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禮貌地向贏陰嫚行禮:“公主盛情相邀,項羽自當前來。”他的目光沉穩而堅定,並未在贏陰嫚的熱情中有所動搖。
此時,悠揚的樂聲在大殿中迴盪,舞姬們身著絢麗的舞衣翩翩起舞,似一朵朵盛開的繁花。贏陰嫚輕輕拉起項羽的手臂,說道:“將軍,今日盛宴,不妨與本宮共舞一曲。”她的眼神中滿是期待,彷彿這一曲舞便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項羽微微一怔,下意識地看向虞姬所在的方向,卻見虞姬正微笑著向他點頭示意。他雖心中不願,但無奈之下,只得隨著贏陰嫚步入舞池。兩人起舞之時,贏陰嫚身姿婀娜,舞步輕盈,眼神始終未離開項羽,而項羽則略顯拘謹,他的心思全然不在舞蹈之上,只盼著這一曲能儘快結束。
舞畢,眾人紛紛鼓掌叫好。項羽藉機退到一旁,與虞姬站在一起。虞姬輕聲對他說:“項郎,莫要為此事煩惱,我信你。”項羽緊握住虞姬的手,以示回應。
然而,這一幕卻被李斯看在眼裡。他眉頭緊皺,心中暗忖:“看來這項羽果真是個威脅,若不加以遏制,日後必成大患。”於是,他悄悄走到嬴政身邊,低聲進言:“陛下,項羽今日在宴會上與公主舉止親密,恐有不妥。他本就威望日盛,如此下去,恐民心皆向之,不利於陛下的統治啊。”
嬴政聽後,臉色微微一變,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他看向舞池中的贏陰嫚和不遠處的項羽,心中思索著應對之策。
宴會結束後,嬴政單獨召見項羽。大殿之中,氣氛凝重。嬴政坐在龍椅之上,居高臨下地看著項羽,緩緩開口:“項羽,你可知你今日之舉已引起諸多議論。你雖武藝高強,朕也委以重任,但你需謹言慎行,莫要辜負朕的信任。”
項羽恭敬地回道:“陛下,項羽一心只為陛下效力,絕無他想。今日與公主共舞,實乃出於禮貌,絕無半分逾矩之心。”
嬴政微微點頭:“既如此,你便好自為之。朕命你儘快出征,莫要在京城久留。”
項羽領命而去。回到府邸後,他加緊籌備出征之事,同時也與虞姬珍惜這最後的相處時光。虞姬為他送行之時,眼中噙著淚花:“項郎,此去山高路遠,你一定要保重自已。我會在這裡等你歸來,無論多久。”
項羽緊緊擁抱著虞姬:“虞姬,等我。待我平定邊疆,便回來娶你。”說罷,他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邊疆進發。而在京城之中,各方勢力仍在暗中博弈,贏陰嫚望著項羽離去的方向,心中默默發誓,一定要等他回來。
項羽出征之後,一路風餐露宿,大軍向著邊疆疾馳。他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眼神堅定地望著遠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儘快平定戰亂,凱旋而歸與虞姬團聚,同時也向嬴政證明自已的忠心不二。
邊疆之地,黃沙漫天,狂風呼嘯,彷彿要吞噬一切。項羽的軍隊紮營在此,他不顧旅途勞頓,立刻召集將領們商議作戰策略。營帳內,燭光搖曳,將領們圍坐在一起,神情嚴肅。項羽站在地圖前,手持兵符,聲音洪亮有力:“敵軍雖佔據地利,但我軍士氣高昂,且訓練有素。明日我們兵分三路,從左翼、右翼和正面同時發起攻擊,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將領們紛紛點頭稱是,對項羽的戰略部署充滿信心。
而在京城之中,贏陰嫚並未因項羽的離去而放棄心中的念頭。她常常獨自一人在花園中徘徊,望著遠方發呆,心中思念著項羽。一日,她聽聞李斯在朝堂上暗中詆譭項羽,心中惱怒,徑直來到李斯府邸。
李斯府中,僕人見到公主前來,急忙通報。李斯趕忙出迎,滿臉堆笑:“公主殿下,今日怎有空蒞臨寒舍?”贏陰嫚柳眉倒豎,美目圓睜:“李斯,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朝堂上的小動作。你為何要處處針對項羽?”
