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大部隊返程回到許都。
張明確和賈詡早已安排妥當,劉備在趙雲、黃忠和陳到的陪伴下,浩浩蕩蕩地進入許都城。
沿途受到百姓的熱情迎接與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劉備與曹操一同走向皇宮。
等從皇宮裡退回來時,劉備的官職從左將軍升為鎮南將軍,封為荊州牧,秩次從四品躍升至二品。
張明亮則獲得四品的軍師中郎將封賞,其他將領也各自領受獎賞。
就在此時,正當劉備前往曹操司空府參加宴慶之際,河北鄴城大將軍府剛傳來噩耗,袁紹試圖南侵的鮮卑騎兵全軍覆沒,這一敗宣告了他的整個策略徹底崩塌。
在大將軍府內,袁紹盛怒如雷!
“混蛋!可惡至極!讓我如此生氣!”他衝著空氣咆哮著:“該死的劉備、劉玄德!你不但讓曹操靠販酒牟利,竟還支援糧食還不滿足,派出軍隊直接進攻!!!一萬多騎兵,曹操曹操,你還真是夠‘慷慨’的!”
“吼——!!!你們倆形影不離的狼狽樣,可把老夫放眼裡了嗎?”
第89章 死不足惜
“我早晚要親自取你們兩個的首級,至於那個張明,他才是最可恨的罪人!”
“這一切陰謀,難道我會不知情嗎?”
袁紹勃然大怒,家族累世積累的榮耀和聲望,在一瞬間彷彿化為烏有!
坐在堂下的郭圖、審配、逢紀、辛評、荀諶五人心底各自沉甸甸的,特別是郭圖,心裡忐忑無比,擔心下一秒袁紹瘋狂的攻擊可能落在自已身上。
畢竟,當年決定放過步度根,等待鮮卑迴歸界山再一舉殲滅的人正是郭圖。
雖然計劃是袁紹採納的,但是看著現在的袁紹,即使心中不滿也不敢多說什麼,只覺後背發涼。
幸好,在一番歇斯底里的砍殺之後,袁紹的狂態稍稍平復,氣力有所衰減,他開始平靜下來,呼呼地喘息。
“告訴我!”
他凝望著底下的謀士們:“接下來怎麼辦?!”
在座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此時除了一臉沉穩、不動如山的荀諶,其他人都沒有勇氣在這個時候發言出謀。
最後視線聚焦到郭圖身上,他只得硬著頭皮回答:“主公,局勢並未如此緊迫。”
“首先,咱們冀州仍然堅定支援您,這次的事,冀州上下並未對您過度責難。”
袁紹聽到這話,嘴角忍不住抽搐。
如果連自已的根據地都對他有所質疑,那這些年來在冀州所做的又有什麼意義?
如果真是那樣,爭奪天下的事就不必再堅持,不如直接向曹操低頭,束手就擒。
“好了,別說這些,告訴我解決辦法!”
粗暴地打斷郭圖,袁紹急切想知道當下應該如何行動。
郭圖嚥了口唾沫,腦筋突然靈光一現,恢復了一貫的笑容。
“實際上,對咱們軍事來說,這並非壞事。”
“哦?”袁紹眯眼問道。
“具體說來。”
袁紹強壓憤怒聽下去。
郭圖深知袁紹情緒已在邊緣,不敢拖延,立刻進言道:
“如今步度根已成殘部,正是藉此機會奪回雁門、雲中、五原、朔方等四郡的好時機。”
“四郡收復,再無他人敢置喙主公,威望甚至能夠超越以往!”
這句話觸動了袁紹的神經,攻佔土地本就是他重建聲譽的大捷點,這確實有助於當前危機的緩解。
“接著講。”
郭圖見到袁紹的反應,心中鎮定下來,進一步分析:
“儘管步度根部落缺乏糧草,但馬匹眾多,群龍無首之下,我們完全有可能一擊即潰。”
“有了鮮卑胡騎助力,到時候面對曹孟德決戰,曹操何以應對?”
這番話,使袁紹心中猶豫,不得不承認郭圖的觀點有一定道理。
沒有人出來反對,反而給了袁紹決斷的機會,他直接發問:“誰自願領兵前往?”
在寂靜無聲中,荀諶緩緩睜眼,走向袁紹,他說道:“諶願意領軍,但我有件事情需要提出。”
見到荀諶主動站出來,剩下的四位謀士心中都鬆了一口氣,如今春意正濃,有誰能願意踏足北疆那嚴寒苦地?
