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8章 掰扯儒學

站在右側的劉交與對面周青臣互相施禮,“請學兄賜教。”

兩人各自退後兩步。

略微思忖,周青臣轉身拱手,“《論語》.學而篇有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以青臣所解,此言乃曾子以已身教於人,待人以誠,待友以信,習以為用。”

劉交回道:“周兄所言甚是。”

轉身看向眾人,“此亦太平學宮所遵、所行。然學何以用,‘勸學’篇有解:‘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劉交所解,學何以致用,盡在於此,微末之事,見諸其人。”

“劉兄好辭令!”....“周兄見解頗深,甚好!。”....“孔子或確有此意。”....“妙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言辭樸實,句句在理。”....

書院眾士子自是激動難耐,城內一些慕名而來的百姓此時卻是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一絲異樣。

右側人群處,端坐於邊緣處的陳平壓低聲音,“劉兄沉穩,應對周青臣正當其時。”

端坐於前排的陸賈默默地看著上方,“陳兄識人有術矣。”

另一邊,與兩人相對席位的魯成、莊納言等人則是一臉擔憂地看著上方兩人,低聲聚議。

周青臣反覆思忖後,依舊不知如何應對,無奈之下,看向劉交拱手一禮。

“劉兄高才,在下佩服。”

劉交坦然拱手,“周兄謬讚也。此皆先賢之言,劉交愧不敢當。”

兩人再次向眾人施禮後,走下‘明理臺’回到席位。

劉交壓低聲音,“周青臣可交。”

陳平頷首贊同,“此人品性端正,與我等脾性相符。”

陸賈回道:“第二場該當由在下應對。”

陳平哈哈一笑,“在下賭陸兄一刻鐘內必可大勝而回。”

陸賈微微一笑,“借陳兄吉言。”

起身走上明理臺。

左側席位,端坐於第二排席位的周青臣正色回道:“大梁書院弟子不可小覷。”

在其右側的魯成頷首回道:“多謝周兄。”

起身走上‘明理臺’。

陸賈、魯成兩人各自向下方眾人介紹自已,互相見禮後,依舊由魯成開口。

“定公問夫子:“君使臣,臣使君,如之何?”夫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依他所見,君王禮待臣下,臣屬自侍君以忠。”

陸賈當即回道:“君王禮待臣下自是不差,然臣下可舍俸祿否?”

不待魯成回覆,陸賈一氣呵成,轉身看向下方,“禮尚有利,官吏、庶民所求者首為利,次為禮。《管子》.牧民篇有言‘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下方眾士子立時以激烈喝彩之聲回應。站在後方的一些百姓中幾個年輕男子亦大聲呼喊。

“陸小先生所言甚是。”...“吾等小民目下尚難以飽腹,不知禮也。”......

魯成臉色陣紅陣白,快速思索著如何回覆。

很快,魯成作出回應:“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不知陸兄有何見解。”

陸賈微微一笑,“夫子聖賢矣。在下不敢妄言。”

“魯兄高見!”....“聖賢之言,我等恭敬修習即可。”....

一眾隨行儒門士子眼見終於扳回一局,紛紛高聲喝彩,然而坐在第三排中間席位的周青臣卻是面色愈發難看。

陸賈微微掃視眾人,“如此,恕在下妄言。

‘至德’久未見矣,皆因天下紛亂至今,方得窺見終止之日。然亂亦有變,自三家分晉以降,七國大戰連綿,新制以隨列國變法應運而生。故亂世終止之日,至德重現之時。”

魯成迅速略過一抹笑意,“新制為‘禮’乎,為‘法’乎?”

陸賈絲毫不讓,轉身迎上魯成目光,“禮法俱存。”

拱手施禮,“可識人之惡乎?”

魯成頓時為之語澀,不知如何回覆。

陸賈不再理會,重新看向下方,“荀子所著‘性惡’篇有言,‘人性之惡,其善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儀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以此觀之,人性之惡明矣,其善偽也。’”

至此,魯成再無法駁斥陸賈,開口預設之際,張蒼從屏風後走出來。

“今日論題,兩方士子皆言之鑿鑿,翌日再行切磋。”

周青臣等人此刻全然沒了頭緒,心中思緒翻飛。

魯成轉身向張蒼躬身行禮,“陸兄方才所言學生亦是贊同,然今人之性非古人之性,待學生師兄弟幾人議過後,明日再行比試。”

張蒼捻鬚笑道:“小友所言無差。”

兩人互相施禮後,魯成走下臺階,與周青臣等人離開。不多時,前來觀戰的百姓亦各自離開。

‘哐當!’

兩扇木門合上,陳平三人轉身走向‘明理臺’下時,唐宜等人同時自屏風後來到前方。

站在右側的唐宜沉聲問道:“掌學,明日魯成等將以何應對。”

張蒼捻鬚而笑,“不外乎禮樂二字。”

看向陸賈等人,“翌日由衛仲、曹傒、陳平三人應對。太平學宮能否名揚天下,且看此事。”

眾人疑慮盡消,拱手大喝,“多謝掌學提點。”

贏暉府邸後院書房內,贏暉招呼洛桑、郎傑走到左側席位落座。

郎傑拱手回道:“目下除了我兩部以外,卑喃羌、當煎羌兩部也願意歸降大秦。”

又勸兩人,“勒姐羌、卑喃羌等六部大亂,正是大秦用兵之機。”

贏暉看了下羌瘣後,羌瘣頷首回應,隨即,盯住兩人。

“若你二人敢欺瞞大秦,其後果他們自負。”

洛桑兩人依舊神色如常,右手放於胸前,“洛桑、郎傑若欺瞞大秦,甘受長生天懲罰!”

羌瘣立即轉怒為喜,“兩位勿怪,本將軍與兩位同為一族,自是是為兩位籌謀矣。”

兩人同時拱手,“多謝將軍!”

眾人繼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