李斯心中一驚,但仍故作鎮定:“公主誤會了,臣身為朝廷重臣,所做一切皆是為了陛下和大秦的江山社稷。項羽威望過高,臣擔心他會擁兵自重,這才……”
贏陰嫚冷哼一聲:“你莫要狡辯。項羽對父皇忠心耿耿,你若是再敢惡意中傷,本公主定不會輕饒你。”說罷,她轉身離去,留下李斯站在原地,臉色陰沉,心中對贏陰嫚和項羽的怨恨又加深了幾分。
虞姬在項羽出征後,每日都會前往寺廟為他祈福。她身著素色衣衫,手捧香燭,跪在佛前,眼神虔誠:“菩薩保佑,願項郎平安無事,早日歸來。”寺廟內香菸嫋嫋,寧靜祥和,可虞姬的心中卻滿是擔憂與牽掛。
時光荏苒,項羽在邊疆戰場上屢立戰功。他身先士卒,帶領士兵們衝鋒陷陣,每一次戰鬥都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敵軍在他的凌厲攻勢下節節敗退,邊疆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
長安城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陽光傾灑在古老的城牆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彷彿也在為項羽的凱旋而歡呼雀躍。街道兩旁彩旗飄揚,百姓們夾道歡呼,那聲音如洶湧澎湃的浪潮,一波接著一波,連綿不絕。
皇宮內,雕樑畫棟的大殿被裝點得金碧輝煌,華美的宮燈搖曳著明亮的燭光,映照在眾人的臉上,映出一片喜慶的光暈。始皇帝高坐於龍椅之上,龍顏大悅,臉上的笑意如同春日綻放的繁花,燦爛而開懷。他目光慈愛地注視著下方威風凜凜的項羽,那眼神裡滿是讚賞與欣慰。
大殿中央,擺滿了珍饈美饌,酒香四溢,彷彿將世間的奢華與榮耀都匯聚於此。在這盛大的賜宴之上,眾人推杯換盞,歡聲笑語迴盪在殿宇之間。
贏陰嫚公主今日盛裝打扮,身著一襲繡著精緻鳳凰圖案的錦緞長裙,那鳳凰似要振翅高飛,栩栩如生。她頭戴華麗的金飾,步搖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恰似仙樂。她的臉頰泛著淡淡的紅暈,猶如天邊的晚霞,嬌豔動人。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她輕咬下唇,似是鼓起了極大的勇氣,蓮步輕移,緩緩走向項羽。
項羽身姿挺拔如蒼松翠柏,一襲黑色戰甲雖已卸去,但仍難掩他那與生俱來的英雄氣概。他劍眉星目,深邃的眼眸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透著堅毅與果敢。
贏陰嫚站在項羽面前,微微仰頭,目光中帶著熾熱的情感,輕聲說道:“項羽將軍,你在戰場上的英勇身姿,早已深深刻在本宮心中,本宮對你實有好感。”她的聲音微微顫抖,似是害怕聽到項羽的拒絕。
項羽微微抱拳,神色恭敬而又堅定,他直視著贏陰嫚的眼睛,緩緩說道:“公主殿下厚愛,項羽感激不盡。只是項羽已有心上人,她於我而言,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獨一無二,無可替代。”他的語氣不卑不亢,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贏陰嫚聽到項羽的回答,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那原本嬌豔的紅暈如潮水般褪去,只餘下一片慘白。她的嘴唇微微顫抖,眼中閃過一絲決絕:“項羽,你莫要如此決絕。你可知本宮想要的東西,從未失手過。今日你若拒絕,本宮得不到,誰也別想得到!”她的聲音雖不大,卻帶著一種冰冷的威懾,彷彿這大殿中的空氣都因她的話而凝結了幾分。
