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著手準備

第二日一大早,李異讓郭二去王貴家請王貴過府一敘,自已則忙著構思趙破奴準備上書請旨的文書。

大將軍雖然年少時便跟隨霍去病徵戰沙場,同時也學會了文字書寫,能夠處理簡單的文書,但面對昨日所探討的樓蘭及西域的規劃,他深知自已的能力有限,於是懇請李異代為斟酌。而李異想要求教的人正是王貴,在等王貴到來之前,他拿出自制的碳筆在紙上寫寫劃劃。

王貴進門時,他已迎了上去,拱手作揖。

“先生,早安。”

王貴笑道,“軼哥兒,一早請我過來,可是新紙坊選址一事確認了?”

“說起來,還是先生提醒了我。伊循確實可作為新紙坊的地點,但還更有可能建設成比樓蘭城更好的城池,此事需要先生幫助,也非你不可!”

王貴瘦削的面龐上收起了笑容,驚訝問道:“軼哥做事總是如此如其不意,出人意料。可這伊循建城,我一個平民百姓如何做得?”

李異一把將手中寫滿字的紙片,遞了過來。

“請先生過目,可能明白上面的內容?文字是否需要潤色修改?您知道這可不是我擅長之事,但正是先生你的強項,所以非你不可。”

王貴捧起紙片,展開細看,一看之下大為震動。花白的山羊鬍已是微微顫抖。半晌,才開口說道:“軼哥,此事關係重大!”

“我知道!所以才一大早,請先生過府一敘。先生曾是前郎中令的幕僚,對於此類文書定能信手拈來,還請先生幫著潤潤筆。”

王貴緊蹙眉頭,說道:“寫文書並非難事,只是所奏之事能不能如願獲准!”

“不去做如何得知!”李異堅定的答道。“先生只說這計策可好?”。

王貴低下頭,在房中踱起步子。李異也不催促他,讓他慢慢考慮。

突然,王貴抬起頭,走到李異的書桌邊說道:“研墨,取紙筆來。我可用不慣你這硬筆。”

王貴鋪紙提筆,一氣呵成。寫畢,他將紙張捧起,吹了吹,小心遞給李異。

草擬奏章上寫道:

“臣趙破奴,稽首。今就西域事務上奏,請皇上聖裁。

一、感念皇恩,請賜封地

臣感蒙皇恩,封為浞野侯。現請賜樓蘭伊循綠洲為臣封地,臣願駐軍此處,抵禦匈奴南下侵襲。

二、提議屯田西域

臣提議在伊循及孔雀河之濱渠犁開荒墾田,特請派田卒、流民到此協助,初始,三百田卒、一千流民足矣。此舉可解軍需之急,利長遠之計。

三、加強防禦與通訊

臣請沿孔雀河修築烽燧,連線伊循與渠犁,使之互相守望,共同進退。此舉可強化防禦並提升通訊效率。烽燧可延伸至玉門關,與漢朝緊密相連。

伏乞皇上明察,賜準所奏。臣趙破奴,頓首。”

李異匆匆瀏覽一遍,笑道:“能有先生指點,是李異之幸事。敢問先生,此奏章能獲得批准的勝算有多大?”

王貴輕嘆一聲,目光中閃爍著深思之色,緩緩道:“此計甚妙,趙破奴亦是大將之才,有他鎮守樓蘭自然無憂。我明白你的意圖,但最難揣摩的莫過於帝王之心。以我之見,勝算當有六成以上。”

李異聞言,有心奉承王貴,很是恭敬地說道:“先生大才,只是管理一個紙坊是大材小用了。依我看,此事勝算當有八成以上。先生在樓蘭蹉跎了二十多年,不妨借這個機會一展所學。趙將軍畢竟是一介武將,正需要象先生這樣一位心思縝密周到、文思敏捷之人在側輔佐。先生若助他,必定如虎添翼!”

王貴聽了,微微搖頭,不以為意地撫了撫腹部,道:“殘疾之人,難堪大用。快上朝食來,我餓了。”

李異見狀,忙喚來月芽,讓她將朝食送至書房。他邊看著王貴慢慢享用,邊繼續遊說:“趙將軍雖為您的晚輩,但戰功赫赫,在河西之戰、漠北之戰中屢立奇功,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先生若能助他,實為珠聯璧合。”

王貴抬頭瞥了李異一眼,繼續埋頭吃朝食。

李異繼續說道:“不需先生上陣殺敵,只需右手寫字,用腦思考足矣。您就當成是經營一家更大一點的紙坊。再者,伊循新紙坊,我與翰漠商量好了,轉出二成股份給先生,作為先生辛苦操勞的報酬,您看可好?”

