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少年猛將

之前簡單的介紹了吳三桂,現在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這個要了清朝半條命的人。

萬曆四十年,吳三桂出生!

吳家世世代代都沒有出過什麼名人,一直到了吳三桂父親吳襄的時候,才算是真正的為了老吳家爭了口氣!

由於當時的遼東經常打仗,吳襄做為遼東本土人就被孫承宗看上了,隨後將吳襄給調到了遼東。

吳襄到了遼東以後,混的相當不錯,很快就娶了遼東大戶祖大壽的妹妹,而官職自然也是越升越高。

在當時的遼東會打仗的人太多了,吳襄的這個打仗水平也只能算是二流,吳襄的能力也不是打仗,而是經營家族。

吳襄和祖大壽是親家,又加上當時的明軍將領沒有不貪汙的,朝廷知道了遼東的明軍這麼搞,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

畢竟真的把人都給逼走了,壓根就沒人願意去遼東這個鬼地方。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抓到了國民黨將領王耀武,讓我軍人員疑惑的是,王耀武這個人家裡除了兩臺美國製造的拖拉機之外,再也沒有什麼財產了!

吳襄和王耀武的情況有些類似,祖大壽這個人貪汙相當厲害,朝鮮使臣去遼東參觀的時候,祖大壽將朝鮮使臣帶到了自已家裡吃飯,結果到了地方以後,朝鮮使者看著祖大壽的房子當時都懵了,直接感嘆說祖大壽這個房子,就是在朝鮮,一般的貴族都住不起。

同祖大壽不同的是,吳襄這個人雖然也貪汙,可是這人不喜歡顯擺,每天都是粗茶淡飯。

那麼有人就會問了,說吳襄貪這麼多錢究竟要幹什麼?

答案就是吳襄用這些錢養了一批私軍。

根據後來吳襄和崇禎的對話來看,這支軍隊最後的人數高達幾千人,戰鬥力非常之高。

其實在明朝養私軍沒有什麼問題,戚繼光的戚家軍就是戚繼光的私人部隊,待遇那是相當好,所以戰鬥力也是非常強。

吳襄的這支私軍戰鬥力也很強,因為他們待遇也是特別好,就是吳襄本人天天粗茶淡飯的情況下,也得保證這批人每天大魚大肉,還能夠領取到餉銀。

之所以說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吳三桂的軍隊在明末之所以那麼強,和這支軍隊有著很大的關係!

做為一個常年在邊境地區長大的孩子,吳三桂的基礎技能就是騎馬射箭,而和那些傳統的明軍將領不同的是,吳三桂還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人。

有關係,有能力,並且還是在一個亂世

這就註定了吳三桂,只要不在戰爭中被人打死,就一定能夠出人頭地!

武舉人畢業之後,吳三桂重新回到了遼東,在這裡他的舅舅祖大壽並沒有因為這是自已的外甥而越級提拔他。

作為常年在邊境地區砍人的祖大壽知道,吳三桂以後面對的清軍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如果吳三桂想要在這個地方活下去,依靠的就只能是自已的本事。

靠著關係的人,在戰場上是活不下去的。

對於祖大壽的用心良苦,吳三桂沒有任何抱怨,任勞任怨的在祖大壽手底下當了一個下層軍官!

是金子總會發光,人才總會被人發現。

崇禎二年,皇太極帶著清軍進關了!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吳三桂跟著袁崇煥參加了北京保衛戰,而在這裡吳三桂親眼看到了袁崇煥被崇禎抓起來的場景。

也是因為這一幕,讓後來奉命來北京救援的吳三桂走的慢吞吞的,最終害的崇禎在煤山上吊了。

真正讓祖大壽看出來吳三桂是一個猛人的還得是下面這件事情。

吳襄曾經帶著幾百人出去偵查,結果遇到了上萬的清軍騎兵,這麼多清軍想要迫使吳襄投降,只是將吳襄等人團團圍住,並沒有主動進攻。

當時在城牆上的祖大壽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估計連吳襄的葬禮都想好怎麼辦了!

就在這個時候,吳三桂找到了祖大壽,想讓他出兵去救自已父親吳襄,祖大壽一聽吳三桂的話,當時就拒絕了他。

在祖大壽看來,清軍之所以圍著吳襄不殺,就是等著明軍出去救援,然後趁機攻城,現在你讓我出去救你爹,這不是扯淡呢?

眼看著祖大壽不去救人,吳三桂就對祖大壽很鄭重的說了這麼一句話

“你不去救,我去救!”

開始的祖大壽也沒有當回事,覺得吳三桂只是發洩一下而已,畢竟馬上就要沒了爹,便隨便敷衍了吳三桂一下。

正在城牆上看著的祖大壽卻突然發現,城門在這個時候開了,就在他剛想要發火的時候,就看到了吳三桂帶著幾十個家丁衝了出去,硬生生的從上萬清軍之中將被包圍的吳襄給救了出來。

鹿鼎記裡面有個細節,就是吳三桂喜歡摸自已的鼻子,據說這就是吳三桂當年去救吳襄的時候,被清軍一刀砍在了鼻樑上面留下來的後遺症。

因為這個事情,讓祖大壽對吳三桂刮目相看,覺得吳三桂以後絕對是前途無量。

事實證明,祖大壽的判斷相當準確!

登州之亂的時候,吳三桂第一次見到了孔有德,當時的兩個人也都不認識,而孔有德在之前更沒有聽過吳三桂的名字!

這種情況下,孔有德被吳三桂爆捶了一頓,讓他再也不敢小瞧吳三桂這個年輕人了。

事情到了這裡,吳三桂這個遼東軍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好運一茬接著一茬,比韭菜長得都快。

先是監軍高起潛對吳三桂另眼相看,收了吳三桂當乾兒子,緊接著吳三桂又得到了洪承疇的賞識,更關鍵的是當時的遼東巡撫方一藻對吳三桂也是相當垂青!

高起潛代表朝廷,洪承疇當時是薊遼總督,而方一藻又屬於封疆大吏。

這樣看起來,吳三桂想不發達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