項羽聞聽贏陰嫚此言,濃眉微微皺起,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與不悅,但仍保持著鎮定,沉聲道:“公主殿下,感情之事強求不得。我項羽此生只鍾情於虞姬一人,生死相隨,絕無更改。您貴為公主,理應知曉世間真情難覓,又何苦執著於我,徒增煩惱。”
贏陰嫚卻冷笑一聲,那笑聲在大殿中迴盪,顯得格外刺耳:“項羽,你莫要以為本宮只是一時興起。我對你的心意,日月可鑑。你既如此決絕,就休怪本宮不擇手段。”此時的她,往日的溫柔嬌俏全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瘋狂的執著。
一旁的大臣們見狀,紛紛噤若寒蟬,不敢言語。始皇帝的臉色也微微一變,他雖疼愛女兒,但項羽亦是功臣,如今局面著實棘手。
項羽心中坦蕩,毫不畏懼,他再次抱拳行禮:“公主殿下若要因私怨而降罪於我,項羽甘願領受。但我相信陛下聖明,定會公正裁決。”說罷,他轉身看向始皇帝,眼神中充滿信任與期待。
始皇帝輕咳一聲,打破了這尷尬的僵局:“陰嫚,此事不可任性而為。項羽戰功赫赫,乃我大秦之棟樑,你切不可因兒女情長而傷了忠臣之心。”
贏陰嫚聽聞父皇之言,心中悲憤交加,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但她仍倔強地咬著下唇,不肯罷休。她狠狠地瞪了項羽一眼,轉身快步離去,那背影在搖曳的宮燈映照下,顯得孤獨而落寞。
宴會的氣氛因這一場風波變得沉悶壓抑。項羽向始皇帝告退,轉身走出大殿。他望著天空中高懸的明月,心中思念起遠方的虞姬,喃喃自語:“虞姬,無論世間如何變幻,我定不會負你。”
而贏陰嫚回到自已的宮殿後,獨自坐在窗前,淚水終於奪眶而出。她的心中滿是不甘與怨恨,對項羽的感情在這一刻變得扭曲。她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項羽為今日的拒絕付出代價,哪怕與整個世界為敵。
在這看似平靜的皇宮背後,一場因情感糾葛引發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即將席捲所有人的命運,而他們又將在這洶湧的浪潮中何去何從,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此後的日子裡,贏陰嫚開始暗中謀劃如何對付項羽。她利用自已公主的身份,在宮廷中拉攏一些對項羽心懷嫉妒或不滿的勢力,許以重利,結成了一個隱秘的聯盟。
而項羽,他回到自已的府邸後,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與虞姬的甜蜜時光中,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察覺。他會帶著虞姬漫步在庭院的花叢間,摘下一朵嬌豔的花朵,輕輕插在虞姬的髮間,溫柔地說:“虞姬,你比這花兒更美。”虞姬則會嬌羞地低下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一日,項羽突然被朝廷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入獄。罪名是意圖謀反,證據則是一些偽造的信件和所謂的證人證言。
虞姬聽聞此訊息,心急如焚,她不顧一切地衝向皇宮,想要面見皇帝為項羽求情。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絕望,髮絲在奔跑中略顯凌亂,但她絲毫不在意。
在皇宮大殿外,虞姬苦苦哀求守衛讓她進去,聲音帶著哭腔:“求求你們,讓我見陛下一面,項羽他絕對不會謀反的。”可守衛們接到命令,不敢放行,只能冷漠地站在那裡。
