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皇八月,蕭琮率領群臣百官二百餘人由江陵出發到達長安。這之前隋帝楊堅與眾臣商議,有取梁朝之心,於是命蕭琮,同時派武鄉公崔弘度屯兵江陵。
梁主蕭琮叔父太傅安平王瀟巖,弟荊州刺史義興王等人對此心裡很是不安。於是幾人密密商議,這該當如何?
瀟巖道:“如今梁主已入長安,只怕是不會回來了,這楊堅欺人太甚,我朝本就屬於其屬國,年年上供,如今卻要侵吞我朝,狼子野心,我等該當如何?”
義興王也是眼露殺機,憤憤不平道:“皇叔說的不錯,我梁朝本就彈丸小國,一直奉中原大國為主,他楊堅不但不護我等,反而欲佔為已有,於禮不顧,簡直可恥至極。”
瀟巖道:“誰讓我等勢力弱呢?這楊堅取我江陵,怕是野心不小,有虎視陳朝之志。只是他一北方兵卒欲與南方水軍相鬥,怕是討不了好,你們不要忘了,前魏朝之時,當時率八十萬軍攻取江南,然而卻損失慘重,大敗而歸。”
義興王道:“皇叔的意思,這楊堅想攻陳朝是異想天開了?”
瀟巖道:“不錯,這長江天險,不熟水戰,如何攻取?本王經常觀察,這隋軍在陳軍面前屢屢吃敗仗,楊堅打不過陳朝,倒是想拿我等開刀,欺軟怕硬的東西,無恥之徒也。”
義興王眼睛放光道:“皇叔說得不錯,我也看出隋軍不足,如今我等已無退路,又何必便宜楊堅這小人,何不加入陳朝,到時打敗隋軍,我等還可以重回故土。”
好,好…其他人連連點頭同意。於是暗中派人聯絡陳朝,同時集結兵力,以防萬一。
隋軍受到輕視,自是與隋帝施行計策有關。起初,隋朝與陳朝十分友好,每次抓獲陳朝的間諜,都贈送衣服、馬匹,客氣地予以遣返。
然而陳宣帝還是不斷地讓軍隊侵擾隋朝邊境。所以在太建末年,隋朝軍隊對南陳發動了一次進攻,適逢陳宣帝去世,隋帝即下令班師退軍,又派遣使者前去弔唁,在給陳叔寶的信中有“楊堅頓首”之語。
陳叔寶的回信卻越發狂妄自大,信末道:“想你統治的區域內安好,這裡是天下清平。”隋帝看了回信很不高興,並把它展示給朝臣,上柱國楊素認為君主受辱,臣下該死,再一次跪拜叩頭請罪。
隋帝詢問平定陳朝的策略,大家商議,長江以北地區天氣寒冷,田裡莊稼的收穫要晚一些;而江南地區水田裡莊稼要成熟得早一些。
在對方的收穫季節,我們徵集少量軍隊,聲言要襲擊江南,他們必定屯兵守禦。這樣足以使他們耽誤農時。
等到對方聚集了軍隊,我們便可以解甲散兵。如此反覆,他們就會習以為常;然後我們再調集大軍準備進攻,他們必然不會相信。
這樣,在他們還在猶豫的時候,我們的大軍已經渡過了長江;我軍渡江登岸與敵軍作戰,士氣就會大增。
再說江南水淺土薄,房舍多用茅竹搭成,所有的儲積都不是藏在地窖裡。如果我們暗中派人引風縱火,焚其儲積,等他們重修後,再去焚燒。這樣不出數年,對方必定力竭財盡。
隋帝採納了建議,同時令受到襲擊的城池只做防守,不可回擊,到最後甚至可以望陳軍而逃,以麻痺其心。
於是就給了人們一種假象,水軍不識水性,不知水戰,而且不堪一擊。隋帝還每年派出使臣出使陳朝,命使臣謹小慎微,不可言語衝撞,給人一種不敢惹陳朝的錯覺。
隋帝暗中授意上國柱楊素準備平陳。吳州總管賀若弼以及光州刺史高勱、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人都爭獻平定陳朝的策略。
崔仲方上書道:“如今必須自武昌以下,在蘄、和、滁、方、吳、海等州增加精兵,秘密進行部署、籌劃;在益、信、襄、荊、基、郢等州立刻建造舟船,同時儘量壯大聲勢,作水戰的準備。
蜀、漢二江在長江的上流,是水陸要地,勢所必爭。陳朝雖然在流頭、荊門、延州、公安、巴陵、隱磯、夏首、蘄口、湓城等地置備了船隻,但最終還是要聚集大軍於漢口、峽口,透過水戰來與我們決戰。
如果陳朝斷定我們只在上游部署有重兵,因而命令精銳部隊趕赴上游增援,我們在下游的將帥即可率軍乘機橫渡長江;如果陳朝把精銳部隊都部署在下游守衛,我們的上游諸軍即可順流而下,鼓行向前。
陳朝雖然有九江、五湖之險可資憑恃,但失德則難以固守;徒有精銳驍勇的三吳、百越之兵,因無恩則不能自立。”於是隋帝任命崔仲方為基州刺史。
幾番策略施行以後,如今已是有了成效。瀟巖等人以為隋軍懦弱,於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陳朝。於是派人聯絡,願意帶大軍向陳朝投降。
陳朝京都健康,孔範此時唉聲嘆氣,本以為上次平章大寶以後,自已在朝中地位堅不可摧。誰知司馬申等人派兵襲擊了和州。
陳軍大勝,孔範平叛烏合之眾簡直無法與之相比,於是司馬申一時風光無限,更是得到陳叔寶的重用。
同時司馬申暗中收集孔範網羅天下美人的罪證,呈在了陳叔寶面前。陳叔寶雖然喜女色,但你這樣弄得陳朝烏煙瘴氣,還會背上罵名,於是大發雷霆,誓要徹查到底。
孔範本來做得很是隱晦了,沒想到還是被司馬申抓住了小辮子,於是求救孔嬪妃,孔嬪妃見他著急,又是結拜兄妹,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於是建議暗中做手腳,把這鍋甩出去。孔範秒懂,然後就下來安排了,偏偏謝家謝英在孔範手下做事。
謝靈兒之父謝哲,早些年被先皇降了官階。於是家裡的二房謝英見大哥無能,於是暗中摸索,終於是搭上了陳叔寶一脈。
謝哲說過多次,但都鬧得很不愉快,最後孔範上位以後,謝英搭上了他,於是水漲船高,謝家主就被二房搶走了。
孔範很多背地裡的事就交與了謝英去辦,謝英剛開始還有些顧忌,到後面就歸入奸佞小人一類了,暗地裡無惡不作。
孔範很是糾結,這謝英用著很是順手,同時又與結拜兄弟馬天雲有些關係,這事很不好辦。經過再三考慮,只有把他丟擲去了,不然無法平息,因為很多事件都有他的參與,也暗自慶幸,自已在幕後,還能摘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