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樓蘭降表

王恢帶著樓蘭王來到大將軍趙破奴的大帳中時,已有匈奴籍親兵在一旁隨侍。隨軍翻譯兼任書吏已在書案上擺上了羊皮紙和筆墨。

趙破奴開口說道:“事務繁多,閒話少說,我們來談談正事。”雙眼緊盯著樓蘭王,加重了語氣說道:“樓蘭需向漢皇上表稱臣,保證支援漢軍在西域的軍事活動,保證糧草供應!此其一。”邊說邊示意書吏記錄,再翻譯給樓蘭王聽。

樓蘭王邊聽邊回想著王室卷宗上的歷代記錄,希望能找到可供借鑑的地方。自已的先祖原是吐火羅人,千年來沿孔雀河繁衍生息。先祖率領其中一支吐火羅人在孔雀河下游,靠近羅布淖爾湖的地方,建立了樓蘭國。200多年前月氏一族強大起來,逐步從河西西擴到西域,統治了樓蘭等國。68年前,匈奴單于冒頓派兵攻打了月氏。月氏王被殺,月氏從此被迫西遷。先祖不願跟隨月氏西遷,留了下來,但也不得不依附匈奴而存活。他不禁自問:“這麼快就到了要做選擇的時候了嗎?”

樓蘭王的思緒被趙破奴不斷敲打書案的聲音驚醒。抬頭一看,趙破奴正手撫書案,不耐煩地盯著他。於是忙問道:“敢問大將軍,軍事活動所需時日多久?不敢打聽內情,只為準備所需糧草。”

趙破奴說道:“樓蘭既已臣服我漢朝,告訴你也無妨。短則數月長則數年。”

樓蘭王不語,心想這是不準備走了嗎?

趙破奴也不等他再說,又接著說道:“其二,樓蘭需向漢朝進貢。大行令,你看這數量如何確定為好?”趙破奴把話題轉給了王恢。

大行令負責掌管邦交和邊陲部族事務。其中包括安排諸侯王、列侯入朝之迎送接待、朝會、封授等活動,以及百官朝會、少數民族使節朝見之禮儀。還兼管各諸侯國的納貢等事務,現在也拓展到各屬國間。這正是王恢的本職工作。

王恢也不含糊,看向樓蘭王說道:“就按匈奴同等份例吧。請樓蘭王說說看,若是記不住了,可派人去請分管屬官前來說明。”樓蘭王忙擦了一把汗說道:“樓蘭乃小國,事務不多,本王還是記得一些。大體是:每年進貢一千隻羊、五百匹馬、二十鬥珠寶,二百石小麥,分批運送。”

趙破奴皺眉道:“這麼少嗎?”

樓蘭王回道:“樓蘭小國也,剛才漢使也提到了,樓蘭總共才1570戶。可不敢與漢朝相提並論。納貢物質分攤到戶,算下來也會給各家增添不少負擔。再多就籌不出來了。這些俱是實情,不敢隱瞞大將軍。”

王恢點點頭讓書吏記下,看向樓蘭王說道:“二百石小麥,現在就安排人手製作成麥粉,送到軍營中。另送二百隻羊、二百匹馬到軍中補充軍需。可在下次入京進貢時扣除此部分。”樓蘭王忙拱手向王恢道謝:“多謝大行令體恤!”

趙破奴問王恢:“還有其他事項嗎?速速談妥,今日之內派人送往京城候旨。”

王恢看向樓蘭王說道:“其三,也是最後一條,需送一名王子入京為質,學習漢朝文化。”

樓蘭王心想安歸手上有漢人的命,可不敢讓他去。於是開口說道:“本王二子安繼今年十二,他可入京為質。”

趙破奴一拍手道:“可。”

書吏全部記下後呈上來,讓樓蘭王簽名畫押。趙破奴早就寫好了自已的奏章,就等著這份降表,一同送往京城。當即就吩咐一個四人信使小隊帶上兩份文書和乾糧出發返回漢朝。

趙破奴安排完,又看向樓蘭王說道:“漢皇旨意到來之前,你就住在軍營中。你還做你的國王,你不是還有個兒子嗎?讓他每天早上過來聽命。另外你安排一隊樓蘭士兵給我做嚮導,要熟悉周邊各國路線計程車兵。”說到這裡,肚子咕嚕響了一下。

樓蘭王愣了一下說道:“可否請大將軍派人去傳大祭司和二王子安繼來此聽命?二王子年方十二,需得大祭司協助主持一應事務!”

趙破奴一揮手說道:“讓王奎去傳。”親兵出去傳令。

王恢趁機站起說道:“大將軍,現在可以傳膳了,剛得了些羊肉和囊餅,就差羊肉湯,這會想是已烹製好。”說著朝自已的親兵一揮手,打發出來傳膳。

不一會,幾個親兵端著吃食魚貫而入。用羊氈皮包著烤好的羊肉、囊餅放在簡易書案上,書案上已撤去了筆墨。最後進來的親兵們端著一陶盆羊湯和幾隻陶碗、陶杯,嘻嘻笑著告訴王恢:“這些盆碗還是找送羊來的那家要的。”

王恢邀請樓蘭王圍坐過來,一同用餐。他指著吃食說道:“軍營中簡陋,但東西都是好東西。那個叫胡裕的,看樣子家境不錯。可否請樓蘭王安排他來為軍營作後勤?”