而在獄中,項羽被鐵鏈鎖住手腳,但他依然昂首挺胸,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懼。他堅信自已的清白,也相信虞姬一定會想辦法救他。
贏陰嫚悄悄來到獄中,隔著牢門看著項羽,臉上帶著一絲得意:“項羽,你沒想到會有今天吧。只要你現在答應離開虞姬,投入我的懷抱,我便可以保你平安無事。”
項羽怒視著她,大聲呵斥:“贏陰嫚,你莫要痴心妄想。我項羽寧死不屈,絕不會背叛虞姬。”
贏陰嫚被他的話激怒,她轉身離去,決定對項羽施以重刑,讓他屈服。
在那金碧輝煌卻又透著威嚴冷肅的皇宮深處,扶蘇聽聞了這場因愛生恨而引發的驚天風波。他那溫潤如玉的面龐上,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滿是憂慮與沉思。當下,他便決定要出面化解這場危機,於是徑直走向贏陰嫚的宮殿。
月光灑在宮殿的琉璃瓦上,泛起一片清冷的光輝,宮殿內燭火搖曳,贏陰嫚獨自坐在榻上,眼神空洞而又帶著一絲瘋狂。扶蘇緩緩踏入,他的身影在燭光映照下顯得修長而挺拔,一襲白衣勝雪,仿若從畫中走出的仙人。“陰嫚妹妹,”扶蘇輕聲喚道,聲音柔和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你我需好好一談。”
這一夜,宮殿內的交談聲或高或低,似有情感的波瀾在其中翻湧。扶蘇以他的睿智與深情,一點點剖析著贏陰嫚心中的執念,如春風化雨般,漸漸讓那瘋狂的心魔開始消散。贏陰嫚起初還滿臉倔強,可在扶蘇那誠摯目光與懇切言辭的輪番攻勢下,她的眼神逐漸有了動搖,最終,化作了無盡的悔恨與釋然。
當晨曦的微光悄然爬上宮牆,扶蘇帶著贏陰嫚匆匆求見嬴政。嬴政坐在威嚴的龍椅上,面色冷峻,眼神中透著一絲疲憊與不耐。扶蘇上前,恭敬地行禮後,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道來,他的聲音沉穩而清晰,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鎮定人心的力量。贏陰嫚則在一旁低著頭,滿臉羞愧,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嬴政聽後,沉默良久,那凝重的氣氛彷彿能將空氣凝結。最終,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有著帝王的威嚴:“既已如此,扶蘇,朕命你前往牢獄,釋放項羽。”
扶蘇領命,轉身帶著虞姬向著牢獄快步而去。那牢獄陰暗潮溼,散發著腐臭的氣息,四周的牆壁上爬滿了青苔,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殘酷與無情。虞姬的心在胸腔中瘋狂跳動,她的臉色蒼白如紙,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焦急。
牢門緩緩開啟,發出一陣沉悶的嘎吱聲。虞姬一眼便看到了那被鐵鏈鎖住的項羽,他的頭髮略顯凌亂,戰甲上滿是汙漬,卻依然難掩那英雄的氣概。虞姬的淚水瞬間決堤,如洶湧的潮水般奪眶而出,她不顧一切地撲向項羽,泣不成聲:“項郎,你受苦了。”那哭聲在牢獄的迴廊中迴盪,悽慘而又動人。
扶蘇看著眼前這一幕,微微嘆了口氣,待虞姬的哭聲稍緩,他上前一步,面帶微笑,輕聲說道:“事不宜遲,你們經歷此番磨難,也該早日成婚,讓這世間的紛擾都成為過往。”他的眼神中帶著祝福與期許,彷彿能看到他們未來幸福的模樣。
大秦皇宮,本是威嚴莊重之地,卻被一片陰雲所籠罩。金碧輝煌的宮牆內,雕樑畫棟的宮殿此刻彷彿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在那重重宮闈深處,一則噩耗如驚雷般炸響——傳聞皇后羋華暴病而亡。
