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妻妾恩怨(一)

徐姨娘跑出門,前後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抱著活過來的七小姐回府了!

沈府上下頓時議論紛紛,若不是青天白日,太陽當頭照著,大家都覺得出了鬼了。

當時七小姐從池塘裡撈出來,很多人都去看了的,分明已經沒了呼吸,死了。怎麼短短小半個時辰又活過來了呢?

大家都萬分好奇:是什麼樣的郎中,竟有如此起死回生的本領?但,沒一個人去徐姨娘住的落霞苑去打聽。

因為誰都不想也不敢去觸老爺,夫人的黴頭,畢竟他們夫妻倆,當時不僅堅決不給請郎中救命,還關閉府門不讓徐姨娘抱著孩子去看郎中。

徐姨娘若沒有拼命從角門衝出去,七小姐此時已經被老爺,夫人把命斷送了。

沈府上下出奇一致的,都選擇把七小姐落水的事從記憶裡迅速抹去,彷彿這件事從來都沒發生過。

只有徐姨娘將此事刻骨銘心的記在心裡,當晚守在七姑娘床前,還在慶幸,自責和後怕。

說起來,這徐姨娘是個命運悲慘的苦命人,她本是莊戶人家的女兒,名叫徐麥苗,父親早亡,母親帶著她和哥哥租沈老爺家的地種。

徐麥苗十四歲那年,母親積勞成疾,一病不起,也走了。

原本父親治病,欠下的多年舊債還沒還清,母親治病和抬埋又欠下了新債,兄妹兩人的日子可想而知。

就在兩人窮的揭不開鍋,舉借無門,快要餓死之時,恰巧,沈家請媒婆到村裡給兒子討妾室,逢人就說:可以給女方家裡二十兩銀子的離娘錢。

別看莊戶人家生活貧苦,但也不屑於讓女兒給人當妾。

古代的等級地位,是按士、農、工、商排位的,種地的農民,僅排在讀書當官的人之後,位居第二。比有錢的商人,地位要高很多。並不是像現代人理解的,農民身份低微,受人歧視。相反,農民是最高等級的平民,是受朝廷律法保護的。

村裡沒有人家願意讓自家姑娘去當妾,徐麥苗卻自己跑到媒婆面前,說她願意去。

媒婆一看這姑娘模樣不錯,身板結實,一看就好生養,很符合沈家老夫人的要求。再到村裡打聽了一下,知道是好人家的姑娘,品行端正,立刻付了二十兩銀子的銅錢給她。

徐麥苗回去還清了家裡的欠債,把剩下的十兩銀子交給哥哥,囑咐他去討個媳婦,僅帶了她孃的一個木製頭釵,和哥哥灑淚而別。跟著媒婆就走了。

沈家老夫人見徐麥苗有一副勞動人民的好身板,覺得應該好生養,心裡很高興。

立刻撥了院子派了媽媽,丫鬟將她伺候起來。

一番梳洗打扮調養之後,徐麥苗除了整日在地裡勞作,曬黑的臉,還需要時日恢復。小模樣還是挺清秀耐看的。

沈夫人於是叫來兒子,跟他說:“這是給你納的妾室,給沈家生孫子,延續香火就靠你倆了。”

沈老爺那時還是秀才,沒有當官,他不敢違背父母之命,恭恭敬敬謝過母親,接納了徐麥苗。

雖然得知徐麥苗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只會耕田種地做粗活,沈秀才心裡很是不喜,但為了傳宗接代,生兒子,當晚他就歇在了徐麥苗的屋裡。

沈夫人鄭秀得知婆婆給自己相公納妾,心裡再酸,再嫉恨,也不得不做出一副大度欣喜的賢惠樣子。

誰讓她沒本事,生不出兒子呢?

婆婆對她已經算很好了,她嫁進沈府兩年沒生育,婆婆沒有催,第三年生了女兒,婆婆還高興的說先開花後結果呢。

誰知後面,她竟連著又生了兩個女兒,婆婆的臉就不好看了,她也是會來事的,月子裡就把陪嫁丫頭方臘梅給了老爺。

臘梅還算爭氣,很快就懷孕了,可惜生下的還是女孩。

後面,臘梅生的第二胎,不僅是女孩,沒滿月還得病死了。

那一年,沈鄭氏的第三個女兒,也得病夭折了。

這下,老太爺,老太太才急了。

眼看兒子快三十了,還沒有傳遞香火之人,他們怕斷了大兒子這一支的血脈,看兒媳婦不給兒子納妾,於是就自己張羅著給兒子納妾了。

他們跟媒婆交代說:“我們對妾室只有兩個要求,一是家世清白,二是身體棒,好生養就行。”

而農家女既符合家世清白的條件,畢竟生出孫子,就是沈家傳遞香火的人,生母的家世一定要過得去。也因為農家女長勞動身體好,符合好生養,因此徐麥苗就成了沈家最好的人選。

徐麥苗一進門,老太太專門叫了沈鄭氏來,跟她說“你放心,徐氏如果生出男孩來,就養在你的名下,當你的兒子,她只是給你們夫妻生傳宗接代的人的,她永遠都是妾,什麼時候她的命都握在你的手裡”

沈鄭氏聽了,只能收起拈酸吃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