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萬達這種高資產和佔據大量現金流的企業來說,“速度就是金錢”這句話有額外鮮明的含義。
如果進度沒趕上計劃,對龐大資金鍊的影響可想而知;而若是土地產權證沒有及時辦妥,那麼專案融資就會受到影響;倘若進度趕不上計劃,那麼就不會如期獲得銷售許可,龐大的資產流動就會降低速度。
在武漢,萬達曾創造出一個城市神話:打造出了一個“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業內朝拜之地”——武漢中央文化區。
其中名為“楚河漢街”的商業步行街,已經成了武漢市新的地標,更是業內“速度神話”。
當年,萬達和武漢市政府約定,2010年6月30日交地,次年9月30日開業。
原本,一切按部就班,不會出現差錯,可因種種原因,交地時間拖到了2011年元月。
不過,奇蹟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楚河漢街依然在當年9月30日準時開業,整個工程居然僅耗時8個半月,無一天拖延,且質量一流!此中央文化區面積在180萬平方米左右,總建築面積達340萬平方米,是萬達集團旅遊地產專案之一,更是以文化為核心,囊括旅遊、商業、商務、居住功能的世界級文化旅遊專案。
對旅行團來說,如今帶團遊武漢,“楚河漢街”已成為必須參觀的專案之一。
而對於關注城市發展速度的政府來說,楚河漢街建造時的“萬達速度”,已經是他們喜歡使用的一張“王牌”。
當然,這種求快壓力之下也有某種隱患。
武漢萬達公館就因為質量問題被業主投訴,給萬達品牌帶來負面影響。
而此類事件亦是時有發生,比如2010年8月,在瀋陽的專案中有11人死於火災事故;次年8月,在鄭州曾發生腳手架倒塌事故;十幾天後,上海寶山在建專案也發生垮塌。
這一切,都對萬達的品牌帶來負面影響,幸而,這種影響是區域性的。
無論如何,伴隨著萬達特有的商業模式和萬達速度,萬達集團每年以超過30%的速度快速成長。
萬達發展之勢強勁,與低價拿地、強有力的配套設施關係密切,每一處落地的萬達廣場,都能讓周邊住宅的銷售持續升溫,這也就使得政府、開發商、萬達、商家多方同步獲益。
萬達模式,刺激著中國房地產開發,也為商業地產開發模式的探索樹立了“中國式榜樣”!經過多年的創新和探索,萬達集團透過對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消費習慣等的綜合研究,已經創造了自己的一套商業地產擴張模式。
萬達有一句著名的口號,就是“一個萬達廣場,就是一座城市中心”,這一口號反映的是萬達集團再造城市中心的實力和能力。
萬達集團利用自身的優勢,可以在全國眾多的二三四線城市中選取合適的位置,來快速建立萬達廣場。
目前,萬達以每年平均20個萬達廣場的速度,在中國廣袤的版圖上急速擴張。
這不但確保了萬達的品牌效應和急速創收,也讓萬達廣場的模式深入每一個城市的消費人群。
在各種模式下,萬達集團的發展策略深刻地改變著一個城市商業模式的發展。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銀川這個人口剛剛超過200萬的二線城市,萬達集團投入了三個地產專案,歷時3年時間,斥資75億元,共興建起兩座商業綜合體。
那麼,作為非一線城市的銀川,如何能使得萬達集團如此重視呢?這都源於當地人對城市綜合體的渴望。
2011年,銀川金鳳萬達廣場正式開業,前4天,便創造了超過80萬人次的入場購物佳績,這顯然是敦促萬達繼續在銀川深耕細作的先期基礎。
至2012年,金鳳萬達實現了8億元的營業額,僅用一年時間就登上了全國70餘座萬達廣場收入增幅第一位的寶座。
