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9章 挑戰雷霆先有防守

新賽季,雷霆將會是眾矢之的,馬刺、騎士、公牛、快船、勇士等都是雷霆衛冕道路上的障礙。

按照相關團隊的預測,新賽季雷霆進攻效率至少能達到112,聯盟前五。

問題來了,哪支球隊的防守能阻止這支進攻無敵沒有死角的球隊?

先從實力更弱的東部來看,雷霆最大的對手無疑是騎士,在迎回勒布朗,交易換來樂福後,騎士組建了新版超級三巨頭,一旦磨合完畢,騎士有望轟出歷史級的進攻效率。

但是,熱火前車之鑑歷歷在目,想當初熱火三巨頭時代他們的進攻也不差,但碰上雷霆仍然吃癟,只因防守端被打爆,現在這支騎士也存在同樣的隱患。

ESPN近年來躍居體育媒體的龍頭也是有原因的。

他們將每支球隊上賽季82場比賽所面對對手在每個位置的投籃進行了疊加統計分析,並透過資料圖表的形式展示了出來。

其目的就是清晰每支球隊的防守,並使其漏洞一目瞭然。

資料顯示,騎士的內線防守存在漏洞極大。

當騎士內線只有瓦萊喬一人坐鎮的時候,騎士在籃下被對手投出了62.8%的命中率,聯盟第25位。

要知道,因為今年是10年難得一遇的選秀大年,擺爛和半擺爛的球隊都不止五支。

瓦萊喬的防守能力確實很強,雖然他無法將對手逼到中距離,但他的移動能力足以讓對手離開籃下,只是他還需要一個正兒八經的籃筐保護者幫忙。

想要挑戰雷霆,騎士必須得引進一個籃筐保護者,一個海伍德絕對不夠用,因為雷霆上賽季在籃下的投籃命中率高達65.1%,僅次於熱火和快船高居聯盟第三,他們在這個位置的出手次數排名聯盟第九。

