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雖然已盡其所能分析了當前的利害,但對於朱標,他並無額外的同情。
畢竟,在這權力的棋盤上,他不過是一枚微不足道的棋子,多言無益。
“先生,為何沉默?朱標懇請您,求您指點迷津。”
朱標心急如焚,眼見徐達、李文忠、馮勝三路大軍的困境,尤其是徐達被圍,李文忠多次進攻未果,甚至落馬受辱,主帥尚且如此,其下計程車兵更是慘狀難以言表。
加之糧草盡失,於茫茫大漠中,這無疑是致命的錯誤。
儘管馮勝略有小勝,卻不過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當初他們未能聽取警告,深陷困境,咎由自取。
而今,十多萬勇士僅剩數萬,大明的北伐之路,恐怕在未來十年內都將是一片渺茫,再無重燃戰火的可能。
元朝朝廷的殘存勢力,如同一把懸在大明王朝心頭的利劍,若不徹底拔除,其潛在的威脅將如影隨形,對大明的安寧構成巨大隱患。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對抗中,王保保作為元朝的中流砥柱,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即使連連退卻,仍能維繫兵力,其用兵之道頗為獨特。
徐達等將領的輕率冒進,正中王保保下懷,如今被困,實屬預料之內。
一旦大明此役無法全身而退,徐達、馮勝及李文忠等名將若隕落沙場,無疑將對大明軍隊造成無法估量的打擊,動搖軍心,乃至影響國本。
因此,確保這些主將安全,防止悲劇發生,是當前最為緊迫的任務。
徐達對大明的卓越貢獻,無需沈飛多言,朱標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
目睹朱標一籌莫展,沈飛卻顯得異常鎮定,彷彿此事與已無關,態度中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淡然。
朱標內心深處,不僅為當前的困境感到焦慮,也對自已過去的某些決策及朝中官員的傲慢自滿感到悔恨。
如今,苦果已現,卻無人能提出良策應對。
提及沈飛那十二條毒計,儘管在風雨中未能付諸實踐,但它們的精妙與狠辣依舊讓人記憶猶新,任何一條都足以嚴重動搖元朝殘餘勢力的根基。
朱標意識到這一點,迫切地向沈飛求助,期望他能為朝廷獻上破局之策。
然而,從沈飛的反應來看,要讓他輕易透露計謀並非易事。
時間對前線的戰事尤為寶貴,每一分一秒的延誤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朱標作為東宮太子,身份尊貴,但在國家危難與數萬將士安危面前,他決定放下身段,採取非常之舉。
砰的一聲,朱標跪倒在沈飛面前,這一舉動讓沈飛大吃一驚,畢竟儲君向臣下屈膝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您這是為何?快請起來。”
沈飛連忙伸手相扶,卻被朱標婉拒。
“先生,您答應我的請求,我再起身。”
在朱標心中,太子的身份此刻已不重要,保住徐達等人的軍隊,就是保住大明的未來。
他要以實際行動展現決心,證明自已的誠意。
“太子,這如何使得,萬萬不可啊。”
“我知道先生胸有成竹,請先生務必指引我。”
朱標懇切的目光讓沈飛為之動容,經過一番深思,他緩緩點了點頭。
“太子,先起來吧。”
朱標見狀,趕緊站起,急切地追問:“先生,此情此景,如何方能保全數萬士兵的生命?”
……
“方法自然是有的,只是……”
“先生,請救救我們!請救救大明的十五萬英勇兒郎!”
朱標再次懇求,滿心憂愁。
沈飛深吸一口氣,點頭嘆息:“太子,您擁有凝聚人心的天賦。
徐達、藍玉等將領或許會無視陛下的命令,但他們一定願意聽從您的號召。”
此語一出,朱標更是困惑不解,這番話與挽救十五萬大明勇士有何關聯?
況且徐達、藍玉等均為大明的肱骨之臣,地位幾乎與父皇比肩,怎可能服從於自已?
“望先生海涵朱標的愚鈍,懇請解惑。”
沈飛輕吐一口氣,目光投向遠方的蒼穹,低語道:“皇上雖為九五之尊,然與其為袍澤手足。”
“而你,非袍澤,唯獨君上耳。
他們敬你,勝於敬陛下!”
朱標依舊一頭霧水,對沈飛言辭的實際效果心存疑惑。
以往,徐達、藍玉等皆為長輩,對他而言僅存敬畏之情。
以他們的將帥之才與威望,豈能輕易聽命於自已?不遭其責備已是萬幸,其餘奢望未免太過。
“先生,此舉可行否?諸位長輩怎會遵我之令,我雖為太子,終究年輕……”
“但照我言行事即可,其餘勿憂。”
沈飛之言終使朱標釋然,他抿唇,鄭重言道:“那我嘗試一番?”
隨即,朱標歸座案前,執筆揮毫,紙上躍然生動。
不久,書信成,喚來侍從,將信件遞與。
“務必親手交付。”
侍從恭敬領命,緊握信函,疾馳離東宮,向北飛奔而去。
“先生,如此他們真會聽從?”
“自然會聽,安心。
按此計,他們必能安然歸來。”
在沈飛面前,朱標仍半信半疑,未知叔伯是否買賬。
畢竟從未有過先例,況且父皇朱元璋尚在,那是他的尊親。
若此事為父皇知曉,後果不堪設想。
救人如救火,此刻或能救人性命,但身為東宮儲君,擅自做主確有不妥。
若朱元璋究其責,最終禍及的恐是朱標,此乃其憂慮所在。
但與十五萬大明勇士的安危相比,責罰與非議皆微不足道。
若能救出徐達等將,承擔後果亦在所不惜。
作為儲君,就該有預見未來的遠見,否則何談將來治國理政。
至於朱棣,得旨後即刻晝夜兼程,直奔燕雲十六州。
錦衣衛隨行,歷經長途跋涉,終抵元大都舊址。
風塵僕僕,朱棣不及休整,下馬直入帥營。
經守衛告知,藍玉已率前鋒深入沙漠。
“終究晚了一步,這藍玉……”
朱棣的心頭沉甸甸的,悔意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他懊悔自已未能及時趕到,錯過了與藍玉等人交流、阻止他們深入險地的機會。
手中的聖旨雖華麗,此刻卻顯得蒼白無力,無法挽回已經形成的危局。
他焦急地問道:“徐將軍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
有朋友看書嗎?
或者感覺稍微有一點意思
只要大家感覺稍微有點意思,我就沒有白白努力,沒有白碼字
300催更,馬上➕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