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章 趙濤

李毅到望月亭的時候已經有些晚了,前排的座位早已坐滿了人。於是李毅走到左側後面的位置坐了下來。

此時已有不少侍女開始將吃食和酒水端了上來,亭內眾人都在說著話,場面十分融洽。

“這位公子是何人?怎麼沒有見過?”

李毅應聲看去,左邊一個清秀的男子正睜著大眼看著自已。

男子見李毅不說話,連忙再次說道:“公子,我是興武學院的趙濤,請問你是?”

李毅為之一怔,想不到還有同門。於是語氣客氣的的說道:“你好,我是興武學院李毅。”

“李毅?不可能,興武學院沒有這個人,公子可別騙我。”

李毅覺得這趙濤有些有趣,於是湊到他耳邊輕聲說道:“我是咱們學院院長的關門弟子,你當然不知道了。”

提到崔文,趙濤明顯有些激動,看向李毅的眼神也變得熟絡起來。“不知此次李兄來望月亭有什麼任務?”

李毅一頭問號,難道興武學院的人參加詩會,都要帶著任務過來?“沒,沒聽說什麼任務啊,趙公子是何任務。”

趙濤也學著李毅的樣子,湊到李毅耳邊輕聲說道:“老師說了,叫我先來望月亭結交一些少爺公子,等到春闈的時候,我再考取功名,到時候在官場也算認得些人。”

“哦,原來如此,趙兄想必也是學院內數一數二的人物。”

聞言,趙濤嘴角微微上揚。“這是當然,每次詩會學院都有五個名額,此次詩會我是領隊。”

李毅也笑了笑,看來這小子有點真東西。

李毅不再言語,而是向著對面看去,他有種感覺,正對面最後一排的一個女子一直在盯著自已。

莫非自已桃花運到了?那女子正是十七八的年紀,長相甜美,頭髮用髮簪盤起,上面還有不少精緻的裝飾,顯得女子看起來嬌小可愛。

李毅趕忙對著趙濤問道:“趙兄,對面那個用金色髮簪盤起頭髮的女子是誰?她好像喜歡我。”

趙濤隨著李毅的目光看去,卻是搖了搖頭。“李公子,這女子我也沒見過,不知道她的身份。不過觀其四周之人,都是名門之後,想必身份不會低。”

李毅也點了點頭,出現在這裡的,除了學院的人可能家境貧寒,其他人最少也是書香世家。

目光再次向著對面看去,卻見那女子也在看著自已,李毅有些不好意思的轉過頭去,畢竟前世的自已可沒談過什麼純純的戀愛。

誰知那女子突然站起身來,拉起旁邊女子的手向著李毅這邊走來。

哇靠,這古代的女子都這麼勇敢嗎?這就來找我了?

女子走的越近,李毅的心越發盪漾,這女子不僅長得漂亮,氣質更是絕佳,李毅心中安安發誓,一定要把這女子追到手。

“表姐夫,你幹嘛一直看著我啊。”

糯糯的聲音傳來,李毅有些不知所措。“什麼?你叫我什麼?”

許靜有些緊張,這表姐夫怎麼一驚一乍的,引得那麼多人注意。“表姐夫,你忘了,當日你去許府,我見過你。”

李毅有些無語,原來是張雨欣的表妹,害得自已白激動一場。當時去許府是為了馬總軍的事,還真沒注意這個表妹。

“原來是表妹呀,我是說怎麼和雨欣長得如此相像。”

既然這個是表妹,那旁邊這個女子也不錯,膚白貌美大長腿,氣質清冷至極,和表妹是兩種不一樣的感覺。

李毅上前伸出手開口說道:“你好,我是李毅,敢問姑娘芳名。”

聞言,這女子冰冷的臉上露出笑容,本就精緻的臉龐,更加光彩照人。

許靜卻是微怒。“哼,表姐夫,你幹嘛呢?豈不知男女授受不親之理?再說這可是當今皇上的姐姐樂平公主。”

李毅尷尬的收回手,誰知道這漂亮女子竟是公主,於是辯解道:“公主莫要怪罪,小人來自窮鄉僻壤,我們那裡的風俗便是第一次見面之人要握手。”

月平公主搖了搖頭。“無妨,靜兒我們回去吧,詩會馬上開始了。”

說完兩人便轉頭向著座位走去,誰知走到半路,月平公主清冷的聲音傳來:“一臉色相。”

李毅有些尷尬,趙濤卻在一旁笑個不停,亭內的目光,也都被幾人吸引過來。

終於,從樓梯口上來了幾位老者,其中就有崔文。他們向著閣樓走去,依次坐在椅子上。

李毅數了數一共五人,崔文坐在最左邊的位置。

中間的男子站起身來,大聲的說道:“諸位,又是一年元宵節,我們齊聚於此,共同慶賀武朝昌盛繁華,來吧,一起舉杯。”

男子的話音落下,場內眾人都舉起酒杯喝了起來。

李毅不知為何,看到此番場景總是高興不起來,也許是為了離城正在受苦受難的百姓,也許是為了外城那些窮困潦倒之人。

從望月亭看下去,可以看完武城的整個夜景,這讓李毅有種在前世的某個高檔餐廳用餐的感覺,這種割裂感更讓李毅警醒,如今這方世界已被腐蝕,爛透了。

趙濤見李毅臉色有些不對,連忙拉起李毅介紹起來:“李公子,上面幾人分別是監察司三樓主管柳大人,御史大夫楊大人,太傅劉大人,八皇叔段王,還有咱們院長。”

李毅聽完不解問道:“三皇叔段王?既是皇叔,為何又會叫段王?”

“當今聖上年僅17歲,沒有哥哥,只有一個小几歲的弟弟。由於當年先皇突然駕崩,沒有更多的子嗣,所以沒有封王,大家便依舊叫著段王,現在講話的便是段王。”

“原來如此。”

李毅正準備再問這三樓主管是個什麼官職,段王卻是繼續開口道:“既如此,本王宣佈,元宵詩會正式開始。”

聞言,亭內一片歡呼。

幾位舞女走到中間翩翩起舞,一旁歌女則彈著古琴唱著歌為她們伴奏。

一曲舞罷,自然是滿堂喝彩。

一男子走到亭內中間,開始吟詩。趙濤在一旁連忙介紹:“此人是林家的小公子,林書成,五歲便能作詩,在武城是有名的才子。”

“林家?可是那個林家?”

趙濤聽了李毅的話,有些無語。“什麼什麼林家,在武城只有林府敢稱林家。”

李毅看向中間的林書成,確實一表人才,氣質不俗。

待得一詩念罷,亭內掌聲一片。後面又陸續有人到中間吟詩,掌聲也是不斷,不過質量都沒有林書成的好。

趙濤看向李毅,好奇的問道:“李公子,何時作詩?你的那首鵲橋仙可是名震武城,也好讓我學習一二。”

這趙濤顯然還不知道人前顯貴最需要的是什麼,如林書成這般,眾人只會覺得驚豔卻不會記得多久,若是加上反差才能讓人刻骨銘心的記得。“不急,趙公子,我在等人。”

“等人?等什麼人?人不是都到齊了嗎?”

李毅笑而不語,看向閣樓上的師傅,崔文也給了李毅一個肯定的眼神,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