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十三

第二日,戴孟雄領著楊乃文早早地上了五峰觀。

陳廷敬吩咐珍兒倒茶,珍兒心裡有氣,只作沒有聽見。

大順忙倒了茶,遞了上來。

陳廷敬說:“我已派人將陽曲大戶統籌辦法快馬奏報朝廷。

如果這個辦法能解朝廷軍餉之急,戴知縣功莫大矣!”

戴孟雄喜不自禁道:“卑職感謝欽差大人栽培!”

陳廷敬問:“李家莊的龍亭到底花了多少銀子,戴知縣知道嗎?”

戴孟雄說:“李家聲自願修建的,縣衙沒派人督辦,不知詳情。

他自己說花兩百多兩銀子,應是不錯.”

陳廷敬又問:“陽曲全縣多少丁口?”

戴孟雄回道:“全縣男女丁口一萬八千四百五十人.”

陳廷敬問:“全縣每年納銀多少,納糧多少?”

戴孟雄道:“每年納銀兩萬四千七百二十三兩,納糧六千二百七十三石.”

陳廷敬點點頭,十分滿意:“戴知縣倒是個幹練之才,賬算得很清楚嘛!”

楊乃文忙附和道:“戴知縣有鐵算盤的雅號,算賬比庸書這個錢糧師爺還厲害!”

戴孟雄倒是謙虛,道:“回欽差大人,卑職食朝廷俸祿,心裡就只記住這幾樁事兒.”

陳廷敬望著戴孟雄微笑半日,慢條斯理地說:“戴知縣,我會奏請朝廷,從明年開始,陽曲納銀、納糧再加一倍!”

戴孟雄聽陳廷敬突然這麼一說,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他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嘴巴張得老大,望了陳廷敬半日,才說:“欽差大人,此事萬萬不可啊!陽曲百姓哪有這個財力?您欽差大人也不是苛刻百姓的人啊!”

陳廷敬冷冷地說:“我不苛刻百姓,你已經苛刻百姓了!”

戴孟雄低頭問道:“欽差大人,此話從何講起?”

陳廷敬說:“李家莊丁口兩百三十二人,建龍亭花去兩百多兩銀子,差不多人平合一兩銀子.”

楊乃文急了,忙插話道:“欽差大人,李家莊建龍亭的銀子是李家聲自家甘願出的,攤不到百姓頭上.”

陳廷敬說:“未必村村都有李家聲?這銀子最後仍是要攤到百姓頭上去的。

何況各村攀比,龍亭越建越威武,銀子還會越花越多!”

戴孟雄撲通跪下,哀求道:“我戴孟雄替陽曲百姓給欽差大人下跪了!陽曲百姓忠於朝廷,年年如期如數完稅納糧。

如再額外加稅,那可就是苛政了!”

陳廷敬瞟著戴孟雄,道:“朝廷正舉兵平定雲南,急需軍餉。

陽曲百姓既然有財力,又有忠心,就該多多地報效朝廷!”

戴孟雄叩頭不止:“欽差大人,此舉萬萬不可啊!”

珍兒同大順也甚為不解,奇怪地望著陳廷敬。

陳廷敬又道:“戴知縣,你陽曲冒出個大戶統籌的辦法,這是有功。

私建龍亭,這是有罪。

不管功罪,都得奏報朝廷,由皇上聖裁.”

戴孟雄搖頭道:“卑職不敢貪功,只敢領罪!”

陳廷敬說:“路歸路,橋歸橋。

你先將全縣捐建龍亭的賬目報給我.”

戴孟雄道:“陽曲不大不小也是方圓數百里,賬目一時報不上來,請欽差大人寬限幾日!”

陳廷敬說:“好吧,限你三日!”

戴孟雄忙爬了起來,點頭道:“好好好,卑職這就告辭了!”

送走戴孟雄,珍兒笑了起來,說:“老爺,真有您的!我還真以為您不管百姓死活了哩!”

大順道:“我到最後才看出來,原來老爺是要給那戴知縣下馬威!”

劉景、馬明二位早早就去官驛把奏摺交付送京,然後去了陽曲縣城。

街上積雪很厚,不見幾個人影。

劉景問:“馬明,你看出什麼沒有?”

馬明說:“冷清.”

劉景說:“不光是冷清。

我一路走來,沒見一個叫花子。

但凡縣城裡頭,叫花子是少不了的。

偏偏這陽曲縣城裡沒有,就不對勁!”

馬明道:“早就不對勁了。

老爺去李家莊,沿路沒見著半個人影!”

劉景笑道:“老爺可不是好糊弄的,他心裡明白得很!”

這時,忽聽鑼聲哐當,街上僅有的幾個行人連忙逃往僻靜處躲避。

劉景、馬明也跑進一家飯鋪。

店家問道:“兩位,吃點兒什麼?”

劉景隨口答道:“來兩碗麵吧!”

不料店家吃驚地張了嘴,半日不答話。

馬明問道:“怎麼了,店家?”