王貴瞪了他一眼,“趙將軍之事,與紙坊報酬何干?莫要混淆了。”

李異說道:“這二成股份本就計劃著一年後轉給先生,這麼多年家中諸多事務,都賴先生幫忙出主意,外祖定不會有異意。趙將軍屯田伊循一事,全賴漢皇撥款派人,前景也尚未可知。前期籌謀想來是沒有任何報酬可取。李異怎能忍心讓先生白白忙碌,於情於理,都該將這二成股份轉給先生。請先生萬勿推辭!”

王貴仍低頭吃著盤裡的吃食,腦子裡卻想著李異的策劃。

李異假裝可憐,唉聲嘆氣道:“唉,我知道先生不屑與王室權貴交往,在樓蘭多年皆是如此。但你我兩家已是一體,不分彼此。先生也知道李異的想法,所以李異懇請先生出手相助,共同守護樓蘭。”

王貴嚥下一口吃食,抬袖擦了擦鬍鬚,緩緩說道:“你也未免操之過急了!皇命如何,尚未可知。就算趙破奴身為大將軍,願意自降身份,戍守樓蘭這樣的小國,也未必定能成事。”

李異忙回覆:“我昨日已與他談妥,伊循之事,大將軍志在必得。若請旨不被漢皇批准,他寧願叛出漢朝,將家眷接到樓蘭來。至於其中緣由,李異不便透露。”李異拱了拱手,表示歉意。

王貴陷入深思中。他很快吃完盤中吃食,放下了碗筷,抬頭看向李異說道:“你不說,我就不知道了嗎?無非是與我相似的理由罷了。既如此,我便助趙將軍一臂之力又何妨。”

李異聞言大喜道:“多謝先生。那事不宜遲,煩請先生即刻將這份奏章送去給大將軍,並陪同他去見樓蘭王,勸說樓蘭王共同上書漢皇,請求漢軍駐軍屯田。如此一來,勝算定能再增一分。”

王貴略一思索便點頭應允,他深覺李異的想法大膽,但卻不失為良策,只因暗合了漢帝開疆拓土的政策,就有很大的勝算能得到漢帝青睞。自已若能出一份力,也不枉餘生。

李異又說道:“我不便頻繁出現在軍營中,還需勞煩先生獨自去見大將軍。關於如何說服樓蘭王,大將軍可能會考慮採用強硬手段來迫使樓蘭王屈服,但我堅信,唯有自願的合作才能帶來長久的和平共處。”

“伊循新紙坊也可分出兩成的股份給樓蘭王室,這得讓他們出資購買股權。並且,我們可承諾以後開設任何新廠坊,都讓樓蘭王室佔股二成。您看這樣做是否能夠安撫樓蘭王的心?這樣一來,樓蘭王對於將伊循劃為趙破奴將軍的駐軍屯田用地也就不會那麼牴觸了,同時也能將三方利益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共謀發展。先生可代表我或外祖與樓蘭王商議,我相信先生定能見機行事。”李異索性將外祖阿拉木推出,以增加在樓蘭王面前的可信度。

王貴捋了捋山羊鬍須,心中對李異的胸懷和氣度不禁讚歎。他沉思片刻,說道:“只怕樓蘭王只重局勢,忽略了紙坊的價值,拒絕認購這二成新紙坊股權,你當如何?

李異微笑道:“我們自然可以為他保留這份股權,等到將來他見到紙坊收益豐盈,再想入股,我們仍會同意。如此,既顯示了我們的誠意,又給了樓蘭王足夠的思考時間。”

王貴微笑道:“你既已謀定便依你所言,剩餘的就看你與大將軍之間是否有默契了。”

\"多謝先生代勞。”

二人說完,王貴站起來正準備出門,忽然又想起一事,說道,“你的郭二哥,今日便借我一用,我年老體弱,有他護衛在側,我方能安心辦事。”

李異說道:“借你可以,甚至讓他入贅你家也行,但這些事不能讓郭二哥知道。郭二哥敦厚質樸,萬一說漏了嘴就會誤事。”

“你就直說他笨好了。”王貴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一語戳破,轉而又說:“你不放心他,難道還不放心我?”

