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章 幫主歷險記.3

自打在外頭上學,曉月發現班上同學不喊“爹”“娘”,而是叫“爸”“媽”,她便也改了口。

“放下,放下,快給娘。”

曉月媽正在和麵,見狀也來不及洗手,趕緊跑過去接住了面袋子。

孩子見了娘,無事哭三場。卸下了面袋子,曉月便抽抽嗒嗒哭了起來。

“看看這孩子,這有啥哭的。”

曉月媽衝了衝手,擰了個涼毛巾,邊給閨女擦臉邊教育她:

“出門在外,全靠一張嘴。再往後,你還得去更遠的地方上大學,遇到難處你得學著變通,求人幫忙吶。”

擦完了臉,又幫她擦手:

“叫你捎袋面都能氣成這個樣子,這可不行!往後自已闖蕩社會,麻煩事情多著吶,自已辦不成,你總得想著法子找人幫你辦是不是。”

曉月光點頭不說話,眼眶紅紅的盯著地。那袋子面少說也有七八十斤,雖說是卸下了,但她還是感覺肩頭沉沉的抬不起來。曉月媽幫閨女擦完,又朝屋裡吼了一嗓子:

“曉凡,臭小子!別看電視了,給你姐拿根兒雪糕。”

自從曉月媽嫁到這邊,曉月的姥姥姥爺便時常掛念著。老兩口打了玉米或麥子,一捧捧篩好,磨成面兒,給女兒送到家裡。花生、紅薯、白菜也是收上來後揀好的往這兒送。

後來老兩口上了年紀,便把地都分給了兩個兒子來種。糧食收上來後,一家一布袋,給老兩口送到家去,誰也不多給,誰也不少給。老兩口仍舊挑出來一些給閨女,只是去閨女家來回80多里路,蹬腳踏車實在再也吃不消了,便只好讓玉琴每月來串親戚的時候一次少拿點。但拿的次數多了,兩個舅媽不免有意見。

有一次,曉月娘倆兒串親戚。剛進院門,看見二舅媽在廚房做飯。

“琴啊,那新磨的玉米麵兒咋樣,是嫂子一穗一穗替你揀出來的。”

“嫂子,我剛還跟曉月說,上哪兒找這麼好的舅媽去。”

“咱爹孃一直在我們家住,是不是該讓老兩口去你家享享福?”

“嫂子,你也知道,愛民他整天神經神經的,我怕 ……”

“砰!”

沒等曉月媽把話說完,二舅媽就狠狠的關上了廚房門。臨走時,老兩口讓娘倆帶些花生和小米走,曉月媽說什麼也不肯拿。閨女不肯拿,當爹的心裡掛念,才想到把東西送到曉月學校。這一來一回,就省了40里路。

曉月本也不是那種嬌氣的孩子,只是這是她第一次去縣裡上學,她看到城裡的同學們眼神裡帶著高傲,他們高聲談論的是她從沒聽過的東西,QQ是什麼?頭像又是什麼?在他們問她時,她完全接不上話。她那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每天都在經受著煎熬,她於是努力把自已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外人看,特別是那些強於自已的人看。她經常回想起小學和初中生活,那時候她可是個地地道道的假小子。她學著電視裡演的那樣,在三里五鄉組建了自已的“黑幫幫派”蝴蝶幫。幫裡成員起初只有她的弟弟和她的幾個同學,後來便有了她弟弟的同學們,她同學的弟弟們,同學的弟弟們的同學們……越來越多的孩子因為好奇加入了這個除了名字,什麼都沒有的虛無組織。作為蝴蝶幫幫主,“周曉月“三個字在附近中小學裡出了名。後來,憑藉著孃胎裡帶出來的那點兒小聰明,她沒怎麼費力便考進了縣高中的重點班。

多麼快樂的時光啊,可惜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歲月的長河都只能向前,不能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