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章 潛心修習

美媳婦疑惑的問道?張鵬飛這才想起來消化是現代用詞。

在腦袋裡想了一下,看有沒有什麼合適的詞形容。

也虧得後世的短影片轟炸,直讓他想到一箇中醫裡的用詞。

笑著說道:“憐兒,《靈樞·五變》有:“胃中熱則消谷。

這個消化就是指我們吃到胃裡的食物,在胃裡消谷運化的意思。”

“噢!”

美媳婦點了點頭,其實也沒太放在心上的應了聲後轉移了話題問道:“夫君,你還是要晚上去隨孃親煉功嗎?”

張鵬飛想了一下昨晚丈母孃的吩咐道:“是的,夜裡人靜,也好修習功法。

白天孃親的意思是讓你下午去隨她修習功法。為了咱倆,孃親也是不得清閒了。”

“嗯嗯。往後我們要多多孝敬孃親!”

被張鵬飛摟著纖腰的美媳婦靠在他懷裡感動的說道。他自然是認可的點了點頭。

他現在已經確認,自已是到了金大大武俠小說天龍後期的世界裡。

按他這幾天翻書和跟媳婦,丈母孃的交談中,他推算了一下,應該是在天龍八部故事結束後的三十多年。

就是這個時代有點尷尬,過幾年後的靖康之變到底會不會發生。

按現在他在書裡查到的脈絡,和他從後世小影片和小說裡看到的情況差不多。

宋江的梁山已成過往雲煙,方臘也被宋江等人合著宋廷平了叛亂。

1120年,北宋與金國為了聯合力量夾攻遼國而簽訂軍事盟約。

1122年,宋徽宗頭腦一熱也真的同意了張覺的求降請求。

而去年,也就是1123年金兵佔領燕京(今北京市)。

金太祖命降官左企弓等撫定燕京諸州縣。今年西夏仁宗李仁孝年初也繼位了,

所有發生的事件,都表明了1127年的靖康之變會到來。

他現在的想法,先學得丈母孃傳授的武藝,他要先變成逍遙江湖的大俠。

帶著嬌妻美妾過著江湖的瀟灑人生會相當的有意思。等七魄煉化完,就開始重走修仙路。

但出身官宦之家的他,又不得不面對即將到來的慘事對家庭的衝擊。

還有華夏大地上漢人即將遭受的滅頂之災。

這就令他這幾天心底最迷茫之處,到底他要怎麼做?

不過自昨晚之後,準確的是今早醒來之後,他就有了一個答案。

如果他神功沒成,就只能窮則獨善其身,帶著自已的家人南遷到南方,保護好他們。

如是神功有成,就達則兼濟天下,帶領一群人和金兵對抗,能救多少人是多少人吧。

想通後也散步到點了,回了臥室摟著香噴噴的美嬌娘美美的睡了個回籠覺。

這也是沒辦法之事,雖然修煉一夜他也不覺得困,但有什麼比睡覺更好恢復身體的辦法呢?

現在他的身子骨可是不比常人的好。

神魂沒有,只能用凡人的三魂去煉化七魄,所以還得養神,睡覺就是最好的養神。

睡到中午,在嬌妻一聲聲的嬌呼聲中起床,吃了午飯就到了丈母孃的小院。

見丈母孃已是笑意盈盈的等著他們夫妻倆人。

張鵬飛拉著嬌妻恭敬的跪下磕了三個響頭後才起身。

恭敬的施禮道:“小婿感謝孃親的賜功之恩!午後帶著憐兒一起來拜謝孃親。”

“好,好,好!這次拜了後,下次就不要如此多禮了。我們武林人士,本就不喜太多俗禮。”

丈母孃拉過嬌妻的小手笑著對張鵬飛道:“往後的下午這會兒,我教憐兒一些功法。

有逍遙派的生死符、凌波微步、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寒袖拂穴等。

也有無量劍法一套,飛兒你在一旁也聽聽吧。

這些都是以前無涯子建立後送回宗門之物。

雖然比不上三絕功,但也是這武林中頂尖的功法了。”

張鵬飛又帶著媳婦感謝了一番後,就坐在一旁。

靜靜的聽著丈母孃給小媳婦詳解這些功法,兩人還邊說邊比劃。

特別是有些功法的內力執行路線,丈母孃一一的給沈憐兒指了出來:

“這生死符,就是在手掌中放一些水,然後倒運內力,使掌心中發出來的真氣冷於寒冰數倍。

清水自然凝結成冰。再將手中自然凝結成冰打入在體內製敵。”

“不過這太過複雜,孃親教你一個法門,將空氣中的水霧化為水。

再引氣結冰,你記一下口訣如下:陽為陰之本,陰為陽之基,陽之氣轉為陰柔,氣走..............”

一邊說,一邊在沈憐兒身上用玉手點頭關健的穴位,帶動她體內的內氣走了一圈。

竟然真的在沈憐兒的小掌心,凝結出幾片小松針大小的冰針。

“孃親,好神奇!” 感受著自已竟然真的凝結出這生死符用的冰針,沈憐兒驚喜的嬌聲叫道。

“這才開始呢,為娘再傳你化解之法。”

丈母孃笑說繼續說道:“這生死符化解之法有兩種,一是屠蘇散。

屠蘇散是一種由多種草藥製成的湯藥,可令飲者渾身發熱,四肢舒暢。

不過此藥無解生死符之效。

若要解生死符,需找一位會這門醫術的人,用獨門銀針在生死符上刺小孔。然後滴入化解之藥。

二是練成天山六陽掌,以體內的內力轉陰為陽。

再吸收生死符中的陰絕之氣,剛柔並濟、陰陽互補就能化解這才是治本之基石。

接下來,我傳你使用的方法。”

“發射生死符該如何附著陽剛內力,又如何附著陰柔內力,如何附以三分陽、七分陰。

或者是六分陰、四分陽,雖只陰陽二氣,但先後之序既異。

多寡之數又復不同,隨心所欲,變化萬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