李異笑道:“我只是提醒先生,此事須得保密。”

王貴心中還有疑惑,便追問李異道:“你如何得知郭二有意入贅我家……這可是剛才在路上,我提的條件,他可還沒空告訴你吧。”

李異強忍住笑意,一本正經地回答道,“最近,您為了紙坊的事,總讓王英、王蘭姐妹倆過來傳話,我郭二哥一眼就看中你家秀外慧中的王蘭,兩人接觸下來都互生好感。我可以擔保,我郭二哥並無妻室,也無婚配,忠義孝三全,正合適入贅你們家。郭大哥也說了,他是家中長子,已娶妻生子。郭二哥可隨他自已的心願。您看這不正是天作之合!”

郭大、郭二吃好飯,正準備過來找李異、王貴,剛走近便聽到了李異這句話。郭大心想,“這軼哥當真是神!兄弟倆才說的兩句話,他便已知曉。”以前,他還會問李異是怎麼知道的,現在問都懶得問了。

郭大、郭二見房門已開啟,直接進去拱手行禮。郭大更是接著李異的話說道:“軼哥說得不錯,不知王先生可還有其他要求?我們選定日期,便上門納聘。”

李異忙打斷話道:“郭大哥,此事包在我身上。只是現在另有要務,需請郭二哥護送王先生去一趟漢軍營地。等王先生回來,我們今日就將這樁親事定下來。”

郭大、郭二眼見著李異這麼小的年紀,要為他們做主的樣子,心裡分外覺得好笑。但一聽有要事要辦,也不敢耽誤,忙一起應好。

郭二更是小心翼翼地扶著王貴出了書房,再把瘦弱的王貴扶到了馬上。自已牽著韁繩,引著馬快步走向城門口。

郭大去了小作坊幫著翰漠曬紙,新出品的草紙出人意外的暢銷。對面胡裕家訂了二十斤,據說是親戚家試用了樣品後,請胡裕幫忙訂購。加上另外幾家,已有二百斤的訂單量在排隊,小作坊只好日夜加班,還增加了灶眼、鐵鍋等裝置。李異見翰漠能夠獨當一面,便放心地將紙坊交給他打理。

李異回到書房,坐下凝神細思,手中的筆在紙上躍動,一座想象中的伊循城逐漸浮現在眼前——城牆高大厚實,四周環繞著防風林帶;城內佈局井然有序,中軸線上矗立著宮殿和廟宇;各區域之間既有明確的界限又相互聯絡;城門之上建有箭樓,瞭望塔高聳入雲。他甚至考慮到了城內的糧倉和望遠鏡的製造。

正當李異專注地邊想邊畫時,阿拉木突然推門而入,打斷了他的思緒。

“軼兒,你在幹什麼?我敲門半天都沒反應。”阿拉木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責備。

李異抬起頭,歉聲說道,“外祖,對不起,我沒聽到。您有什麼事情嗎?”

阿拉木坐下後,關切地問道:“王先生怎麼突然去了漢軍營寨?會不會有危險?我猜測,是不是你又給他找了什麼差事?”

李異喚來月芽,讓她送些喝的過來。他把手中的圖紙遞給阿拉木。“我畫了座城池,您看看。”阿拉木眯起眼睛仔細端詳,但由於視力不佳,只能看個大概輪廓。他搖了搖頭,將圖紙遞迴給李異,“我眼睛看不清,你就仔細說給我聽吧。”

李異放下手中的筆,指著圖紙說道:“王先生選中伊循建新紙坊,從樓蘭城過去,馬跑得快些得一天一夜,這不就得連房屋一起建了,待紙坊開工後,就住在伊循。表兄們都大了,現在這三幢樓還能住,等娶妻生子了,可就不夠住了。我想索性在伊循修建一座大宅子。”

說著把手上圖紙遞上去,也不管外祖能不能看清,繼續說道:“您看,伊循離我們鹽池也近,多建幾座倉庫,可以多屯些鹽。”

阿拉木握著李異的手,感慨道:“軼兒,你年紀尚小,卻如此操心家裡的事情。外祖真是沒白疼你。但伊循那個地方孤零零的,周邊什麼都沒有,萬一有個什麼閃失可怎麼辦?哪天,等我見到努比,問問他情況再說吧。”

李異認真看著外祖說道:“努比大叔家是為了放牧,在伊循扎帳篷住,到了冬天還要回樓蘭城來住。他跟我不是一回事。我要把房子蓋在伊循,在米蘭河邊屯田,等莊稼豐收了,房屋蓋好了,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定居。到時候,伊循就會成為一個繁榮的城市。那時土地就是寸土寸金了,趁現在樓蘭王還想不起來收費,我找他先圈上幾塊地,把房子蓋上。王先生,就是去幫我談這塊地的,為了這,我還同意把新紙坊二成股轉賣給樓蘭王呢。”