而西夏萬達廣場開業僅兩天,客流量高達69萬人次,營業額高達3900萬元。
2006年時,萬達集團首先在銀川地區建立了自己的地標首站——萬達影城東方紅店,這在當年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也因此讓越來越多的人重新走進了電影院。
這也是萬達近幾年來進駐一個城市的通常打法,先透過一座電影院或商場進駐該地,讓萬達的品牌逐漸深入人心,然後再逐漸進駐萬達廣場乃至城市綜合體。
事實上,當時不少人都已經意識到,萬達影城進入東方紅廣場後,其實已有了城市綜合體的雛形。
按照“萬達慣例”,其城市綜合體會將商業、商務、居住等多種功能集於一身,實現一站式購物、餐飲、健身、休閒、娛樂、辦公等服務。
果不其然,5年後,金鳳萬達廣場正式誕生。
吃、喝、玩、遊、娛、購,此滿足了人們休閒娛樂的全部要求,而酒店式公寓和商務寫字樓的出現,也把工作方面的事情一同解決。
金鳳萬達廣場,自開業起便一路飄紅,2012~2014年,每年的營業額都以近乎超過2億元的速度遞增——8億元、11億元、1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購得金鳳萬達商鋪的業主中,10%是外地人,西夏萬達的業主中也不乏外地人的身影,這進一步凸顯出銀川區域中心城市的價值。
在某種程度上說,銀川商業格局正是因為萬達的進入,才逐漸從單一性變得多樣化,這對銀川和萬達而言都有著極大的益處。
王健林透過對商業地產的複製,確實也將萬達廣場的觸角伸向了中國的各個區域,並在各地不斷生根發芽,開枝散葉。
與其說,這是王健林的保守式擴張,還不如看成是他對萬達模式的一種自信,只要有萬達的牌子,無論到哪裡,都一樣會吸引大量的消費者。
按照萬達集團的規劃,在2014年年底武漢專案全面營業後,在未來的兩三年內,青島東方影都、雲南西雙版納、南昌國際旅遊度假區等專案也會先後問世。
當然,自2020年以後,“出售物業收入佔比降至50%以下”的目標能否實現,以及是否仍有超強的專案運營管理能力,這些仍是未知。
萬達的品牌,是透過一次次的實幹塑造而出的。
王健林在全國範圍內持續複製萬達模式,以鞏固萬達品牌。
除此之外,透過製造熱點事件“主動營銷”來推廣萬達品牌,也是王健林的制勝方略之一。
2012年6月3日,福州倉山萬達廣場國際5a甲級寫字樓全球啟幕儀式在福州金融街萬達威斯汀酒店舉行,央視主持人張澤群主持盛典,性感主播柳巖現場助陣;6月10日,一批重量級名人、專家、學者陳淮、宋鴻兵、陳偉鴻、陳亮、劉福泉等人聚集在福州香格里拉酒店,“對話萬達中心·執掌資本核心”論壇拉開帷幕;6月14日,福州倉山萬達廣場國際5a甲級寫字樓隆重開盤,僅耗時兩個小時,300套房源便售罄。
一位業內人士對萬達此次營銷之舉做出了這樣的概括:“密集轟炸式宣傳,專業高階的論壇,簡潔快速的推盤,貼近市場的價格體系.”
如果說,福州萬達廣場的開業盛景是萬達慣用的模式,那麼萬達集團在青島東方影都的啟動儀式,則是王健林真正向外界顯示萬達實力的經典策劃。
事實上,萬達巧妙地利用其在文化領域產業鏈的資源,包括影視製作公司、a院線和萬達院線等來撬動明星資源,同時帶動國內媒體宣傳造勢,加上青島地方政府的支援,為青島東方影都做了一次極其漂亮的市場營銷活動。
以商業地產為依託,在影視、旅遊文化、星級酒店等領域的全面擴張,助推萬達逐漸成為商業地產領域的王者。
正是因為對商業地產的這些探索,王健林在2012年再度榮獲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美國知名刊物《外交政策》雜誌在評選2013年在政治、經濟等領域的百名思想家時,王健林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