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蔡瑁猛地起身,一把抓住稟報計程車兵,怒吼道:“再說一遍!”
士兵嚇得臉色蒼白,顫抖著重複:“張繡率部投靠劉備,他的軍隊已經攻下宛城,張繡已正式臣服劉備。”
“這不可能!絕不可能!”蔡瑁難以置信地搖著頭,不斷追問,“怎麼會這樣?西涼軍如狼似虎,他們怎麼可能會投降?”
“肯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差錯,快告訴我,劉備是怎麼做到的?”他近乎瘋狂地喃喃自語。
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顏面掃地,情緒失控。
“大哥,看來是真的了,那……我們……”蔡中一臉憂慮,蔡和眉頭緊鎖,顯然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劉備的任務可能無法完成了,而大哥的宏偉計劃……
“哼!”蔡瑁冷哼一聲,沉聲道:“不管怎樣,這都是蔡家崛起為荊州第一大家族的關鍵時刻,我們不能失敗!”
“立刻下令,全軍出擊,趁劉備立足未穩,給他致命一擊!”他堅定地說,“我要親眼看到劉備如何守衛宛城!”
很快,龐大的軍隊開始行動,向著北方挺進。
...
兩天後,襄陽州牧府同樣收到了劉備兵不血刃佔領宛城的訊息。
\"哎!\"劉表將手中的戰報遞給蒯越,深深地嘆了口氣。
\"這個張銘,確實很有智謀。\"
\"先是設下疑兵之計,讓曹操中了埋伏,現在他已經撤退至徐州,準備返回許都。\"
\"接著在汝南,他成功招降了兩支最大的黃巾軍,一下子壯大了兵力。”
\"現在他又說服張繡投降,使得劉備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宛城。\"
\"異度,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此時,蒯越也迅速瀏覽完戰報,聽到主公讚揚他人謀略,作為謀士,這無疑是一種羞辱。他知道這是主公在提醒自已,心中有些不悅,自然而然地萌生了與張銘一較高下的念頭。
稍作思索後,蒯越微微一笑。
\"主公不必擔憂,依我看,張銘也不過如此。\"
\"劉備的軍隊目前存在三大隱患,只要我們巧妙利用,依然可以將他們驅逐出宛城,最終成為主攻北方的守衛者。\"
劉表一聽,精神大振,催促道:\"異度,你快說說看。\"
蒯越不再賣關子,繼續說道:\"首先,儘管曹操退回許都,但許都距離宛城更近,以宛城的戰略位置,曹操絕不會允許劉備長期佔據,一封書信就能促使他南下進攻。\"
\"其次,劉備的軍隊雖然號稱三萬人,但大多由黃巾軍組成,他們的戰鬥力並不強,說不堪一擊也不算過分。\"
\"再者,劉備長期在北方活動,他在南方並沒有深厚的人脈,所以南陽計程車人百姓未必會支援他。設想一下,主公的大軍北上,南陽的百姓怎會不簞食壺漿相迎?\"
\"因此,當務之急是派遣使者前往許都,聯合曹操出兵,然後德珪率軍北上,雙面夾擊,必定能一戰定乾坤!\"
蒯越滔滔不絕的分析讓劉表心情舒暢,但他又想到了一個問題,連忙問道:\"異度的分析深入透徹,但我還有一個疑慮。\"
\"主公請講。\"蒯越品了一口茶,從容地問道。
劉表點頭道:\"如果引來曹操進攻,宛城豈不是要落入他手?到時候又該如何應對?\"
蒯越微微一笑,顯得胸有成竹,他指向北方說:\"主公難道忘記了河北的袁公嗎?\"
\"宛城即使暫時落入曹操之手,主公也能隨後收服劉備,讓他駐守新野,作為北方的屏障。\"
\"等到袁公南下時,想要奪回宛城,豈不是輕而易舉?\"
蒯越的話猶如撥雲見日,使劉表豁然開朗。他正準備讚揚,門外又傳來急報。
\"報告!\"
\"將軍蔡瑁兩天前已經集結大軍北上,估計此刻已抵達棘陽一帶。\"
\"什麼?!\"
這突如其來的訊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劉表猛地跳了起來。
\"異度,現在怎麼辦?\"
\"德珪怎麼這樣沉不住氣,出了這樣的事!\"
蒯越也愣了一下,蔡瑁的軍事行動打亂了他先前的所有計劃。