剎那間,整個皇宮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攪動得混亂不堪。而在這混亂之中,皇貴妃胡姬卻如同一顆迅速崛起的毒星,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她昔日那唯唯諾諾、楚楚可憐的模樣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如今的她,像是從黑暗深淵中爬出的惡魔,眼中閃爍著貪婪與兇狠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彷彿在嘲笑這皇宮中的一切。
胡姬那精心修飾的面容下,隱藏著一顆蛇蠍心腸。她身著華麗無比的錦緞服飾,金絲繡線在陽光下閃爍著刺目的光,每一步走動,裙襬都如洶湧的黑色潮水般翻滾。她踩踏著皇后倒下所留下的“鮮血”,那所謂的“鮮血”,或許是她陰謀詭計中的犧牲品,或許是她為達目的而編織的謠言。此刻,她距離那至高無上的皇后之位僅有一步之遙,而這一步,她正邁得堅定而決絕。
原本在眾人面前總是低眉順眼、謹小慎微的胡姬,如今徹底露出了滿嘴獠牙。她巧妙地借始皇帝之手,如同揮舞著一把無形的利刃,加快了清除後宮中皇后親信的步伐。每一個指令從她那硃紅的嘴唇中吐出,都像是一道催命符。
看吶,此時的胡姬正傲嬌地端坐在鳳攆之上,那鳳攆被眾多太監宮女們抬著,緩緩行於後宮各處。所到之處,宮女宮人們無不膽戰心驚,噤若寒蟬。每一天,都有宮女宮人因為些許小錯,便被無情地杖斃於那冰冷的石板地上。她們的哭喊聲、求饒聲在空曠的宮殿間迴盪,卻絲毫不能打動胡姬那顆冷酷的心。而那些屬於皇后派系的嬪妃們,更是命運悲慘,一杯杯毒酒、一條條白綾被送到她們面前,她們絕望地哭泣,卻只能無奈地接受這殘酷的命運。
胡姬的雙腳踩在那發粘的、沾滿“血”的地板上,每一步都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響,她卻毫不在意,彷彿這是她走向權力巔峰的勝利鼓點。她就像一個行走的惡魔,將恐懼與絕望播撒在後宮的每一個角落,讓這座曾經充滿榮耀與奢華的大秦皇宮,變成了一座人間煉獄,而她,正沉醉在這血腥的權力遊戲之中,無法自拔,也不想自拔。
在這後宮的腥風血雨中,有一位名叫靈犀的小宮女,她曾是皇后羋華身邊最貼心的侍奉之人。靈犀生性聰慧且忠心耿耿,眼見著胡姬如此肆意妄為,心中滿是悲憤與不甘。
一日,靈犀趁著夜色,偷偷潛入了一處偏僻的宮殿角落,那裡供奉著大秦歷代先祖的靈位。她跪在地上,眼神堅定地望著那些靈位,輕聲祈求道:“列祖列宗在上,皇后娘娘一向賢德善良,如今卻遭此厄運。那胡姬妖女作惡多端,若任由她這般張狂,我大秦後宮必將永無寧日,還望祖宗庇佑,能有人出面阻止這一切。”她的聲音雖輕,卻在這寂靜的角落中迴盪著堅定的力量。
而在朝堂之上,眾大臣們也漸漸察覺到了後宮的異樣。丞相李斯皺著眉頭,心中暗自思忖:“這胡姬如此行徑,恐會擾亂朝綱。皇后暴斃本就疑點重重,若不加以制止,只怕會引發更大的禍端。”他與幾位重臣商議後,決定進宮面見始皇帝。
皇宮御書房內,燈火通明。始皇帝嬴政坐在巨大的書案後,面容略顯疲憊。李斯等人恭敬地行禮後,李斯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近日後宮動盪不安,皇后新喪,諸多事宜皆不合常理。臣等聽聞皇貴妃胡姬手段狠辣,處置後宮眾人毫不留情,此等情形若持續下去,恐有損陛下聖名,還望陛下明察。”
嬴政聽後,微微皺眉,他心中對後宮之事雖有所耳聞,但並未過多幹涉,如今聽李斯所言,不禁陷入沉思。“朕知道了,此事朕自會處理。”他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