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一百零四章 皇家美食和歌舞

等眾女把玩一陣後,張鵬飛才揮手撤去禁固陣法,這時外面的宮女正好敲響了殿門彙報道:“公主,晚膳已經備好,請公主起駕用膳。”

皇家的伙食很是不錯,說到北宋的皇家美食,有幾道菜是繞不過去的,這也彰顯了帝姬的侍從們在洛陽一個月內的工作能力,有很多皇家美食的食材都提前準備好。

上的菜有北宋仁宗皇帝龍顏大悅的宮廷名菜——琉璃藕。

它不僅美味可口,更蘊含著一段引人深思的歷史故事。

琉璃藕,以其獨特的形狀和色澤而得名。

它彷彿一塊晶瑩剔透的琉璃瓦,讓人一見傾心。

而這道菜的問世,與一位歷史名人息息相關,他就是北宋時期的龍圖閣直學士包拯。

據傳,在北宋時期,皇親權貴們為了追求奢華的生活,紛紛大興土木,修建寓所,開闢藕池。

這導致惠濟河河水汙濁,行舟不暢。

某年,恰逢仁宗皇帝壽慶,眾官紛紛進獻山珍海味以示慶賀。

然而,仁宗皇帝對於這些珍饈美味早已司空見慣,並無太多興趣。

就在這時,包拯送來了一道別出心裁的菜餚——琉璃藕。這道菜選用惠濟河花園中出產的鮮藕為主料,經過精心烹製,呈現出如琉璃般晶瑩剔透的外觀。

仁宗皇帝一嘗之下,頓時龍顏大悅,對包拯的用心讚不絕口。

說起美食,有一首詩:

“凡飲食珍味,時新下飯,奇細蔬菜,品件不缺”

—《夢梁錄》

要問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人最會吃?那宋朝人多半能拔得頭籌。

宋代宮廷美食以肉類為主。“御廚只用羊肉”的開國規矩,讓羊肉菜品成為皇帝和大臣們筷下常客。

不吃羊不是宮廷人。宋人是出了名的愛吃羊肉,尤其是宋朝宮廷,食羊肉是一種身份象徵。

宋 蘇漢臣有一幅傳世名畫:《開泰圖》,畫裡就有一道這道宮廷名菜“山煮羊”,後人在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對這道宮廷名菜的點評:清淡的調味頗有一番隱居宮廷的幻境。

除了上面兩道,還有蟹釀橙,曾出現在清河郡王張俊招待宋高宗的宴席上,是名副其實的宋朝宮廷菜代表之一。

除了三道主菜,公主府裡的大廚也給眾人準備了“中州膳食一絕”的北宋經典麵食;

一道流行於北宋年間的經典麵食——吊滷麵。

還有炙羊肉,(羊)奶房籤、羊頭籤、羊肝籤等也都給眾人準備了一份。

不管是份量還是質量,讓吃遍三界的張鵬飛暗自感嘆。

也怪不得小說裡寫,洪七公光是守在皇宮白嫖人家的美食就守了十幾年。

果然北宋的皇家御廚夠給力,讓他一個兩世三界都到過的人也不得不給北宋的美食點個贊。

吃飽喝足,自然是欣賞一下北宋皇家歌舞,而北宋的皇家歌舞與隋唐的又有不同。

說起唐代宮廷女樂的發展,就不得不提隋代的宮廷女樂,因為唐代的宮廷女樂同隋代是一脈相承的。

隋唐兩代的開國皇帝都有著“良好的貴族血統”,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曾是北周政權的重臣,楊堅則世襲了父親的爵位;

而唐高祖李淵也曾是隋代的高官,因此,他們在對音樂的認識上有許多共同之處。

隋文帝在沒有當皇帝之前就頗好音樂,曾經創作了反映夫妻之義的琵琶曲。在《通典》中記載:

文帝龍潛時,頗好音樂,故嘗因倚琵琶,作歌二首,名曰《地厚》、《天高》,託言夫妻之義。命婦人並登歌、上壽並用之。職在宮內,女人教習之。

意思就是說當隋文帝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就非常的喜歡音樂,尤其是會彈琵琶。為此還寫了兩首歌,一首《天高》一首《地厚》。

用來闡述他和獨孤伽羅的夫妻之情。

說起來有趣的是,獨孤伽羅雖然是個悍婦但是和楊堅確實感情深厚,所以楊堅才會寫歌來取悅自已的老婆。

宋代由於建國之初就處於同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不斷戰鬥中,因此,宮廷女樂不論從規模還是從數量上,都不能同唐代相比。

但是這並不能阻擋統治階級對女樂的喜愛,宋朝在建國之初就迫不及待地制禮作樂。《

宋史》有詳細的記載:

宋初循舊制,置教坊,凡四部。其後平荊南,得樂工三十二人;平西川,得一百三十九人;

平江南,得十六人;平太原,得十九人;餘藩臣所貢者八十三人;又太宗藩邸有七十一人。

由是,四方執藝之精者皆在籍中。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為了滿足統治者享樂的需要,宋朝在建國之初,就網羅眾多的優秀樂工集中於宮廷中,以供統治階級享用。

除了把優秀的音樂人才集中於宮廷外,宋代更是繼承了唐代經常舉辦大型宴會的傳統,在春秋聖節三大宴上極盡奢華,各種各樣的音樂表演琳琅滿目。

其中女樂藝人的表演,主要集中體現在女弟子隊的表演中,以女弟子隊為主的女樂表演始終在宮廷音樂表演中佔據著一定的地位。

只不過像唐代那樣把歌舞大麴從頭至尾全部表演完的情況在宋代宮廷中已經不常見了。

也正是由於北宋統治者對聲色之好的竭力追求而不顧虎視中原的遼國、金國的威脅,而最終發生“靖康之難”而使北宋滅亡。(取自度娘)

當然,這是張鵬飛腦袋裡閃過後世帶著的批判性的知識,依他在異界的生活來看,眼前的宋朝皇家歌舞還是太過保守了,遠沒有唐代歌舞來得讓他血脈噴張。

吃飽喝足,舞也看了,曲也聽了,自然是接著做正事。

不過不是張鵬飛和各位看客想的那等正事,而是帝姬將後院的宮女們趕到中院後,帶著張鵬飛幾人,出現在白天路過的那塊巨大的太湖石旁邊。

等著張鵬飛準備施展手段,將這塊巨大的石料中的石芯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