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世界經濟危機席捲全球,然而萬達卻並未受到什麼影響。
相反,萬達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
飛速的發展,象徵著萬達需要更多的強有力的人才加盟,然而,對人才的大量需求,並不是僅僅靠招聘能夠解決的,因此萬達需要開闢一條新的培養人才的道路,需要建設自己的人才方陣。
萬達決定出資10億元來打造中國一流的企業大學,於是,2011年,萬達成立了企業大學,即萬達學院。
可以說,萬達學院的建立,是萬達發展壯大的最有力見證。
萬達人力資源部的副總經理曾茂軍談到萬達對人才的要求時表示,作為萬達的中高層管理人才,要具備“五個力”,分別是專業能力、個人能力、推動能力、溝通能力、專業外的綜合能力。
而要同時具備這幾點,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曾茂軍對媒體說:“萬達正處於快速發展的時期,現在迫切地需要優秀的人才,尤其是需要中高階的管理者,這就對人才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除此之外,萬達還十分看重人才的價值觀。
對任何和企業價值觀不符合的人才,即使他們的能力達到了這幾點要求,也是不要的.”
由此看來,雖然萬達對人才很“飢渴”,標準卻很“苛刻”。
萬達需要一批認同企業理念的人才,所以建立萬達學院的必要性越發凸顯出來。
萬達學院成立後,萬達將第一批優秀的中高層管理者送到那裡,並請來一些企業的ceo、著名商學院的教授來為他們講課。
而王健林則為這第一批學員講了第一堂課。
在課上,王健林表示,他對萬達學院充滿了期望,希望能夠為萬達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員。
他說,他原本想為學員講述萬達集團的商業地產,但是,考慮到這批學員中有很多高層管理者是新加入萬達的,不太熟悉萬達的企業文化,最後決定講述公司的企業文化。
王健林對萬達的企業文化做了系統的講解,並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文化也發生了微小的變化,其核心理念從最初的“老實做人,精明做事”變成了“共創財富,公益社會”,而後則變成了“國際萬達,百年企業”,但不管核心理念如何變化,總是離不開誠信。
因為,誠信是企業能夠得到長遠發展的根本。
而萬達要想做百年企業,更離不開誠信。
當然,萬達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在企業模式上也要做很多改進與創新,如此,企業的規模才能得到進一步擴大。
王健林講到了企業文化的方方面面,這讓萬達學院的第一批學員,尤其是新進入萬達的高層管理者受益匪淺。
而萬達的副總裁兼萬達學院院長陳平,還為第一批學員講了萬達學院建立的理念。
他說,萬達之所以建立萬達學院,是因為萬達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如今已經在全國建立了50多家萬達廣場,每一處萬達廣場的開業,都需要招聘大批的人才,萬達還在全國擁有文化產業、旅遊度假產業、五星級酒店等,這些產業都需要大批的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
另外,萬達財務部的副總經理李雪峰,為第一批學員講解了自己在萬達是如何進行管理的。
在工作中,李雪峰建立了創新型的管理機制以及管理理念,並採用了獨特的“矩陣評分管理法”來管理員工,為企業打造了一個效率高、執行力高的優秀團隊。
而在審定商業管理、院線、房地產等產業的年度預算時,李雪峰創立了“三進三出”的管理模式,實現了公司預算的科學化管理。
在萬達學院的課堂上,李雪峰採用了多種多樣的管理方法來模擬職場,比如“實戰案例法”“三動培訓法”等,將課堂變成了活生生的職場。
而這對學員日後的工作,都大有裨益。
第一批學員接受完培訓後表示,他們不僅對企業文化、理念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還學到了很多知識,對於接下來的具體工作,也更有信心。
得知這一情況後,王健林很欣慰——他感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他還表示,萬達將會培訓更多的員工,以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從而令他們在萬達持續地長本事、漲工資、漲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