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章 太子陳胤

散朝以後,司馬申一當自是得意洋洋,只有少部分人臉色不悅,同時內心有些淒涼。章華這人雖然脾氣不好,但卻是有才能,而且對朝廷忠心耿耿,哪怕打壓他作一個小小的太市令,也敢直諫陛下,對於他被殺有些唏噓。

孔範立即把章華被殺的訊息通知了馬三,同時對於陛下的表現都一一詳細敘述。馬三得到資訊以後,從陛下表現來看,怎麼那麼像吸毒人員的跡象呢?

馬三百思不得其解,這些煉丹的還煉出毒藥了不成?這可就難辦了?若是這樣,就只能先解決玄門丹藥問題,要不然陛下定會被一直控制,得越快行動越好,不然後果更嚴重。

於是馬三找來孔範商議,然後得想出一計策,找幾位武藝好的弟兄充當玄門之人,到時以山門有事,需找玄門館主為由混進去,當然作戲得作全套,先把這幾人送進道玄的師門,得把裡面的門道摸清楚了,不然容易露餡,同時派人聯絡太子。

目前也只能如此了,馬三等人嘆了口氣。盡人事聽天命吧。司馬申一黨是眼線眾多,又不能派太多人暗中行事,怕打草驚蛇。

與此同時,武鄉公崔弘度接到隋帝命令,準備整軍屯兵江陵,以防梁主進長安以後梁國有變。然而崔弘度還未到剛到江陵,太傅安平王瀟巖,荊州刺史義興王等人已是率兵民十萬餘投降了陳朝。

崔弘度到了以後,聽聞此事心中大驚,立即封鎖了江陵要道,同時又去信陛下,然後就是等。

隋帝接到梁國有變的訊息很是憤怒,於是斥責了梁主一番,然後下令廢掉梁朝。又派遣尚書左僕射高前去聚集安置沒有降附陳朝的平民百姓。並下令給宣帝、孝明帝各十戶人家守護陵墓;還任命後梁國主蕭琮為上柱國,封爵莒公。

隨著梁朝的廢除,江陵之地被隋朝接管了過來,隋陳兩軍也是時常小規模交手,不分勝負。

聽到陳朝接受後梁蕭巖等人投降,隋帝更加憤怒,對高說:“我作為崐天下百姓的父母,怎麼能因為有長江一條衣頻寬的水而不去拯救他們呢!”

於是命令大造戰船。有人建議應該秘密準備,隋帝道:“我將要替天行道,進行討伐,有什麼可保密的呢!”

並讓造船者把砍削下的碎木片投進江裡,使其順流而下。讓陳朝知曉我等意圖,到時若是有人害怕,能主動投降,豈不美哉。

於是楊素率軍在永安,建造大船,名叫“五牙”。在船上建五層樓,高一百餘尺,又在船的左右前後設定了六根拍竿,都高五十尺,可乘載戰士八百人。

二號戰船名叫“黃龍”,船上可乘載戰士一百人。其餘稱作“平乘”、“舴艋”的艦船大小不等。一切都為伐陳準備著。

隋朝晉州刺史皇甫續將要赴任,在向隋帝辭行時叩頭行禮上言平定陳朝有三條理由。隋帝問具體情況?

皇甫續回答道:“第一是以大國吞併小國;第二是以有道討伐無道;第三是陳朝接納叛臣蕭巖等人,我們師出有名。陛下如果命將出師,我願意效微薄之力。”

隋帝對他加以慰勞,然後讓他赴晉州上任。皇甫續一番話更加堅定了伐陳的決心,同時滿朝文武都認為時機已然成熟,於是一切都井然有序的準備著。

陳朝皇宮東宮,太子陳胤心裡很是不平靜,父皇竟然是被丹藥蠱惑了,這訊息來得太突然,以至於現在陳胤都還不能相信事實。

陳胤(572年-618年前),南北朝人,陳朝廢太子、吳興王。後主陳叔寶的庶長子,母為姬妾孫氏。孫氏是陳叔寶少年時候的侍妾,因生產陳胤難產而死,

嫡母沈婺華心生憐憫,收養了陳胤。陳宣帝就將陳叔寶這第一個兒子當成嫡出看待,下詔曰:“皇孫初誕,國祚方熙,思與群臣,共同斯慶,內外文武賜帛各有差,為父後者賜爵一級。”後主即位,立為皇太子。

陳胤酷好讀書,曾躬出太學講《孝經》,講畢又釋奠於先聖先師,設金石之樂於太學,王公卿士及太學生並預宴。

陳主對其道學氣很不耐煩,又討厭皇后沈婺華的淡泊寡靜,加上嫡母庶子間往來十分密切,陳主更加反感。而宮中嬪妃則與她的眾多黨羽時常數說太子的不是。於是陳主對他更是冷淡,有心把太子之位廢除。

陳胤想探究竟,正好有兩月未見母親了,正好以見母親為由,去趟後宮。

太子陳胤帶著一幫隨從直向後宮走去,剛到後宮入口處就遭到阻攔。陳胤大怒道:“狗東西,本太子正常行走後宮看皇后娘娘,今怎敢阻攔?”

幾名宦官立即跪地,心裡很是害怕,同時又不得不這樣做,這是龔嬪妃下了命令,誰都不能放進後宮。若是放太子進去違背了娘娘命令,只怕下一刻就會被杖斃。但是又得罪太子,雖然太子素來仁慈,今卻如此憤怒,後果怕也是承擔不起。

幾名宦官戰戰兢兢的跪在入口處,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有一宦官出聲道:“太子殿下,不是小的們不讓您進,只是陛下下了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進入後宮,要不小的去問問?”

陳胤沒有說話,面無表情,靜靜的看著跪在一地的宦官們。心裡也確定了這訊息,看來父皇怕是真的有問題,自已進後宮看皇后這本就是常事,今日卻遭到了阻撓。

剛才說話的宦官見太子沒有出聲,於是就立即起身行禮飛快的朝裡請示去了。

此時龔嬪妃正與道玄討論事宜,見親信丫鬟走了進來,龔嬪妃知曉這事以後,有些不知如何處理?太子要進後宮?

道玄立即道:“這恐怕是攔不住的,若是強行不讓其進,恐惹事端,叫下面的人盯著點就行?”

丫鬟聽完以後就出去了。不一會兒,宦官得反應訊息,心裡鬆了一口氣。太子很是不悅的瞪了幾名宦官,然後朝皇后娘娘的寢宮走去。

臨近皇后寢宮,就能聽見皇后娘娘誦讀佛經的聲音,太子停下了腳步,然後在門口靜等,不一會兒,裡面安靜了下來,一美貌女子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