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上天要想讓人滅亡,必定先讓人瘋狂。
鰲拜最高調的時候,有人卻特別低調。
這個低調的人叫索額圖,也就是後來康熙時期著名的權臣。
說起來索額圖,我們先說明一下,康熙的皇后赫舍裡不是索額圖的女兒,而是他的侄女。
之所以說索額圖低調,那是有原因的。
康熙七年,索額圖辭掉了自已吏部侍郎的職務,到了康熙身邊當了一名侍衛。
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侍郎是吏部二把手,可謂妥妥的實權官職,而侍衛我們之前也說過這是八旗子弟鍍金的跳板,目地就是為了以後出來當官方便。
而索額圖從吏部侍郎這個位置上下來再去當侍衛,很明顯其中必定有什麼深意。
鰲拜或許不明白索額圖為什麼好好的吏部侍郎不當過來當侍衛,也許鰲拜明白可也一點不在乎,在他的眼中即便是索額圖的老子索尼都不行,更何況這個乳臭未乾的臭小子索額圖。
隨便讓他們折騰吧,還能反了天不成?
而鰲拜之所以有這個判斷,是因為根據他在宮裡的眼線告訴他,康熙最近迷戀上了摔跤,經常有事沒事就找一幫年輕人在一起摔。
殊不知,鰲拜最終會倒在這個他看不起的摔跤上面。
其實,康熙能找到索額圖當自已的幫手,那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的事情,畢竟宗室不可靠,那麼所能依靠的就只有外戚了!
索額圖經常藉著下棋來找康熙商量對策,並且秘密從上三旗裡面找人來對付鰲拜。
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天氣非常不錯
鰲拜接到了一個命令,康熙讓自已去武英殿說是商量事情,鰲拜沒有任何猶豫就去了,結果到了門口之後看到了早已經等待著他的索額圖。
對於這個後輩,鰲拜相當不屑,可索額圖卻很恭敬的告訴鰲拜,皇帝在裡面等你呢,你進去之前按照規矩得將你的武器給交出來。
這個要求,鰲拜沒有多想。
在他的認知裡,這個要求是可以接受的,畢竟自已只是一個權臣,從來沒有想過對皇帝不利。
根據記載來看,抓鰲拜這個過程確實沒什麼值得一提的事情,鰲拜坐下去之後,康熙給他上了一杯茶,就在鰲拜接茶的空隙,之前早已經準備好的摔跤少年們一擁而上,將鰲拜給拿下了。
事後,康熙讓人給鰲拜定罪!
結果朝廷裡面這幫人一盤算,活脫脫給鰲拜定下了三十條大罪!
不得不說,能在朝廷裡面當官的都是老油條,知道康熙不喜歡鰲拜,定罪的時候直接朝著死里弄。
根據西方傳教士記載,鰲拜在朝堂之上那是相當不服,直接當著眾人的面將自已上衣給脫掉了,上面赫然都是疤痕,這一幕最終讓康熙心軟了下來,沒有選擇殺鰲拜。
鰲拜雖然保住了命,可這也意味著自已的政治生命從此結束,這對他來說是相當難受的事情,不久之後便鬱鬱而終。
當時的康熙抓鰲拜其中大部分的罪名都是謀反,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康熙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那就是鰲拜到底有沒有謀反?
想來想去,康熙甚至覺得鰲拜實在是沒什麼謀反的心思,他只是對權力有些執著罷了,對愛新覺羅還是很忠心的。
晚年的康熙親自為鰲拜平反,還稱鰲拜為大清的忠臣,算是親自為這件事情做了一個最後的定論。
鰲拜的結局還是幸運的,他的同黨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其弟穆裡瑪、塞本得,從子訥莫,其黨大學士班布林善,尚書阿思哈、噶褚哈、濟世,侍郎泰璧圖,學士吳格塞皆誅死。餘坐譴黜。其弟巴哈宿衛淳謹,卓布泰有軍功,免從坐。嗣敬謹親王蘭布降鎮國公。褫遏必隆太師、一等公。”
這裡面除了那些被康熙處死的人之外,最慘的就是敬親王蘭布了,直接從一個親王成為了鎮國公,處罰不可謂不嚴厲。
有最慘的自然也有最幸運的,遏必隆的處罰也就是太師和一等公沒有了,自已的生活還是不受任何影響的,再加上自已年紀大了,不當官也無所謂,正好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