崩-了!”程飛一字一頓,每個字彷彿都有千斤重。
解憂一聽,立馬招呼孩子們朝著東方跪下,翁歸和程飛也跟著跪下,一時間院子裡的侍衛和侍女也都紛紛跪下磕頭。
隨著漢武帝劉徹的駕崩,一個輝煌鼎盛的時代過去了。
年僅八歲的漢昭帝劉弗陵被立為皇太子,登基稱帝。但是為了‘諸呂之亂’再次上演,他的母親鉤弋夫人也已經被漢武帝誅殺了。並且臨終前任命霍光、桑弘羊、金日磾、上官桀為輔政大臣,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始了。
漢昭帝在霍光等人的輔佐下,繼續沿用漢武帝末期的嚴峻法度,瞭解民間疾苦。經過連年的南征北戰,他決定休養生息。
並且派使者去匈奴和親通好,索要被他們扣押的大漢使臣蘇武和常惠。
可是匈奴方面撒謊說蘇武已死。常惠得知漢朝的使臣已經到達匈奴以後,便請看守他的人一起去見漢使。直到公元前81年,蘇武和常惠才返回漢朝。
距離他們出使匈奴已經19年了,出發的一百多人也僅剩下9人。
如果大家還記得解憂公主賣摺扇的那個書生,這個人就是常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