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要一提到王健林,似乎就會勾起許多球迷的美好回憶——球場爆滿、球星雲集,而足球的魅力也因此再次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最原始的激情與衝動,就像一位久違的朋友,再次將球迷的激情點燃。
拿破崙曾下定結論,世界上能夠驅使人們行動的力量無非有二,分別是利益和恐懼。
由此可以斷言,王健林重回足壇,拿出數億元來贊助中國足球,絕不會不圖回報。
有人認為王健林此次進軍中國足球,顯然是出於宣傳目的。
因為從企業的角度來看,與其拿出大把金錢做廣告,還不如將這些錢“捐”給足協來發展足球事業,這無疑會引發極大的轟動效應。
無論外界對此有多少種言論和猜測,王健林都表現得十分平靜,他表示,儘管他在此次重返中國足壇時顯得有些出手過於大方,但這也是他做事的一貫作風。
王健林做事有一種比較鮮明的作風,在發展萬達酒店和萬達電影院線時,他採取的同樣是這種方法,並且在剛剛組建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時,他“燒”錢“燒”得更是厲害。
比如在20世紀末,當時大連萬達俱樂部的隊員***每個月的工資便是3萬,而這相當於當時一個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其他球員每月的工資也有兩萬,可這些在王健林看來都只是小兒科,因為當時他有一個眾人皆知的口號:“比賽拿下,獎金翻番!”
因此,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的贏球獎金經常是80萬,有時一場比賽下來,整個球隊獲得的獎金竟然會高達100萬。
這些數字,不僅在當時堪稱天文數字,即使放在今天低迷的中超聯賽,也是高不可攀的。
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隱性的收入,比如萬達足球俱樂部得到了萬達的“福利房”等等,這些都極為高調地支援和膨脹著球隊隊員們的慾望。
據一份不完全統計,在1997年以後,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每年的花銷都在5000萬元以上。
當時贊助成立足球俱樂部的幕後老闆們同樣如此,只不過,相對於王健林而言,其他老闆都沒有他這麼豪爽而已。
換句話說,“燒錢”成了那些進駐到中國足球領域的老闆們的一個共識,因為相對於動轍數千萬的廣告費而言,透過足球他們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為企業樹立起一張名牌,使企業迅速走紅。
王健林對此並不否認,畢竟萬達的迅速成長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這一助力。
當初,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組建之後,王健林便在大連開始的商業地產專案上得到了大連市政府的大力支援。
與此同時,萬達也由於入主足球,在全國樹立了很高的威信,這使萬達日後立足大連,向全國輻射的進軍步伐在速度上得到了巨大提升。
從這個角度來看,王健林重出“江湖”後對中國足球的一系列支援行為,其目的是顯而易見的,這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在如此時刻對中國足球提供大力幫助了。
當然,王健林這麼做,對於一個企業家而言,也是正常行為——王健林首先是商人,他的所行首先要保證企業的進一步壯大,這也是在“幫扶事業”上出錢出力的前提。
很多業內人士都十分羨慕王健林出手之果斷。
而一直對股市有較深理解的王健林,雖然對股市沒什麼好感,且當年退出中國足壇時對媒體表示,當前中國足球和股市一樣“害人”,可他卻對市場這盤棋看得十分透徹,在中國足球處於最低谷時果斷施以援手。
他這種“抄底”中國足球的行為,時機把握得相當準,甚至有人認為,以王健林果斷“入市”的速度看,他的投資理念,絕不亞於被中國股民稱為“股神”的沃倫·巴菲特。
誠然,不管王健林出巨資幫助中國足球到底出於什麼目的,都是無可厚非的。
而王健林稱中國足球根本不差錢,此話也是不假的,當年中國足球請來馬拉多納執教國家足球隊,也一樣花了重金,足協對此也給予了大力支援。
對此,很多關心王健林的人都為其捏了一把汗。
既然中國足球不差錢,那麼他用提高教練和隊員薪酬的方式,能讓中國足球取得立竿見影的提升效果嗎?這種擔憂並非是杞人憂天,早在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時期,萬達的隊員在高待遇之下,也並非都會全力以赴。
而對於中國足壇而言,在制度上未能得到全面改革之前,也就是中國足協並沒有完全脫去官方外衣的時候,用這種高薪的方式,是否真的能根治“足壇腐敗”,仍需時間檢驗。
對於足球裁判方面,王健林的理念是:如果讓一個足球裁判每年拿到三四十萬的年薪,每公正執法一場足球賽事可以得到1萬元,那麼很多人都樂意做這個工作。
如此一來,整個裁判界就很難再出現那種吹黑哨的行為,因為工作待遇好,你不做有的是人做,裁判心中就會有一定的危機感。
這一點,在國外的各種體育賽事中體現得很好。
在諸如拳擊、鬥牛、足球、檯球等各種比賽場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重量級”的裁判,他們大多頭髮都已經白了,卻依然活躍於各大比賽現場,也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好評。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王健林用“燒錢”的方式對待當前的中國足球,其實也得益於國外的經驗,目的就是使中國足球在完全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得到一個平穩的過渡——中國早已加入o,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不僅像萬達一樣的企業要有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胸襟,即使是其他行業,也應當站在這一高度去要求自身,這樣才能不斷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讓中國真正成為一個世界強國,而不是僅僅以gdp總量的資料來說話。
王健林沒有像外界猜測的那樣入主中國足協,卻在以自己經營萬達時的理念用不同一般的“燒錢”方式推進中國足球產業化的早日實現。
而對於從不差錢的中國足球而言,王健林始終堅信,要想讓中國足球順利健康地發展,必須用錢來“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