而且他們各自的立場,如果少一位關鍵盟友,對抗另一派的實力便會削弱很多。
好在還有荀諶這個德高望重的謀士,四人感激地望著他,心中的擔子輕鬆了許多。
袁紹大喜過望,他在官渡之戰中的堅守,正是有了荀諶駐防太原,方使鮮卑步度根找不到可乘之機。
得知荀諶此刻願意領軍,為他效力,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友若但說,無論任何需求,只要在我能力所及範圍內,定全力滿足你的請求!”袁紹保證道。
荀諶微微一笑,流露出一絲感激之色:“向主公坦誠,此前在太原之時,我深深感受邊民們生活的艱辛。
此次發兵,我會確保儘早 失地,讓鮮卑人歸順,同時不會打擾主公和曹孟德在中原爭霸的程序。”
這句話讓袁紹如沐春風般欣喜。
荀諶繼續說道:“不過,我河北防線廣及多處,不僅僅是雁門這一線。”
荀諶要求的驚人:“我希望在收復那四個郡以後,被授予遼東太守,以守衛我們冀州東北門戶。
我渴望用我的力量,為守邊民們貢獻力量。”
這一言既出,滿座皆驚。
眾人看向荀諶,眼中皆含懷疑與不解,彷彿他是天降的 。”荀諶真是個狂人”這念頭在他們心底迴盪:放棄了鄴城的繁華便利,跑到邊疆吃苦頭?
遼東名義上歸袁紹管理,但實際上此刻由公孫度掌控;此外,除遼東外,烏丸人在遼西、右北平以及上谷郡也有所佔地為王。
換句話說,荀諶所提的遼東太守之位將直觸公孫度的利益底線。
他能否安然渡過右北平與遼西的危機暫且不說,到了遼東也要面臨公孫度這位強大對手,最壞的情況下,不是軟禁就是 。
這要求近乎 ,令人愕
完成了這一切,荀諶的目光望向大將軍府方向,嘴角揚起了一抹深藏不露的微笑。”鄴城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幾個內部解決吧。”
兩天後的清晨,荀諶和張郃、高覽兩位將軍一起,率領軍隊向北進發,目標直指幷州太原。
此時,劉備以及張明等人早已離開許都。
臨走時,張明在不停催促下,連同先前的賭注——赤兔寶馬和青釭寶劍,都隨隊伍一併帶走了。
原以為是張明私慾作祟想留下寶物,卻未料到是為了關羽和趙雲。
在張明的見證下,劉備當場把青釭劍贈予趙雲。
途經宛城之時,他才打算把赤兔寶馬轉送給關羽。
如今,一行人在穎川停留,而張明也在離開當天在張家舉行祭祖儀式。
原以為張家可以憑藉張明的關係,在劉備手下安置族人。
但在一番點醒之後,家主意識到只要有張明在,家族就無需憂慮動盪,反而觸怒他才是毀滅之路。
張家家主對族人的才學非常瞭解,所以按照張明的意思,他挑選了幾位幼小的族童,一同準備回襄陽鹿門學院深造。
原本張明並無接納張家的意向,然而他也明白,在這個世族盛行的時代,對家族冷漠會引來批評和排斥。
劉備這兩日在潁川拜訪了很多世家,雖然並未得到明確的效忠承諾,但也增進了諸多友情,為未來鋪平道路。
然而,有一個人他決心一定要爭取——
“主公,我們拜訪完這位後,就可以返回襄陽了。”
“說來也巧,他既是主公故交,您是否有意重修舊好呢?”
“哦?難道是他,如晦?”
一聽此言,劉備腦中立即想到了陳群。
他曾任豫州牧時,徵召陳群為豫州副車騎將軍,對他的能力瞭然於心。
現今陳群因父親去世居家守喪,他在潁川僅與劉備有著深厚的過往。
劉備憶起當初放棄徐州時,陳群未曾同行,心裡不禁生出些許不安。
但對此,張明似乎胸有成竹。
“主公勿慮,我堅信陳長史心中銘記我們的交情。”話落,他們已經站在陳府門口。
得知劉備親自來訪,陳群連忙出迎接。
昔日在位主僕二人久別重逢,張明顯微察覺到陳群眼中隱含的期待與愉悅之色,然而表面上更多是一份無奈與感慨。
“文長,別來無恙?”劉備輕笑著走向陳群,拍拍他的肩表示關心。
陳群回以躬身禮,微笑頷首,正要引領劉備到客廳坐定,耳邊卻聽見劉備一聲長嘆。
“唉!”
“文長啊,我一直未能向你表示歉意,這是我一直的遺憾。
如今能再見你,我很後悔未能聽取你的意見。”
“文長,請受劉備一拜以謝!”話畢,劉備顯得有些沮喪和沉重。
劉備隨後深深向陳群行禮致意,令陳群驚訝不已。
他沒想到過了這麼久,劉備還把那件事牢記在心,甚至還以坦誠的態度向他承認了過去的錯誤,這讓陳群深受觸動。
“皇叔無需多禮,您快請起。”陳群連忙上前扶住劉備。
畢竟在陶謙去世後的徐州市牧之位上,劉備受到了全州邀請前往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