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章 拍短影片

開始拍短影片時,糾結手機拍攝是橫屏,還是豎屏,最終決定橫屏。拍的時候,只對準人或物直接拍攝,覺的角度單一,運鏡不好,嘗試多角度拍攝,變換鏡頭和場景。

一個走路的鏡頭,拍第一視角,第二視角,第三視角,近景,遠景,特寫等。拍攝過程漸漸明白,一個鏡頭,要多拍幾次,多幾個不同視角,才能為剪影片提供更多素材。

最初剪輯影片用PC端“快剪輯”,先把手機影片導到電腦,再用電腦剪輯。剛開始時,並不會用快剪輯,怎麼變速,怎麼對影片掐頭去尾,以及配音,字幕等,都不會操作。在網上查快剪輯怎麼用,看網上教學影片,後來會用了快剪輯。

後來高文浩告訴我,蘋果電腦自帶的I Movie,剪影片操作簡單,便開始用I Movie剪影片。2021年拍的《北漂》系列影片,都是用I Movie剪的。

用電腦剪影片,時間成本高,先把手機影片匯入電腦,再在電腦剪輯,還得自已敲字配字幕。雖然剪出來的影片好,但很耗時,一個五分鐘的影片,完成一系列剪輯,需要半天時間。

那時什麼也不懂,只能以花時間的方式,來交學習和摸索的學費。

2021年七月,去西藏旅行,兩部蘋果手機,一部蘋果電腦,一個2T硬碟。走到哪拍到哪,拍完了匯入電腦剪輯,原片和成片再從電腦,匯入硬碟儲存。成片再匯入手機,發抖音。

那時經常睡在車裡,把車停在草原上,山坡上,停在荒郊野外,小村莊裡,晚上聽山間清爽的風,聽河邊潺潺溪流,看樹林裡的月光。有次將車停在新疆玉田一個村裡,半夜被巡邏隊叫醒,他們用手電筒照著我的眼,說著我聽不懂的維語,給派出所打了電話,要把我抓走。

那段時光真美好,一個人,無憂無慮,從北京往西走,穿過太行山脈,秦嶺山脈,跨過華北,華中,進入川藏,到珠峰大本營。北上大西北,看青海湖,鬼斧神工的察哈爾鹽湖,穿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丈量獨庫公路,登上萬里長城的終點嘉峪關。

那時拍了半個多T的影片,有沿途美景的分享,景點的講解攻略。有條康定的旅行攻略影片,抖音播放量20萬多,點贊量2千多,時至今日,依舊有人點贊收藏。

在理塘,有個通勒古鎮,從古鎮正門進入,能看到仁康古屋,是國內儲存最完整的家廟,七世達賴在那出生,那先後降生過七個大活佛。在那,彷彿看到了來世,我出生在甘孜,做個僧人。心有信仰,寧靜祥和,不緊不慢,不爭不搶。

獨自旅行,奔波在路上,白天開車旅行,拍影片,晚上剪影片,寫文章。想把文章和影片,做到日更頻率。所有的事,都得一個人完成。導影片,剪影片,耗費時間,發文章找配圖,編輯排版,也耗費時間,自駕的兩個月,跟農忙時的牛一樣累。

那時,特別渴望有個幫手。

每天獨自完成這些事,身心漸漸疲憊,單憑開一天的車,已經很累,川藏和大西北,幅員遼闊,常常一天開車七八個小時,沿著國道省道,穿行戈壁、高山、草原、沙漠、丘陵等。

穿越可可西里無人區時,馬不停蹄開了五個小時,沒有見到一個村莊,半點菸火。看到了成群的藏羚羊,野驢,野馬,第一次和大自然如此親近。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那時既想著旅行,又想著拍短影片,還寫攻略文章。想要的太多,做的也太多,泛泛的做,沒有聚焦。能力有限,不夠專注,旅行拍影片寫文章,都沒做好。

影片雖然在抖音發了很多,但質量不高,要表達的內容太多,不懂如何取捨刪減,很多影片以快進為主,每段影片內容冗長。一些攻略講解,景點分享的影片,沒配字幕,剪輯技術和運鏡手段很一般。影片的封面設計,沒有用心思考,不夠吸引人,發影片的時間點不固定,有時早上發,有時晚上發,沒有遵循粉絲瀏覽習慣。

這些都是我曾經踩過的坑,做短影片的夢想因此失敗,兩個月後結束旅行,抖音粉絲從最初幾個人,漲到了五百多。回到北京後,老老實實的上班,做短影片被擱置。

2022年,張同學爆火,開始看他拍的影片,學習他的拍攝剪輯技巧。學會了運鏡,每個鏡頭控制在3秒左右,好萊塢大片都是這麼剪。

對拍攝和運鏡,多視角轉換鏡頭,有了新的理解,去年年底,決定離開北京,來石家莊生活。今年年初,買了拍攝用的三腳架,簡易手機夾,特寫支架等裝置。這些是拍影片的工具,決定到了石家莊,用影片記錄裝扮房間和日常生活。

2023年4月22日

石家莊正定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