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鰲拜和蘇克薩哈之間,其實也沒有什麼矛盾,因為從始至終鰲拜都沒有怎麼將蘇克薩哈放在眼中!
在鰲拜的眼中,蘇克薩哈就是一個小人
滿族人尚武,對於小人那也是相當看不起的,尤其是喜歡打小報告,喜歡舉報自已曾經領導的人。
清軍入關以後,多爾袞為了籠絡那些八旗子弟,特地讓這些人可以跑馬圈地,實際上就是給八旗子弟們弄一些私人財富。
圈地這個事情呢,農民肯定是非常不滿意的,可在清軍的馬刀面前自然也是敢怒不敢言!
多爾袞攝政的時候,對自已的正白旗非常好,對二黃旗是確實不怎麼樣,在圈地的時候將好的地給了正白旗,不好的都給了二黃旗,並且還強迫讓二黃旗將好的土地拿出來給正白旗換。
這讓二黃旗的人非常不滿意,可不滿意歸不滿意,誰也不敢出來反對多爾袞。
多爾袞死了之後,又被順治清算。
這個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再沒有二黃旗的人站出來,那就真的是對不起二黃旗的兄弟們了!
鰲拜恰好就是二黃旗的人,而無論鰲拜怎麼折騰,索尼和遏必隆都不可能反對,因為他們三個都是二黃旗出身。
至此,四大輔臣裡面只有一個蘇克薩哈不是二黃旗出身,而是出身正白旗,這就很有意思了!
事到如今,蘇克薩哈無論願意不願意,都得硬著頭皮去和鰲拜剛一波了!
其實這個事情裡面,鰲拜也並沒有太過分,他的要求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將土地換回來,將原來本應該歸屬二黃旗的好土地再從二白旗手中換回來。
圈地這個事情,前面我們說過這是比較容易引發農民不滿和社會矛盾的事情,在順治一朝就提出來過這個問題,並且順治也曾經多次下令停止這個事情。
康熙登基之後,也下令不讓再圈地。
很明顯,無論是兩黃旗也好還是正白旗也罷,上三旗的都沒有聽話。
而鰲拜這個換地的想法是比較容易引發矛盾的,因為被換地的另一方在失去好的土地之後,肯定會想辦法再去搶其它的土地。
可問題是,現在兩黃旗要換地,白旗的肯定不會換,如果非要強制換地的話,在八旗內部也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對於這些問題,鰲拜不可能不清楚。
他之所以仍然堅持,說到底還是因為權力,政治這個東西,從來都是和權力都是掛鉤的。
在朝廷上,鰲拜在這個事情上面的態度非常強硬,強硬到了就連蘇克薩哈都不願意惹麻煩!
其實,從這個事情上面來看,蘇克薩哈真不是一個什麼好人,或者說也和鰲拜一樣是一個權術高手。
鰲拜的目地就是想要看一看,在自已掌握大權的時候誰敢反對自已,而蘇克薩哈明明是正白旗出身,卻一言不發。
總之,兩個人都是高手!
而反對鰲拜這個行為的,就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三個人,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和巡撫王登聯。
其中蘇納海是正白旗的人,也算是為了自已的正白旗出來站個臺吧!
蘇克薩哈雖然沒有出頭,卻在正白旗的人緣裡面一落千丈,一直到死都沒有人肯站出來為他說句公道話,也算是報應了!
大家讀史的時候一定不要去看表面現象,能當上大官的官員們,基本上一隻腳已經不清不楚了!
歷史上極其少數的官員例外!
鰲拜很強硬,堅持要殺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和巡撫王登聯三個人,康熙很無奈,結果鰲拜卻幹了一件讓康熙都傻眼的事情。
竟然直接繞過了康熙私自將這三個人給殺了,並且是一天之內連殺三人。
我想這種強烈的震撼,已經讓康熙下定決心,必須要清除鰲拜不可,這樣自已才有安全感。
與此同時,目睹了這一切的蘇克薩哈也在想著如何來回應鰲拜,畢竟自已是正白旗的人,要是一言不發的話,確實在正白旗那裡沒辦法交代。
畢竟多爾袞是蘇克薩哈揭發的,當年多爾袞在的時候兄弟們都沒受過什麼委屈,結果現在你將多爾袞弄下去了,讓兄弟們在這裡吃苦受罪,被鰲拜所欺負,簡直是豈有此理。
所以,蘇克薩哈不得不表個態。
許多人都知道鰲拜有軍功在手,卻不知道蘇克薩哈也是戰場上打出來的,而在圈地事件裡面丟了場子的蘇克薩哈就暗地裡想要找回來了這個場子。
只不過蘇克薩哈也沒有想到,最後這個場子不僅沒有找回來,反而把自已給找了進去。
當時的康熙還沒有親政,蘇克薩哈就給皇帝上了奏摺,內容就是康熙已經長大了,那麼自已打算辭職,去給順治看守陵墓。
這一招以退為進相當高明,自已表態退出來能在康熙那裡留個好印象,如果鰲拜不退的話,就是大逆不道,貪戀權力的表現。
果然,鰲拜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非常生氣,感情所有好事都讓你小子做了,老子奮鬥了大半生,好不容易到了今天,怎麼可能說退就退?
生氣歸生氣,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鰲拜是一個今天要幹事情,就能今天干成的人,既然蘇克薩哈惹自已生氣,那就不客氣了。
鰲拜的這個不客氣,那是真的不客氣。
最後,在鰲拜的帶頭倡議之下,蘇克薩哈和自已兒子一起上了斷頭臺,父子二人被判了凌遲處死,可見鰲拜的恨意真不是一般的深。
所謂恨之入骨,大抵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透過凌遲的方式來見到敵人的骨頭,所謂恨之入骨也!
這個罪是鰲拜定的,開始的時候康熙不同意,鰲拜當場就發火了,最後硬是逼著康熙同意殺了蘇克薩哈。
這個事情呢,其實一般人都只看到了第一點,那就是鰲拜比較強勢,能硬生生逼著康熙殺了蘇克薩哈。
隱藏的一點就是,鰲拜權力再大,也不能沒有康熙同意就直接殺了蘇克薩哈。
別小看這一點,至少說明清初的時候皇帝的地位就已經很穩固了,權臣就算能力再強,能量再大,始終威脅不到皇位。
在整倒了蘇克薩哈之後,鰲拜的日子也是越過越舒心了,先是加封一等公,後來加封了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