樓蘭王沒聽懂問他:“何為後勤?”王恢解釋道:“就是管穿管吃管用的。現在軍營裡有馬、羊,士兵們要操練可沒空照看它們。馬上要入秋了,天一冷就要換冬衣,還得幫著士兵們做些冬衣。胡裕一家可不夠,得多召幾家。相應的,可適當減免些稅賦。不然的話,誰也不願來做。你說對吧?”

樓蘭王聽懂了,點頭回道:“等大祭司、二王子到了,我就吩咐他們去辦。樓蘭有幾家大富商,可讓他們出些人手來管這些事。胡裕有樓蘭最大的麻布坊,再聯合幾家皮貨店、成衣店,趕製冬衣來得及。”

趙破奴呼嚕呼嚕喝完一碗羊湯,擦擦汗說道:“給我帶路的嚮導有人選了嗎?明早就要。”

樓蘭王心想自已兒子安歸已被捉,那熟悉道路的遊騎早逃不見蹤影。若強行徵來與漢軍相處不好,又會惹事。於是說道:“為漢軍引路當選漢話說得好的。阿拉木家有個漢人外孫,家裡人都會說漢話。樓蘭就屬他家漢話說得最好。他有兩個孫子現今也在軍中,可令他們明早帶隊,隨軍聽命。”

趙破奴和王恢對視一眼,點頭認可了這個安排。

飯後,趙破奴讓親兵帶著樓蘭王去了隔壁帳篷中休息。大王子已被送到這裡休息。他總共有兩處槍傷,一處傷在右肩,一處在左膝窩。另胯骨被王奎踢骨裂,已綁上了繃帶。醫官給他上的外傷藥有催眠作用,讓他睡著了,連樓蘭王進來也不知道。一番折騰之後,父子兩人總算是得了一處安靜地方獨處休息。儘管外面仍守著漢軍士兵。

而王奎得了令要去傳喚二王子和大祭司。他叫上兩個同伴,一起騎馬來到王宮門口。宮門邊站著兩人,其中一人還未到成年人的高度。王奎心想不會就是二王子吧。正要開口詢問,那人已轉過頭來,王奎大喜:“李異!”接著翻身下馬,遞了韁繩給同伴,就衝李異抱拳問候道:“小友,數月不見倒是長高了。”看到翰漠,又拍拍他的肩膀:“翰漠小兄弟,你倒是更結實了。”不等二人回話,又對自已同伴介紹起來:“這兩位可是我的救命恩人!”

李異忙說道:“漢使客氣了。真要說起來,月莎公主才是真正救你命的人。我們不過是幫她的忙,一路留意著才找到了你。”

王奎瞪大了眼睛問道:“果真?”

“千真萬確!待會見到她,你可直接向她道謝!不過不可讓她兄長知道,影響他們兄妹之間的感情。”李異誠懇說道。

“明白!多謝李兄弟告知。這,你們因何在此?”

“來探望月莎公主。因為父兄的緣故,她現在很難過。”李異回答道。

王奎想了想說道:“待我勸一勸她,會好起來。”王奎早上已見到了月莎。理解在如此處境下,任誰也高興不起來。好在樓蘭王沒有強硬下去,還很配合,局面也在變好。

王奎招手叫來在門口張望的守衛,請他進殿去通傳,全然忘了自已天沒亮時是怎麼衝進殿的。

王宮在大祭司的主持下漸漸有序起來。鄯都尉帶著剩下的樓蘭士兵,把已死去的國王親衛送回家中安葬。又安排宮中侍女們打掃宮殿、烹製食物,分送到后妃房中。月莎擔心父王安危,不吃不喝,催促著二王子安繼出宮去打聽父王的訊息,被大祭司攔住。

大祭司請鄯都尉派出一部份人馬收殮了大將軍煞破軍和其他一些戰死的樓蘭士兵的屍身,送回各家安葬。安排神廟裡的祭司前去弔唁禱告,安慰在天之靈。特意派出人手留守在大將軍府門前,以防有人藉機滋事,動搖時局,也有保護大將軍府的用意。所幸煞破軍的兩個兒子都還未成年,最大的只有八歲,還想不到要為父報仇,算是好安撫的。鄯都尉則親自護衛二王子的安全,不離左右。

正在大祭司勸說月莎去吃飯休息時,宮門守衛來報,有漢使請見大祭司和二王子。月莎一聽跳了起來:“我也要見!”她拉著二王子的衣袖,祈盼地望著他,臉上的淚痕還未乾透。

宮門守衛又說道:“還有,阿拉木家二個孫子求見公主,讓他們都進來嗎?”大祭司發話道:“先請漢使進來。”守衛轉身出去了。大祭司也不攆月莎走,任由她留在了大殿裡。

王奎一個人進了大殿,直奔公主走去。二王子和大祭司趕忙上前想攔住,王奎已雙手一抱,高舉過頭,高聲說道:“公主安好!漢使王奎拜謝公主。”說著躬身深揖了下去。月莎一見是認識的人,略放下心來。只疑惑他為何行此大禮。她知道漢使只跪拜自已的君王。之前,王奎覲見父王雖也是抱拳揖禮,卻是不會如這般鄭重。於是雙手合十道:“月莎不敢受漢使大禮!請問漢使是否有我父王和大王兄的訊息?”聲音盡顯暗啞,已失去少年人的活力。

