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林陽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周曉月和姜妍留在大學的城市,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雖說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但網際網路公司節奏快,往往一個人要掰開兩半用,兩人甚至一連幾天見不了面。有一天中午,碰巧兩人都不太忙,就約著一起去師姐店裡吃頓火鍋。店名真就叫師姐火鍋,店老闆是大曉月七八屆的師姐,畢業後去北京打拼攢了點兒錢,在學校正對面開了火鍋店。
店裡人不太多,只有師姐一人在忙活。見有人進來,師姐熱情的招呼她們坐下。
“你倆今年畢業了吧?在哪兒工作呢?”
“我倆都在華貿,她幹開發,我幹測試。”
“計算機專業的?”
“物聯網。”
“物聯網好啊,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農業,很有前景。”
“哎,老師上課只知道照著書本念,基礎的溫度感測器、溼度感測器什麼的只見過沒摸過。硬體沒教好咱也沒學好,只能幹軟體了。”
“這麼好的專業可惜了。”
“那你們怎麼這會兒跑回來了,下午不用上班嗎?”
“我們晚上下班太晚,每次來了你們都關門了。正好今天上午不太忙,溜回來吃頓火鍋,哎呀,早就想吃了!”,姜妍說道。
“好,那我趕緊去備菜,別耽誤你們下午上班。”,師姐說著趕緊回後廚忙活去了。
“曉月,我有點兒不想幹了。”
“啊?為啥呢?”
“誒,你知道我師傅多少錢嗎?就是你上次見過的那個短頭髮戴眼鏡的?”
姜妍神秘的比了個2。
“你的2倍?”
“不對。”
“少了?”
“多了!我跟你說正經的,她只比我多2000,才2000。”,姜妍半捂著嘴,鄭重其事的逐字逐句強調。
“不少了,不知道我啥時候能漲2000呢!”,曉月瞥了她一眼,覺得她八卦的樣子有點兒滑稽。曉月媽那時候一個月工資才1500塊,2000對她家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呢。
“你這人真是目光短淺,我那師傅已經在這兒幹了七八年,這就意味著咱10年之內也就那樣兒了。”
曉月仍然無動於衷,師姐早已端上了毛肚兒和羊肉,曉月肚子也早已餓的咕咕叫,一邊嗯嗯啊啊的應付,一邊大快朵頤。
“你知道陳泉吧?他去北京了,保守估計工資是咱2倍多。”
“計算機那個陳泉?”
“對!”
“我記得他成績挺差的,怎麼,這麼厲害。”
“聽說過風口的豬嗎?咱也得上北京去,抓住風口。”,見曉月終於動搖了,姜妍才夾了一片羊肉,心滿意足的吃起來。
“想去就去吧,趁年輕去大城市看看。如果到時候實在不行,再回來就是了。”,師姐忙活完,坐邊上聽她倆聊天。
“那?咱倆一塊兒?”
“對,吃完就辭職。再說了,林陽不也在北京呢嘛,你倆離這麼遠不怕他拈花惹草?”
周曉月到了北京,並沒有第一時間去找林陽。她想先找到工作,然後把住處安定下來再告訴他。
周曉月是個要強、好學之人。之所以沒有考研究生,主要是想早日掙錢,替家裡減輕負擔。但她是個要面子的人,在同學面前從沒說過家裡條件不好之類的話。她只說自已不愛學習,不適合繼續往上考。與林陽在一起後,她十分在意兩人的差距。林陽考上研究生,她覺得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沒安全感,甚至好幾次想主動提出分手。這次來北京,她發誓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在林陽碩士畢業前幹出點兒成績。
但是事情沒有想象的那麼順利。出發前,曉月選了幾個心儀的公司投遞了簡歷,但只收到了2家的面試邀約。第一家面完後,面試官讓回去等訊息,然後就沒下文了。第二家面完,感覺也不是很好。曉月的學校在省內也算是數一數二的重點高校,但在北京卻上不了檯面。
今天要面試的是一家小公司,沒有聽說過名字。進門後沒有前臺接待,五六個空位上只坐著2個人在噼裡啪啦的敲著鍵盤。
“您好,我是來面試的。”
其中一個人聽到後讓她找地方坐下等一等。然後走進一間辦公室,叫出了另外一人。那人直接給她一張考卷,囑咐她答完後直接進去找他就行。
不同於前兩場面試,這次題目很簡單,最後是一個簡單的氣泡排序。
曉月很快做完了。敲門進去後,發現辦公室裡還有一個人。一個是之前的hr,一個是看起來30多歲的胖胖的中年男人。中年男人接過她的考題看了下,點了點頭表示很滿意。
“你剛才在來的路上有沒有看到汽車博物館?”
“看到了。”
“汽車博物館用英語怎麼說?”,曉月心裡想,真是莫名奇怪的問題。
“The car museum。”
“挺好挺好,你最快什麼時候能入職?”,中年男人笑了。
“隨時都可以。”
“工資7500,試用期三個月打8折,你能接受嗎?”
“可以,請問咱們公司福利待遇有哪些?”
“別人有的咱都有,還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了。”,曉月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但她也不敢繼續深問。生怕把到手的工作搞砸了。
“好,那你下週一早上9點來辦理入職手續吧。”
中年男人起身,一直把曉月送到電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