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後,爺爺奶奶就進屋休息去了,張曉她娘趙氏幫著張曉一起把碗洗乾淨後才打算去休息,張曉急忙拉住趙氏,“娘,我想跟您商量件事.”
“啥事?”
趙氏問道。
“我想去讀書.”
張曉之前是沒有去讀書的,因為她不能說話;不過因為爺爺張老頭識字,所以也教了張曉幾年,寫字什麼的都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為了以後著想,張曉還是打算去上學的,至少她想以後上大學,只靠爺爺教的這點知識那是不夠的,到時候再露餡了;畢竟現在的張曉那可是21世紀正經的大學生。
根據她所知的歷史程序來看,高考恢復那是肯定的,到時候她得去考一個,這時候的大學生那可是很吃香的,畢業了國家還包分配工作,還給辦理城市戶口呢,那就可以擺脫農村戶口去城市生活了,幹農活那可是很辛苦的。
“你想去讀書?那可得你爺爺奶奶同意才行,現在沒分家,我跟你爹也沒有多餘的錢供你讀書.”
趙氏對於女兒想去讀書倒是不反對。
在她看來,之前不會說話沒有去讀就算了,但是現在的張曉可是能說會道的,去讀幾年書,以後找婆家的時候,說起來是個讀過書的,那人家都是要高看一眼的,也能找個好人家。
“好嘞,那等晚上吃完飯我就請爹幫我跟爺爺奶奶說一下.”
張曉心情很好,她娘這態度,說明還是支援她讀書的,只要爺爺奶奶同意,自己就可以去讀書了。
張曉回想了一下,按照之前她所瞭解的,高考恢復大概是1977年,現在是1968年,那她還剩下9年的時間去讀書和學習,初中和高中都是2年制,這就去了4年,小學讀5年,那時間就是剛剛好。
可是張曉不打算在讀書這個事情上浪費這麼多時間,因為在她看來,剛剛恢復高考,出的題不會太難,所以考試之前把所有的知識再系統的複習一遍就差不多了。
因為後期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好,她不是為了上大學而讀書,而是為了能夠帶著全家過上好日子而選了這條路,在這之前她要先努力賺錢,不然等遍地是黃金的時候,沒有本錢,那就只能乾瞪眼,啥都做不了了。
晚上下工時間是6點,張曉提前準備好了晚飯,菜色不算多豐富,不過油水還可以,一個涼拌木耳,一個油渣炒小白菜,綠色的小白菜用油渣一炒,都不用再放油就可以很好吃了,還有一個酸菜土豆燉肉和一大碗青瓜炒雞蛋。
現在還不是分肉的時候,這肉還是前兩天因為張曉受傷,然後又因禍得福能開口說話了,張曉她爹聽了她爺爺張老頭的吩咐,拿著錢去找人換的肉票,然後請大隊長去縣城的時候帶回來的,就只有一斤左右,前兩天吃了還剩下這麼三四兩肉,用井水鎮著,不過因為天氣太熱,能放到今天已經很不錯了。
張曉沒客氣,全部都給它做了,在她看來,一家十幾口人,就吃這麼點肉,那是真的少,每個人就能分到那麼兩片,還是因為張曉切的很薄,不然只能分到一片。
家裡人都沒有說啥,因為他們家雖然一年到頭也確實吃不到多少肉,那也是因為這時候的肉很不好買,但家裡孩子多,而且都是長身體的年紀,每隔一兩個月,那張老頭還是會想辦法去弄點肉回來給孩子們打打牙祭的,所以,張曉家真不是那種一年半載吃不到肉的人家。
這一點,張曉還是滿意的,畢竟她可是個妥妥的肉食動物,讓她只吃蔬菜啥的,她可受不了。
對於張老頭能每隔一段時間就弄點肉回來,家裡人心裡也都是有數的,畢竟之前是從前線單位退下來的,而且張老頭這也還不到六十歲,還年輕著呢,之前的戰友也還有人在各個單位,私底下給行個方便,那也是沒有問題的。
吃完晚飯,一家人照舊抬了凳子在院子裡乘涼,在張曉第三次看向她爹的時候,張大海終於開口了:“爹,娘,大丫頭現在也能開口說話了,身體也好的差不多了,我想送她去讀書,像她這個年紀的,讀書早的都已經上三四年級了.”
“去吧,家裡孩子到年紀的都去,現在日子好了,孩子們願意讀書,那是好事.”
張老頭是前線單位退下來的,是受過單位教育的,自然明白讀書識字的好處。
“大丫頭,爺爺之前教過你的字都還記得吧,你的名字會寫不?給爺爺寫兩個字看看吧.”
院子的地是土地,也不用拿紙筆了,張曉撿了一根樹枝,在地上寫了自己的名字:張曉,年齡12歲;張老頭看著這字寫的還不錯,欣慰的點著頭道:“不錯,是個聰明的,那等開學了,就叫你爹帶著你去隊上小學報到吧.”
張家村隸屬於第一大隊,因為這邊村子相對密集,而張家村是附近最大的一個村子,所以生產隊的小學就在張家村的村口,這就很方便了,放學可以自己回家,不用去學校接。
張曉對於爺爺奶奶的開明很滿意,畢竟有些人家連男孩子都不送去上學,何況是給女孩子讀書。
張曉的兩個姑姑也是讀過書的,都是讀到初中畢業的,現在都已經嫁人了,大姑張大梅就嫁到了隔壁王家村,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在婆家那腰桿是很直的,婆家對於這個兒媳婦,那是相當滿意的,畢竟長得好,又是讀過書的,還給老王家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已經7歲了,就算以後張大梅不打算再生二胎,兩個兒子那也是夠了的。
小姑張小梅嫁到了縣城,除了張小梅自己在紡織廠上班,丈夫也是紡織廠的工人,還是個車間的小領導,夫妻倆生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6歲,兒子今年也快5歲了。
張小梅的公公婆婆對於這個能賺錢長得還漂亮的兒媳婦那是沒的說,用劉老太的話來說,這丫頭是掉進福窩了,男人是個疼媳婦的,公公婆婆又是開明的很,還都是退休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