店家道:“二位快走吧,我們不做生意了!”

劉景也覺著奇怪:“這可怪了,是你問我倆吃點兒什麼。

我本來還不想吃的,看你這麼客氣,才要了兩碗麵.”

聽外頭鑼聲越來越近,店家急得不行:“二位,你們快走吧.”

馬明問:“店家,為什麼有生意不做?”

店家道:“我不能說,你們快走吧.”

劉景說:“店家,我們兄弟倆走南闖北,還沒見過你這樣莫名其妙的人。

你今兒個不說出個子醜寅卯來,我們還就是不走了!”

店家無奈,才說了真話:“怕驚了欽差!”

劉景故作糊塗:“什麼欽差?”

店家道:“反正縣衙是這麼吩咐下來的,客人只要是外地口音,概不招呼,說是怕驚了欽差!”

原來劉景跟馬明雖是山西人,在京城裡待了十來年,口音有些變了。

馬明笑笑,說:“咱也是山西人。

店家,做生意同欽差有什麼關係?”

這時,鑼聲更加近了,劉景、馬明二人走到門口,悄悄兒把門簾撩起一條縫兒,原來見戴孟雄的轎子在街上走著,後面跟著楊乃文及幾個衙役。

鑼聲漸漸遠了,劉景、馬明二人出了飯鋪。

劉景說:“馬明,怎麼百姓們見了戴知縣,就像見了老虎似的?”

馬明道:“楊乃文還說他們戴知縣平日是布衣私訪哩!”

劉景說:“我看陽曲大有文章!馬明,我有個主意.”

馬明道:“劉兄請講!”

劉景笑笑,說:“我倆一個再去李家莊看個究竟,一個在縣城裡要飯!”

馬明聽了不可思議:“要飯?”

劉景說:“就是扮叫花子啊!”

馬明忙搖頭說:“要扮你扮,我才不扮哩!”

劉景說:“這是正經事,我倆划拳吧,誰也不吃虧.”

馬明想想,只好同劉景劃了拳。

三拳劃下來,馬明輸了,扮叫花子。

馬明很不情願,也只好認了。

戴孟雄回到縣衙,往簽押房的椅子上一坐,又神氣活現了。

楊乃文先是罵了半日髒話,這才說道:“這個陳廷敬,說變臉就變臉!戴老爺,這建龍亭的銀子是如實報還是怎麼報?”

戴孟雄哼哼鼻子,說:“不是怎麼報,而是不能報!”

楊乃文道:“可人家是欽差呀!”

戴孟雄笑道:“欽差怎麼了?不是我戴某對欽差輕慢!建龍亭是百姓自願的,他們出多少銀子,不用上報縣衙。

如今要我三日之內報個數目出來,報得出嗎?陽曲這麼大,天寒地凍的,跑得過來嗎?”

楊乃文問:“那怎麼辦?”

戴孟雄慢慢兒說:“拖著!”

楊乃文聞言大驚:“您敢拖?”

戴孟雄說:“怎麼不敢拖?陳廷敬急著請傅山赴京,他等不了幾日的.”

楊乃文又問:“那下面的龍亭還建不建?”

戴孟雄說:“建,怎麼不建?下面是百姓自願建的,上面摺子是巡撫大人轉奏的,皇上哪怕怪罪,也怪不到我頭上。

陳廷敬說治罪,他治呀!叫他一個一個百姓去治吧.”

楊乃文笑道:“戴老爺真是深謀遠慮!”

戴孟雄說:“說不準皇上還就喜歡下面建龍亭哩!皇上他也是人啊。

告訴你,對付這京城裡來的官呀,樣子做得恭敬些,話說得好聽些,就糊弄過去了!我們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楊乃文連連點頭,說:“有道理!有道理!庸書見您在五峰觀不停地叩頭,還以為老爺您怕哩!”

戴孟雄哈哈大笑,道:“怕?你隨我這些年,見我怕過誰?上頭來的這些官呀,你儘管多磕頭,私下裡想怎麼糊弄就怎麼糊弄!我往日聽上頭那些做官的自己說,他們在皇帝老子那裡,也是磕頭磕得越響,皇帝老子越高興!”

楊乃文拊掌而笑,直道:“長見識,長見識!”

這時,忽聽外頭有人喧譁。

衙役進來回話,說有個叫花子硬要撞進縣衙來。

戴孟雄罵道:“叫花子?陽曲百姓安居樂業,怎麼會有叫花子?準是哪裡冒出來的刁漢!”

楊乃文叫知縣老爺息怒,自己跑了出去。

果然見個叫花子破衣爛衫,臉上髒兮兮的,卻已撂倒幾個衙役,直奔大堂而來。

楊乃文厲聲喝道:“大膽叫花子,怎敢咆哮縣衙!打出去!”

衙役們從地上爬起來,舉棍追打過來。

那叫花子身手敏捷,閃身躲過,一跳就到了楊乃文面前。

叫花子正是馬明所扮,楊乃文辨認不出。

馬明嬉笑著問道:“敢問這位可是知縣大老爺?”

