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章 返回樓蘭

第二天還未完全天亮,李異一行人就出發了。接下來的路段是草甸、戈壁交替出現。幾人打馬狂奔,加快回程速度。路上遇到一些商隊,也擦身而過並不停下打招呼。

烈日當空,沙石在馬蹄下翻滾,發出沙沙的聲響,揚起一陣陣沙塵。幾人用布巾捂住口鼻,聞著自已的汗臭縱馬前行。水囊裡的水沒了就到河邊取水,餓了啃幾口乾糧。晚上也不再搭帳篷,圍著火把合身而臥,用布巾包裹住頭臉遮擋沙塵。

兩天後的中午來到一座木橋下,李異翻身下了馬,回頭囑咐郭大:“牽馬上橋過河!”李異的兩名隨從已牽著馬,慢慢上了橋墩。李異緊隨其後,郭大郭二也跟上。

過河後繼續北上,漸漸地就偏離了河流。沒過多久,遠處出現了一座石頭修築而成的城池。隨著馬蹄有節奏的敲擊聲,城牆輪廓越來越清晰。土石夯築的城牆有著拱形門洞,城門上是平頂木窗的塔樓,城牆四角隱約可見角樓。

郭大推測角樓是用來瞭望放哨用的。此時卻是空無一人。

門洞邊上站著兩個守門士兵,很是隨意又無聊地看著入城的人們,偶爾還跟認識的人打聲招呼,並不象漢朝那般盤查嚴格。

郭大郭二有些心虛地互看了一眼,正準備上前跟李異打個招呼。李異衝他們點點頭示意安心,牽馬領頭上前。守衛正跟一人打完招呼,一轉頭見是李異,臉上漲開了花朵,用樓蘭話說:“李少爺,您回來了!艾山伍長剛才還下來看你回來了沒。”

李異有兩個表兄在城門當伍長,其中一個是翰漠的親哥艾山。李異笑著回覆他:“那勞煩你一會去告訴艾山表兄。後面兩位漢人兄弟是我家的親戚,我可作擔保,還請放行!家中事多,我就不等表兄了。”

守衛連說:“沒問題,沒問題。”

一行人跟著李異進了城門,隨後上馬繼續前行。

城中被一條河流斜著分成東北、西南兩大區域。河流從西北貫穿城裡流向東南後穿城牆而出。沿著河流兩邊種著沙棗、胡楊,還有些果園菜田。旁邊蓋著平頂石屋,一座座排列得整整齊齊。這應該是普通百姓住地。

李異不再急著催馬,信馬由疆,向郭大郭二介紹著,“這條河是孔雀河,斜穿城內後轉向東,流入羅布淖爾湖。河兩岸有木橋可供通行,前面不遠就有一座,我們過了河後,沿著河岸走一會就到我家了。”

跟著李異過了河,來到一戶有著低矮圍牆的人家門前,圍牆大門朝南。隨從上前拉開木柵欄門,讓眾人進了院牆。一進門就是個大院子,三面圍牆,一面靠河,河邊連著一片樹林、菜園。院牆中間三座房屋坐北朝南縱向排開,最後一座錯開一段距離,靠河更近。前後另有幾棟縱向排列的小房子,有的頂層有閣樓。

隨從牽著馬匹去了院子裡馬廄處。李異吩咐另一個隨從道:“去請夫人回來一趟。”隨從轉身走了。

這時第一座房屋的門“吱呀”一聲開了,兩個穿著同樣制式的蘭服少女走了出來。她們笑著招呼李異:“少爺回來了。可要喝點馬奶酒?”馬奶酒是馬奶經發酵後的飲品,微酸微甜,當地居民常用作解渴。

李異笑嘻嘻道,“正好渴了!”轉頭對另一個少女說道:“月悅姐姐,你領這兩位客人先去客房休息,送些茶點、瓜果。另外,找阿姆要兩套外祖的衣袍給他們,帶他們去洗浴更衣。\"又對郭大說:“郭大哥,你們先住下。有什麼需要找月悅,不必客氣!等母親到了,就來請你們。”說罷轉身回了自已的房間。

李異住的地方有兩間房,東西相通,都是土石混築的牆體。木質窗戶,窗欞上雕刻有山水花鳥的精美圖紋。進門從東間進,西間作臥室。西間後面隔出一間浴房,裡面築有一個水池蓄滿了水。水池邊有陶盆、木架、布巾,上面或雕刻或繡著太陽和植物的圖案。

月芽端了一陶壺馬奶酒來到李異的房門口,按著他平素的要求,輕輕敲響房門,裡面傳來李異的聲音。“進來”。月芽輕盈地走進房,倒了一陶碗馬奶酒遞給李異,李異仰頭一口氣喝乾,笑著說:\"好喝!再來一碗。\"接著又是一口喝完。他丟下陶碗,又丟下一句話:“我去洗澡了。月芽姐姐不要偷看哦。”就跑進了內室。月芽好笑地做了個鬼臉,“誰要偷看你!”端起陶壺,婀娜地走了。

他剛洗好澡,就聽見母親的聲音,“軼兒,軼兒”。妮婭走到浴房門口看到他才停止喊叫。李異眼疾手快抓起木架上的衣袍一套,嗔怪道:“母親,跟你說了多少遍了。我長大了,進我房間要敲門,得到允許才可進。”