然而,他畢竟是劉表的主要謀士,下一刻,他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主公,一方面派人追趕德珪,另一方面立即安排一名大將率領軍隊前往接應。\"
\"同時,也需要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曹操那裡!\"
劉表毫不猶豫地採納了蒯越的建議,開始部署行動。然而對於接應將領的選擇,他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於是向蒯越尋求建議。
蒯越心中暗喜,表面上卻不露聲色,裝作深思熟慮。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道:\"文聘,字仲業,本是南陽宛城人,在當地享有很高的威望。讓他去接應是最合適的。\"
劉表考慮了一下,儘管文聘是由蒯家推薦的,但他確實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於是點頭同意了。更重要的是,劉表對蔡瑁在荊州軍中不斷安插蔡氏子弟的行為感到不滿。既然蒯家也想涉足軍方事務,那就讓他們去競爭,自已作為主公,坐收漁翁之利。
在和諧的氣氛中,劉表做出了決定:派蔡勳追趕蔡瑁,伊籍火速出使許都,而文聘則率領兩萬大軍北上接應。
伊籍日夜兼程前往許都時,曹操也回到了許都。畢竟北方袁紹近期頻繁活動,他需要坐鎮許都以震懾那些不受他重視的獻帝舊臣。
自張銘從徐州歸來後,曹操視其為知已,進一步調查了他的背景。
這一天,在許都司空府。
\"什麼?\"
\"張銘竟是前任南陽太守張諮,張子議的兒子?\"
\"這麼說,張銘是潁川張家的後代了?\"
府內的曹操,在得知張銘獻策並促使張繡投降、劉備輕易拿下宛城的訊息後,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驚訝。相反,當他聽到張銘的身份時,顯得極為震驚。
曹操感嘆道:\"生子當如張知漢,可惜這樣一位智謀之士未能為我所用。\"
\"文若,現在還有挽回的餘地嗎?\"
無論是荀攸還是郭嘉,堂上的謀士們聽到此話,表情都不禁有所變化。荀彧搖頭嘆息道:\"恐怕很難了。\"
\"自從子議被孫堅 殺害後,張銘回到家族,受到了許多不公的對待,可能對家族心懷怨恨。三年前,他沒有留下任何訊息,毅然離家出走。\"
\"沒想到三年後,他竟然選擇輔佐劉皇叔。\"
\"回想起來,當年張銘週歲宴上,我還抱過這個小傢伙,那時他眼睛滴溜溜轉,機靈得很,還在我的手上尿了一泡尿。\"
\"二十年過去,他已成為劉皇叔麾下的主要謀士,真是命運弄人啊。\"
荀彧的感慨讓眾人想笑又不好意思出聲,但整個廳堂的氣氛輕鬆了許多。
荀攸接著說:\"這樣說來,我也想起來了,原來是他呀。難怪叔叔那天與我說話時,對張銘這個名字特別熟悉。\"
\"我記得沒錯的話,張銘的字好像是小叔叔取的吧?\"
曹操一臉驚訝,沒想到張銘與荀家關係如此深厚,連字都是荀諶所取。
荀彧點頭道:“確實,子議與友若兩人,友情深厚,無話不談。”
“漢這個年輕人沒有去鄴城投靠友若,這讓我有些意外。”
郭嘉卻笑道:“以張銘現今展現的才智,如果他去了鄴城,那才叫反常吧?”
“我覺得他沒選擇主公,並非不願屈居人下,而是真正的大智慧!”
“所以,主公若真要得到張銘,只需擊敗劉備,他便會主動投奔。”
這句話猶如當頭棒喝,曹操拍手大笑道:“奉孝所言極是!”
“但眼下首要任務仍是防範河北的袁紹。”
“現在徐州已平定,正是與袁紹一決雌雄的時候,劉備那邊就暫時擱置吧。”
眾人臉上都浮現出笑容,能剋制住自身慾望的君主,才是真正的明君。
這時,門外傳來士兵的通報聲。
“荊州使者伊籍求見!”
大廳中的智者們稍作思考,便明白伊籍來訪的目的。
“請他上堂來!”曹操眯起眼睛,揮手示意。
不久,伊籍上堂,先是代表劉表客套一番,雙方行禮後,他呈上了劉表親筆書信。
曹操閱後,明白劉表希望他出兵宛城,與劉表合力夾擊劉備。
“這個提議看似不錯,但河北袁紹虎視眈眈,我出兵攻打宛城有何意義呢?”
曹操微微一笑,婉言謝絕。
伊籍不疾不徐,指向腳下:“當然是為了許都。”
“嗯?”曹操眼神微睜,詢問:“此話怎講?”