“誰讓他們都當我是小孩不相信我,我只能請王先生出馬了。”說得最後,李異竟有些怨懟了。

阿拉木呵呵笑著:“誰說不相信你了?外祖最信你。”

李異笑道:“所以我才什麼事都告訴您啊。您看,艾山表兄明年要成婚了吧。哈桑表兄也有心愛的女人,叫託婭,那女子的弟弟託肯還沒長大成人,所以才不能現在就成婚。要依著我,我就讓他們跟艾山表兄一起完婚。”

“伊循新建城,正需要人力。只要他們願意,託婭帶著託肯,還有他們部落一起過來生活都行。聽艾山說,託肯的部落居住條件不好,他又不願搬到西山去,是不想離託婭太遠。那索性讓他們部落全都搬過來住在一起。”

阿拉木驚訝道:“竟有此事?外祖沒白疼你,你這件件事都是為家裡人著想。”

他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軼兒,你回祖父家的事情,我一直沒提,但心裡始終惦記著。你可有規劃?”

李異問道:“外祖是擔心我走了,沒人管伊循建房的事?”

阿拉木摸了摸自已的絡腮鬍,說道:“郭家兄弟還在這裡等著,雖然外祖也捨不得你,但我也得體諒你祖父不是。這漢軍也不知道是個什麼章程?”

李異認真說道,“明年,匈奴就會派兵攻打樓蘭,我怎能一走了之?趙將軍已答應留守樓蘭,王先生也答應助他一臂之力。這時候,我更不能走。我們還有很多事要準備。”

“哦?”阿拉木無語了。外孫預料到漢軍大勝,樓蘭王被捉都一一應驗,他也無法再質疑匈奴會出兵樓蘭的事。

李異怕外祖過多憂慮,轉移了話題:“還有一樁喜事得告訴您。郭二和王蘭兩人看對了眼,郭大哥也同意他上門當女婿了。等王先生回來,定了日子,就上門納聘。”

阿拉木頓時一掃陰霾,笑道:“果真!我還當真是沒看出來啊。”

“可不就是為了我這新紙坊,他們倆人才認識熟絡起來的嘛。說來,我也算是媒人。”

阿拉木更是笑得開懷,“你何止是媒人,你可是能人。”

李異也笑道:“外祖說得沒錯,您看這麼多喜事,接二連三,我這個能人,怎麼少得了?等郭二哥的事決定下來,我讓郭大哥先回家鄉。等樓蘭沒有兵事了,我再跟郭二哥一起回去,還可以讓王蘭也跟去看看她父親的家鄉。”

阿拉木聽後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王先生也是個苦命人,這麼多年了,他也該回去看看了。”

李異奇道:“外祖,王先生為何二十多年都不肯回去?”

阿拉木蹙眉道:“你自已去問他,或許他會告訴你。經常見他眺望著東方,久久不動,那不是還念著家鄉,又會是什麼呢?”

他輕輕拍了拍李異的手背,聲音柔和,\"軼兒,你建新紙坊不願意接受我的資助,那建新宅子的錢,你也不打算要嗎?\"

李異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您這是同意了?\"

阿拉木嗔怪道:“這樁樁件件都是家裡人的喜事,你可以不做,也可以不管的。但你都替你表兄們考慮到了,我能不同意嗎?”阿拉木心想,如果樓蘭城避不開匈奴和漢軍的襲擊,還真不如全家搬去伊循,說不定會是一條出路,便暗下決心,準備資助外孫的提議。

\"哈森完婚的事,我會去跟你二舅商量。在新房蓋好之前,他們可以暫住在樓蘭城。部落的事讓他們自已商議好。一旦新房落成,你們年輕一輩就都搬到伊循城裡去住。\"阿拉木說出了自已的決定。

“木材、磚石可找穆薩要,提前告訴他你需要的數量,他會負責從外面買回來。至於錢,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只需列個清單給他,其他的事情,我相信你的表兄們會積極配合的。”

李異跪坐到外祖身邊,伸手一把抱住外祖,用臉蹭了蹭他的鬍子。“外祖你真好!我要在宅子最中間給您留一間房,您何時想搬來都行。”

阿拉木摸摸他的頭頂,慈愛地笑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