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造反

隨著清軍入關之後,局勢逐步穩定下來之後,這個時候的吳三桂的地位就變得非常尷尬。

當時明朝投降將領主要分為幾種

第一種就是孔有德他們三順王這種主動歸順的人

第二種就是洪承疇和祖大壽這種被俘虜之後投降的人。

第三種就是吳三桂為代表的人,這些都是被迫投降清軍的人,手中還有軍隊。

而最麻煩的就是第三種,這種人手中有兵,還都是自已的嫡系,所以清朝一直不放心這種人。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清朝在最開始從來沒有讓吳三桂單獨領兵去平叛過,因為朝廷是不放心的,生怕吳三桂中途來個變卦,那就麻煩大了。

多爾袞是很雞賊的人,他給吳三桂派出去的搭檔一定是能夠壓制住吳三桂的人,所以就派了當時最兇狠的阿濟格過去!

阿濟格這個人,我們之前說過,沒什麼腦子,但是打仗那是相當的猛。

事實證明,這兩個人在一起配合的那是相當默契,一路過來也非常順,可即便這樣多爾袞還是不怎麼放心,後面就將吳三桂給調到了遼東。

這點恰好說明了,多爾袞絕對是一個權術高手,遼東是大後方,非常安穩,這就等於吳三桂這個時候被清朝強迫性的賦閒了。

吳三桂身為武將,當然是相當難受。

為了不讓吳三桂難受,多爾袞還順帶著安撫了吳三桂,不僅軍餉照樣發,就是連吳三桂的兵權都沒有收,高官厚祿的給著,也算是安撫吳三桂那顆躁動不安的心了。

後來,西北由於太過於折騰,清朝沒有辦法,這才讓在遼東賦閒的吳三桂又去了西北平叛,從而讓吳三桂有了施展拳腳的地方。

仗雖然讓吳三桂帶著人去打,可還是得防著吳三桂。

清朝為了看著吳三桂,清朝特地在這一次的行動中又給吳三桂派了一個搭檔過去,有意思的是這次這個搭檔不是滿人,而是一個漢人。

這個人叫李國瀚,曾經當過皇太極的侍衛。

李國瀚這個人雖然是一個漢人,可這個人打起來仗那是一點也不輸阿濟格,每次打仗都自已衝鋒在前面,弄的吳三桂也不好意思不用力。

為了讓吳三桂死心塌地的效忠清朝,多爾袞對吳三桂的戰功那是放大了無數倍,不管吳三桂跟著誰出去,只要回來的時候那都是重點表彰。

這麼做的目地就是為了告訴吳三桂,你現在已經和明朝沒有任何瓜葛了,老老實實的為大清效命就行了。

這一點,吳三桂本人自然也是清楚。

當然了,從根本上來說,這個時候的吳三桂也沒有什麼反叛之心。

都到了這一步了,吳三桂只怕也想明白了,真是再反清那就有點可笑了。

在多爾袞死了之後,吳三桂失去了能夠捏著他玩的人,這下子算是徹底自由了!

洪承疇在請求退休的時候,又拉了吳三桂一把,上摺子給朝廷,極力推薦吳三桂來鎮守雲南,清朝無人可用,只好同意了!

雖然吳三桂這個時候表面上只是管理著雲南,實際上吳三桂乾的卻是雲貴總督的活。

這個時候的吳三桂在實際生活上,已經乾的是雲貴總督的職務了,可以說勢力已經非常大了。

而在順治駕崩的當口,吳三桂又因為擒了南明的永曆皇帝,又算是對清朝表了一個忠心。

這個時候,吳三桂就有了自已的想法。

明朝的時候,朱元璋的養子沐英的後代被封為了黔國公,主要作用就是世代鎮守雲南,而吳三桂對這個非常感興趣,他甚至覺得自已以後就是清朝的黔國公。

根據當時的形勢來看,清軍也不可能騰出那麼多人來鎮守雲南,這個地方自然還要靠自已,所以吳三桂也相當自信,索性就直接將平西王府都建在了原來的黔國公遺址上面。

在雲南的吳三桂過了十幾年快活日子,也一直沒人管,直到尚可喜請求養老的時候,這個局面才被打破。

按照慣例來說,尚可喜請求撤藩,吳三桂得意思一下,朝廷那邊直接就回了,可讓吳三桂沒有想到的是康熙居然一點都不上道,直接同意了!

勢成騎虎之下,吳三桂也很糾結。

只不過糾結歸糾結,真正讓吳三桂下定決心造反的還是當時的雲南巡撫朱國治。

之前我們說哭廟案和江南奏銷案的時候提到過朱國治,這個事情當時鬧得很大,朱國治就被撤職了。

後來朱國治花了錢,又去了雲南當了雲南巡撫,算是和吳三桂成為了同事,雙方免不得要經常打交道。

朱國治算是一個比較懂規矩得人,剛到雲南就跑到了吳三桂的府邸上面去掃地,弄的自已跟個小媳婦一樣,可讓朱國治沒有想到的是,自已這種姿態卻更讓朱國治瞧不起了!

而朱國治又是一個小心眼,雙方就此決裂,後面朱國治沒少給吳三桂穿小鞋,弄的吳三桂相當不自在。

按理說,朱國治這麼折騰吳三桂,就不怕吳三桂造反嗎?

事實上,朱國治還真不怕,因為吳三桂的獨子吳應熊還在北京當人質呢,他就不怕吳三桂敢造反,除非吳三桂不想要自已兒子的命了!

只是朱國治沒有想到的是,吳三桂壓根就不在乎吳應熊的命,還真的敢造反。

吳三桂造反之前還特意去找到了朱國治,想拉著朱國治和自已一起造反,這個話當時就將朱國治給嚇傻了,覺得吳三桂是喝多了,可轉念一想又覺得吳三桂是在和自已開玩笑,便很硬氣的對吳三桂說,吳應熊現在就在北京當人質,你敢造反嗎?

誰知道,吳三桂玩真的,看著朱國治這個樣子,就直接走了。

吳三桂的手下當時就衝了上去,一人給了朱國治一刀,還順便將朱國治給做成了一道經典美食,北京烤鴨。

殺了朱國治之後,也就意味著吳三桂已經下定了決心和清朝掰一掰手腕了。

這個時候的北京,朝廷也知道了吳三桂造反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