一身紅衣的妮婭搶過布巾幫他擦拭著頭髮,笑道:“是,是,是!我想念我兒了,急著見你嘛!聽說你帶了兩個漢人回來。說說怎麼回事?我已讓人去請王先生了,他最懂漢人的事,請他來參詳參詳。”

王貴是妮婭的漢話老師。三十年前是漢朝前郎中令王藏的遠房侄兒,時任王藏幕僚時才二十五歲。當年竇太后好黃老之言,不喜儒術,丞相竇嬰和太尉田蚡手下的御史大夫趙綰與郎中令王臧建議年輕的漢武帝不要向竇太后稟報朝政之事,觸怒了竇太后,導致趙綰與王臧被治罪,最終兩人在獄中自殺。竇嬰與田蚡也因此被牽連免官,王貴也遭連累被打殘左手,此後棄文從商。

王貴心灰意冷,遠遁西域學著經商。路過樓蘭時,偶遇李異外祖阿拉木。時逢李異外祖母生病,被略通醫術的王貴所救。阿拉木看中王貴年輕有才,看到遠來西域的漢人日漸增多,便聘請王貴到家中任西席,教導家中兒女學習漢話和醫術,並資助他在樓蘭成家立業。

當時妮婭才十歲便跟著王貴學習漢話。十九歲時遇到跟隨張騫再度出使西域的李蘊。一口流利的漢話加上異域風情的外貌、婀娜多姿的健美身材被李蘊驚為天人。李蘊立時迷戀上了她,不惜以珍藏的《公羊傳》簡牘為聘,迎娶了她。妮婭遂跟隨使團一起上路,可惜到了焉耆就發現懷孕,於是獨自返回了樓蘭待產。

四年後,漢朝使團歷經艱辛完成出使西域各國的任務,返回樓蘭時,李蘊看到了3歲的兒子李軼!那酷似母親的相貌,讓他心中升起一絲莫名的擔憂。時因烏孫派遣使者跟隨張騫回朝,使團急於回國覆命,來不及帶上他們母子同返漢朝,自此分別。也曾答應儘快來接。之後不知是否因為一直在外任上,無暇來接母子二人,便拖延成今日局面。

直到病故前,李蘊回想起與妮婭的浪漫過往,心痛難耐。與家中髮妻商量後,花重金邀請綠林好友郭能出面,務必要接回李軼接續香火,繼承家業,以安慰及奉養家中老父和髮妻。只因李蘊是家中獨子,又只餘李軼一兒。

郭大郭二就是郭能的兒子。因郭能已年長,無力長途跋涉,郭二又在軍中服役,一拖就拖到第二年,兄弟倆才踏上尋覓李軼的道路,又恰逢漢皇發兵攻打西域之際。

妮婭邊打理著李異的溼發,邊詢問著返回路上發生的事。妮婭很爽快地說:“不管你怎麼決定!你都是我的兒子!我會一直為你祈禱,請求天神保佑我兒。”後又補充:“如果你決定跟他們回漢朝,我不攔你。想我的時候就回樓蘭來看看我們。”李異點點頭,想說什麼卻又無從說起。他很清楚無論他如何選擇,未來的道路都不會一帆風順。

這時月芽敲門稟報道:“妮婭夫人,王先生來了,跟老爺一起回來的。在客廳等您和少爺。”

李異穿戴好,陪著母親去客廳,另吩咐了月芽去請郭大他們。

客廳很寬敞。中央地上鋪了很大的一塊織有各種彩色圖案的毛毯。上面四方形的矮桌上擺有葡萄、甜瓜,用白色陶盆裝著。陶盆上刻有魚鳥的圖案。邊上還有幾隻白色陶壺和陶碗,陶碗裡有紅色的飲品,也有白色的飲品,香氣誘人。地毯四周散落幾隻坐墊,織有彩色圖案。其中已坐著數人。

客廳三面牆上有壁畫,用粗曠的紅、黃、藍三色線條簡單勾勒出沙漠、樓蘭軍士、河流、山谷、月亮等,似在講述古老的故事。

北牆下有一石制供桌,四角微翹。正中央是一座女神銅像,手持綴有星星的弓箭,裙襬飄逸,栩栩如生,正是樓蘭的守護天神月亮神瑪荷女神。

李異的外祖阿拉木已近六旬,花白兩鬢,花白的絡腮鬍,身穿土黃色寬袍居中而坐。一名中年漢人男子在他左側坐下,一襲灰袍束腰帶,文弱瘦削。左手因殘疾垂於身側。坐於對面的妮婭倒了一杯葡萄酒恭敬地遞給他。

郭大郭二走進客廳,跟隨月芽來到阿拉木右側落坐。李異負責給大家引見。

阿拉木率先開了口:“聽說漢軍馬上到樓蘭了?”接著看著李異道:“軼兒,你如何打算?”

李異笑看著他說:“外祖是不打算再養我了嗎?”

阿拉木瞪大了眼睛,怒道:“胡說!可你確是李家子,我能攔著你子承父業嗎?”妮婭在一邊發話道:“去叫人把《公羊傳》抬來,讓郭家兄弟驗看驗看。如果不想回去,可以把這卷書退了。”

郭家兄弟尷尬地說道:“妮婭夫人說笑了。”王貴也在一旁抿嘴笑,明白這是自已的淘氣女弟子在想法緩和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