伊籍淡然道:“司空難道不怕,與袁紹決戰時,劉備從宛城北上,直擊許都嗎?”
眾人面面相覷,忽然意識到,以張銘的智謀,這種可能性並非不可能!
曹操環顧四周,理解了謀士們的擔憂,接著問道:“荊州由誰領軍?”
伊籍並未隱瞞,直言道:“德珪將軍率五萬兵馬在前,仲業將軍則率兩萬兵馬殿後,總計七萬大軍!”
曹操有些驚訝,沒想到劉表對宛城如此重視,竟派出如此龐大的軍隊。
下一刻,他做出了決定。
“好,既然這樣,我便答應景升兄。”
“我會讓典韋領軍三萬,荀攸為軍師,南下葉縣,到時候我們約定訊號,共同攻打劉備。”
伊籍聞言大喜,拱手告退。
看著手下謀士的眼神,曹操微笑回應。
雖然剛剛說過不出兵,卻又立刻改變主意,但他毫無異樣,這就是梟雄本色。
“宛城地理位置關鍵,控制在我們手裡,才能更好地與袁紹決戰。”
“既然劉表願意承擔主要責任,那宛城我就欣然接受。”
“難道我們兩家共十萬大軍,還奈何不了劉備那三萬烏合之眾黃巾軍?”
“對了,荀攸,張知漢務必要活捉!”
“哈哈哈……”
荀攸心領神會,眾人紛紛贊同:“主公英明!”
同時,在宛城城牆上,劉備望著下方烈日下堅如磐石、軍容整肅的將領和士兵,心中不由感嘆。
沒想到諸葛亮不僅智謀超群,還深懂練兵之道,我劉備遇見諸葛亮,真是幸運至極!
張銘微微一笑,他只是將後世的軍訓課程引入這個時代罷了。
蘊含數千載智慧結晶的軍訓,連後世那些被寵壞的公子哥兒,也被訓練得整齊劃一,嚴格執行命令。
更別提這些身經百戰的精兵,再加上關羽、張飛、趙雲、陳到、張繡等將領,他們個個擅長練兵,訓練效果更是顯著。
特別是第一天,連劉備和張銘本人,也和全軍一起,在烈日下站了整整一個時辰的軍姿,全軍無人敢說半個“不”字。
加上後續的獎懲制度,都是基於百人屯的標準,極大地提升了全軍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配合佇列演練和軍陣操練,劉備的軍隊如今已養成快速、準確、協同一致的作風。
“主公,目前我軍需要的,是一場光明正大的勝利。”
“正好荊州五萬大軍已過棘陽,就從蔡瑁下手吧!”
劉備凝視南方,一手扶著城牆,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好,就按諸葛亮說的辦。”
“大軍休整一天,明天出兵!”
隨著城頭令旗揮舞,城下計程車兵開始有序地退隊,準備回營。
劉備和張銘也走下城牆,早已準備好的宛城百姓為訓練完畢計程車兵提供了餐食。
見到劉備和張銘,眾人紛紛向他們致意。
“將軍”、“皇叔”、“公子”等各種稱呼,雖然多樣,但都充滿了敬意,不僅是對劉備,更是對張銘。
這一幕軍民和諧的景象讓劉備感到十分欣慰。
“諸葛亮,說到這兒,我們在宛城站穩腳跟,周邊縣城歸順,你首功不可沒。”
“放心,諸葛亮,將來我定要攻克江東,剷除孫氏一族,為子議公 雪恨。”
張銘聞言,連忙做出感激的樣子,拱手道謝。
儘管他對復仇之事並未太過執著,但這樣的藉口攻打江東無疑是現成的,怎能放過?
更何況,自他三年前穿越以來,憑藉張諮的聲望,確實獲得不少便利。為張諮效力,也是理所當然的。
要知道,張諮當年任南陽太守時,深受南陽百姓愛戴。
加之張諮出身潁川張家,是名門望族,張銘公開身份後,劉備的仁義名聲立時得到南陽百姓的支援。
無論是徵稅還是招兵,都進展順利!
這個時代,無論怎樣,依舊是一個依賴家族背景和聲譽的時代。如果沒有張銘的關係,劉備即使坐穩南陽,也不可能如此迅速。
因此,面對蔡瑁的大軍,劉備自然不敢全力以赴。
但現在,他甚至無需留下太多兵力守衛宛城,只要大軍不敗,就無需擔心城中的百姓會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