單看防守的話,東部最有實力給馬刺造成麻煩的無疑是公牛。

ESPN做出的資料系統預測公牛新賽季防守效率將冠絕聯盟,他們將取代步行者重回聯盟防守第一強隊的寶座。

這支球隊是典型的“掐三分和內線進攻,逼對手中距離跳投”防守打法。

上賽季他們在籃下被對手投中的運動戰進球聯盟第二少,諾阿和吉布森功可謂功不可沒。

要說公牛唯一的弱點,那就是中距離的右側肘區了,對手在那裡的投籃準度頗高,尤其是一個叫杜小帥的傢伙,在那裡可謂是翻江倒海。

回到強者如雲的西部,馬刺進攻端面對的頭號對手是馬刺,上賽季排名西部第二。

在西決同雷霆戰鬥六場被淘汰出局的馬刺,坐擁斯普利特和鄧肯的雷霆禁區防守的確頂級,上賽季他們在禁區將對手準星限制在了極低的水準。

在西決中,馬刺成功將雷霆的禁區得分、效率降了下來,連扳兩場。

問題在於,這支球隊防守端的紀律性、經驗和能力足夠好,但他們的陣容太老了,也略顯平庸。

人的移動速度永遠比不上球的移動,這注定了馬刺一旦腳步稍慢,外線便告失守的窘境。

上賽季西決,馬刺的防守也是被雷霆的轉移球給調動的疲於奔命,最終活生生射死,雷霆在三分線外轟出了恐怖的表現,然後帶動禁區。

至於大家普遍預測會繼續變強的勇士隊。

這支球隊內有博狗特這尊擎天柱,外有伊戈達拉這把大鎖,上賽季在馬克-傑克遜帶領下就已經成為了頂級防守球隊。

資料分析預測新賽季勇士的防守效率會達到聯盟前七,在西部僅次於雷霆和馬刺。

勇士上賽季的禁區防守聯盟頂級,他們在弧頂以及左右兩側三分線外的防守同樣很出色。

博狗特的威懾力、伊戈達拉、湯普森和格林的外圍掃蕩與搶斷撐起了勇士的內外兩層防線。

但是勇士的防守存在死角——底角,也就是傳說中的死亡區域,他們上賽季在左側底角被對手投出了41.1%的三分準星。

注意,雷霆是最喜歡底角投三分的球隊,沒有之一,上賽季他們底角三分準星超45%,聯盟第一,在這個位置的出手達到了636次同樣排名聯盟第一。

關鍵的是,這個賽季他們還補充了老卡特,一個三分極其出色的老辣扣將。

可以說,雷霆的主要競爭者在防守端都存在一定漏洞。

以雷霆的火力覆蓋程度,他們可以抓住細如髮絲的漏洞,開啟突破口。

因此,想挑戰雷霆,各路豪強首先得修補自已的防守漏洞。

…………

回顧近20年曆史,20支奪冠隊,1995年的火箭堪稱異類,他們內線擁有擎天柱奧拉朱旺,但整體防守卻只是聯盟中游水準,而那年總決賽,火箭橫掃魔術奪冠。

火箭靠的何種利器?奧拉朱旺的內線威懾力毋庸置疑是關鍵,但三分球卻也是他們攻城拔寨的利刃。

常言道,進攻贏得球迷,防守贏得總冠軍。

這話不假,因為防守不佳難在季後賽走太遠。

但打出聯盟第一的防守,也未必能保證奪冠,過去六個賽季,沒有任何一支打出聯盟第一防守效率的球隊成功奪冠。

看看這六支球隊,步行者兩次、凱爾特人兩次,山貓和魔術各一次,他們一個共性,那就是都不愛投三分,三分出手比重佔總出手的比重不超過2成。

包括近兩年的防守強隊公牛、灰熊,都有如此特徵,他們的防守在現有條件下已經近乎無可挑剔,但三分球的缺失使得他們進攻效率偏低,冤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攻守平衡,球隊戰績難取得突破。

1995年的火箭隊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重視三分的他們最終奪冠了。

而事實上,過去三分球在最頂尖的舞臺上一直不受推崇,大家都覺得,投三分是賭博,划不來。

哪怕是強隊也不依賴三分球,只依靠三分球偶爾打冷槍。

例如1992年總決賽公牛開啟拓者,丹子G1半場轟下6個三分,並貢獻經典經典聳肩,但實際上那一輪系列賽的六場比賽裡,公牛隊全隊一共就投中了25個三分球。

但在1995年,火箭和魔術給未來籃球勾勒了一幅簡陋卻清晰的藍圖。

你可以用一群射手來圍繞一個偉大的進攻核心展開攻擊。

那一年決賽,火箭橫掃魔術奪冠,4場比賽三分球92投37中,場均出手23次命中9次。魔術則更誇張,場均出手29次命中10次。

其實在1994年總決賽同尼克斯的系列賽中,火箭就已經嚐到了三分球的甜頭。

在多項關鍵資料落下風的情況下,火箭硬是憑藉更兇狠的三分火力擊敗了尼克斯。

1995年他們只是更加堅決了而已,他們換來滑翔機德雷克斯勒,並將羅伯特-霍里推到四號位。

火箭的成功案例引來了多支球隊的爭相效仿,他們意識到了,原來奪冠公式還有這一種。

強如公牛,在第二次三連冠時期,禪師傑克遜也在喬丹、皮蓬身邊安插了科爾、布瑞爾等射手。

1999年馬刺隊奪冠的時候,鄧肯身邊是科爾、波特、埃利奧特。

2000年奧尼爾在湖人奪得生涯首冠時,他身邊有科比、哈伯和萊斯。

2005年,聯盟對規則進行了調整,內線球員受限,具備單兵作戰能力的外線球員迎來大爆發,射手們的地位也進一步提升。

勒布朗帶著一群射手將騎士帶進了總決賽,韋德帶著一群射手最終奪得了總冠軍。

2008年總決賽凱爾特人和湖人上演三分對轟,雷-阿倫命中22個三分創當時的紀錄。

2008-09賽季,魔術以一大四小戰術在當賽季投出了2147次三分,破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