楊乃文叉腰站在大堂門口:“還不老老實實認打!”

馬明說:“知縣老爺,您打人也得講個道理!”

楊乃文道:“誰跟你講道理?打!”

衙役棍子舞得呼呼響,就是打不著馬明。

馬明見衙役越來越多,一把抱住楊乃文,說:“你們別動手啊,傷著了知縣老爺可不關我的事啊!”

楊乃文罵道:“臭叫花子,大膽放肆!還不快快放手!”

馬明說:“我只想問個明白!我要了十幾年飯了,沒見過像你們陽曲的,不準叫花子要飯!我都快餓死了,只好到縣衙要飯來了.”

楊乃文被馬明抱得喘不過氣,只得叫衙役們都退下。

馬明放了手,望著楊乃文嬉笑。

楊乃文道:“哼,還說快餓死了,你抱得爺爺我骨頭都快散了!”

馬明說:“幸好我還餓著,不然您的骨頭真散了!”

楊乃文朝衙役們使了個眼色,道:“你們帶他去個地方吃飯!”

衙役們會意,領著馬明往衙門左邊院子走。

楊乃文回到簽押房,稟報了知縣老爺。

戴孟雄罵了幾聲刁民,回屋歇息去了。

楊乃文請老爺儘管放心歇著,衙門裡的事他先頂著就是了。

馬明見前頭是監牢,佯作驚恐,問:“你們怎麼把我帶到這裡來?”

獄卒們蜂擁而上,沒頭沒腦將馬明推進了牢房。

牢門哐當幾聲鎖上了。

馬明衝著獄卒大叫:“我犯了什麼法?在陽曲要飯就得坐牢?”

馬明不見獄卒們回頭理他,卻聽得身後一片爆笑。

有個老叫花子笑道:“我們都是叫花子!”

馬明定睛一看,見牢房裡關的人多半衣衫襤褸,面有菜色,便問道:“你們都是要飯的?要飯坐牢,你們還好笑?”

老叫花子又笑道:“你這個人傻不傻?待在裡頭有吃有喝,有地方睡覺,你還不知足?你得感謝欽差!”

馬明說:“我要飯關欽差什麼事?”

老叫花子說:“陽曲來了欽差,知縣老爺就把我們這些叫花子全部關了起來。

我們樂意啊!管吃管住的!我就怕欽差早早地回京城去了!數九寒天的,在外頭冷啊!”

馬明道:“我還是不明白,我們要飯礙著欽差什麼了?天子腳下也有人要飯啊!”

老叫花子說:“人家戴知縣是朝廷命官,陽曲百姓過得好好的,怎麼會有人要飯?再說了,我們這些人走村串戶的,聽說的事兒多,人家知縣老爺也怕我們嘴巴亂說!”

馬明瞥見牆角還有個犯人,衣著整潔,正襟危坐,面無表情。

馬明想同他打招呼,那人只是不理。

馬明甚覺奇怪,問老叫花子道:“那個人是誰?一本正經的樣子.”

老叫花子說:“人家是縣官老爺!”

馬明真奇怪了,心想這裡怎麼又出了個縣官老爺呢,就故意說道:“他是知縣老爺?知縣老爺自己關自己?”

叫花子們又鬨然大笑,都說新來這個人真好玩。

牆角那個縣官老爺卻充耳不聞,只把腰板挺得筆直。

老叫花子說:“他是陽曲的向縣丞,得罪了知縣戴老爺!”

馬明過去打招呼,向縣丞仍是不理。

馬明便激將道:“我看他不像縣丞。

縣丞怎麼同我們叫花子關在一起?”

有人便說:“幸好他同我們叫花子關在一起,不然早被牢頭獄霸打死了!當官的,人人都恨!”

老叫花子取笑馬明道:“你也不自量,人家是縣丞,怎麼會理你個叫花子?”

馬明笑道:“他還沒想清楚自己是誰。

他要還是縣丞呢,就得聽我們百姓說話。

他要是犯人呢,就得聽我們難兄難弟們說話.”

向縣丞終於瞟了眼馬明,道:“你有話就說,囉嗦什麼?”

馬明說:“戴知縣是有名的青天大老爺,你幹嗎同他老人家過不去呀?我叫花子都聽說,戴老爺建龍亭,皇上都知道了。

我還聽說,戴老爺吩咐大戶人家統籌田賦、稅糧,年年如數完稅納賦.”

向縣丞大覺奇怪,望著馬明問:“你一個要飯的,怎麼知道得這麼多?”

馬明道:“我正是因為要飯,走村串戶,道聽途說,才見多識廣.”

老叫花子說:“怪了,我們也是要飯,怎麼就不知道這些事情?我們只知道哪裡殺了人官府沒有捉到兇手,哪家媳婦偷人被男人砍了.”

牢房裡笑聲震耳,大夥兒都覺著剛才進來的這個叫花子有些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