“公主請放心!你父王和大哥都很好。吃得好睡得香!請公主不要太掛心,務必保重自已的身體。”王奎儘量放低音量,柔聲說道。

月莎不禁哽咽起來,泫而欲泣,掙扎著說道:“我很抱歉!之前的事是我大哥不對。我替大哥向您賠罪。請漢使饒恕大王兄這一次。”月莎連聲祈求著,淚水悄然滑落。

王奎打斷她,說道:“你就是你!無需代替任何人。下次可別再說這樣的話。聽說你不開心,李異和翰漠擔心你,正在宮門口等著要見你。公主不防去梳洗一番,換身衣服再見他們。”王奎想著方法讓她轉移一下注意力。

月莎擦擦眼淚,說道:“多謝漢使告知!我這就傳他們進來。”又不好意思轉過身,理了理頭髮。抬頭又問道:“請問漢使我何時能見到父兄?他們何時能回來?”大祭司在一旁也急著開口問道:“請問漢使來此,為何事?”

王奎轉身對大祭司拱手說道:“本使特來告知,樓蘭王父子都很好。樓蘭王要暫時住在軍中一段時日。本使代樓蘭王傳喚大祭司和二王子前去聽命。”

二王子安繼忙問道:“現在就去嗎?”

王奎轉頭看向安繼,點點頭:“二王子可稍作準備,給你父王和兄長帶些衣物、書籍、筆墨,僅限這些。我在宮門等候兩位。”月莎急忙說道:“我可以一起去嗎?”王奎柔聲回道:“軍營中全是軍漢,公主恐怕不便前往。但我保證他們很安全。你二王兄每日早上去聽命,晚上便返回宮中。他可告訴你,每天發生的事。你總該相信你二王兄吧。”

月莎感覺王奎對自已很溫柔,放下心來,擤了擤鼻子:“嗯,多謝漢使!”王奎笑道:“是本使感謝公主的記掛!”說著拱手長長一揖,轉身大步出了大殿。

李異、翰漠陪著王奎在宮門口閒話。月莎幫著二王子收拾了些要帶去的東西,自已也換了身衣服,送二王兄和大祭司來到宮門。等他們上馬走了,便帶著李異他們進了宮。李異見她面容憔悴,示意翰漠多安撫一下。自已卻是不知該如何安撫這麼大的女孩子。只在一旁陪著,聽著另外兩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話。

原來月莎是沒有親孃的孩子。樓蘭王的大小王妃各生有一子,便是大王子、二王子。月莎的母親是宮中一個美麗的侍妾,生月莎時難產去世。她從小被養在小王妃身邊。雖然小王妃對她不錯,但更多的心思還是放在自已兒子二王子身上,時常還要承受大王妃刁難,就沒有更多的心思來管月莎。

月莎長得像母親,美麗善良。樓蘭王憐惜她從小沒了母親,更喜歡她聰明伶俐,善解人意,時常帶在身邊,與大王子、二王子並無區別。三個孩子一起玩耍長大,因此她與父兄關係最是親密。

今日也是她最最難受的一天。隨著二王兄離宮,現在的大殿裡,王室僅剩她一人在。二位王妃先後有孕,自戰事來臨,便一直躲在寢室裡,不敢見生人。月莎頓感不安,淚水撲簌簌滴落。

翰漠愛憐地摸摸她的頭,安慰道:“公主別難過了!王奎已知道是你救了他,看在你的面子上,他不會再為難你父兄了。”月莎抬起頭,驚訝地睜大了眼睛:“我何時救了他?大王兄不肯聽我的話,他不肯放王奎!”

李異上前來解圍,對翰漠說道:“我沒告訴過她!”抬手也摸了一下月莎的頭,說道:“我生病的時候,你不是告訴我了嘛。後來我約了翰漠,一起跟蹤安歸的親隨,找到了王奎,我們就放了他。剛才遇見王奎時就告訴他,是你請我們幫忙救他的!事實也是如此啊。還告訴他,不要讓你父兄知道。”

月莎驚得眼睛更大了,喃喃道:“難怪他剛才向我行大禮呢!原來是這樣。”

不知是誰的肚子咕嚕咕嚕地叫起來,月莎摸了摸自已的腹部,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李異也笑道:“這下知道餓了吧!快去吃飯,你父王不會有事的。今日我們還有事,就先回去,改日再來看你。”說著端起侍女送上來的葡萄酒,一飲而盡,轉身就往宮門走。翰漠叮囑了一句:“記得吃飯啊。空了就來找我們玩。”說完,轉身去追李異。月莎攔阻不及,只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