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章 朱標:先生請賜教!

朱標將朱棣之言,一字不差複述。

朱元璋初聽,面色平和,及至後,瞳孔驟縮,深吸氣,背生涼汗。

這種不遵從命令的行為,極有可能導致一場大戰的失敗。

想到這裡,朱元璋不禁抬頭望向天空,背後一陣冷汗直冒。

他絕對不能容忍這樣的失誤,讓所有的努力功虧一簣。

於是,朱元璋猛地轉身,對著站在身前的朱棣說道:“棣兒,我命你即刻帶著聖旨,星夜兼程前往燕雲十六州。”

他的語氣堅定而急切,這件事已經刻不容緩,必須儘快處理。

而且,他明白只有派出一位皇子前往,才能真正震懾住藍玉。

朱棣聞言,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雙手抱拳,恭敬地回答道:“遵命!”

隨後,他迅速備上一匹快馬,匆匆離開了皇城。

在應天府內,朱元璋的臉色凝重,他轉向朱標,問道:“如果徐達不慎深入敵後,我們該如何解救?”

朱標聽後,面露苦色,最終只能無奈地搖頭,表示自已也無計可施。

朱元璋見狀,眼中閃過一絲寒意,他高聲喝道:“毛驤!”

毛驤立刻應聲而出。

“我命你火速召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入宮!”

他的命令如同雷霆般響起,不容置疑。

不久之後,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三人便來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他們跪拜行禮後,朱元璋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告知了他們。

三人聽後,面面相覷,神情也變得凝重起來。

“朕需要你們想出一個策略,如果徐達中計被元庭誘敵深入,大敗而歸時,我們應如何應對?”

朱元璋沉聲問道。

劉伯溫聽後,深吸一口氣,回答道:“陛下容臣思量一二。”

朱標也明白自已不能再繼續待在這裡了,他必須儘快去請教先生。

於是,他恭敬地向朱元璋行了一禮,然後匆匆離開了應天府。

離開應天府後,朱標直奔太子中東宮而去。

在他看來,普天之下恐怕只有先生能夠想出最完美的策略了。

這一次只能再次請先生出手了。

否則一旦失敗,必將給大明帶來致命的打擊和無法彌補的損失。

在太子中東宮的側院內,沈飛正悠然自得地品著茶,神情淡然自若。

他彷彿置身於世外,對外面發生的一切變故都漠不關心。

然而他知道,這一次的危機非同小可,他必須全力以赴才能化解。

沈飛在太子府邸中獨自品茗,享受著那份難得的寧靜和自在。

他的生活彷彿與外界的紛擾隔絕,只在自已的世界裡悠然自得。

直到朱標匆匆而至,打破了他的平靜。

朱標一踏入書房,便感受到了沈飛身上那股超然物外的氣質,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已的來意。

他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禮,稱呼道:“尊師!”

沈飛抬頭,目光如炬,似乎早已洞察了朱標的來意。

他微微一笑,說道:“太子今日前來,定有要事相詢。

但說無妨。”

朱標見沈飛如此直接,心中不禁暗喜。

他深知沈飛的智慧和見識非比尋常,於是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問道:“倘若徐達此役不幸敗北,對我大明將造成何等損失?”

沈飛聽後,輕輕搖頭,嘆道:“大明國運,關乎萬千百姓的福祉。

徐達此役若敗,不僅損失兵力,更將損及大明計程車氣與威望。

敵國將視此為可乘之機,而國內亦可能因此而生亂。”

朱標聞言,面色凝重。

他深知沈飛所言非虛,於是再次深鞠一躬,懇切地說道:“懇請先生出手,拯救我大明河山!請先生不吝賜教!”

沈飛見狀,微微頷首。

他轉身走向書房的案頭,那裡鋪展著一幅詳盡的地圖。

他指著地圖上的某個位置,對朱標說道:“你看這裡,徐達率領的中路大軍,原本一路勢如破竹,連克兩陣。

然而,王保保的元軍主力卻在此處設下了陷阱。

他們故意示弱,引誘明軍深入,然後利用地形優勢,發動突然襲擊。”

朱標緊盯著地圖,仔細聆聽沈飛的分析。

他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彷彿已經看到了那慘烈的戰場。

沈飛繼續說道:“徐達初戰告捷,心中難免輕敵。

他未能及時發現王保保的意圖,致使明軍一步步踏入陷阱。

最終,在元軍的猛烈攻擊下,明軍損失慘重,徐達也被困於其中。

雖然最終僥倖突圍,但兵力折損數萬,成為了他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挫敗。”

朱標聽後,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他想象著那戰場上的慘狀,心中充滿了對徐達的擔憂和對未來的憂慮。

……

沈飛見狀,輕輕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安慰道:“太子不必過於擔心。

徐達雖敗,但大明的根基猶在。

只要我們能夠從中吸取教訓,調整策略,未來必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

朱標聞言,心中稍安。

他再次向沈飛行禮致謝,然後離開了書房。

他知道,自已此行雖然沒有得到具體的解決方案,但卻從沈飛那裡獲得了寶貴的啟示和信心。

他相信,只要大明上下一心,必定能夠度過眼前的難關。

沈飛凝視著眼前的疆域圖,面容依舊保持著那份超脫的寧靜,彷彿是一位默默旁觀歷史洪流的智者,見證著過往風雲的每一個細微轉折。

自古兵法雲,欲圖勝果,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而今,大明北征的壯志之舉,卻在諸多層面上顯得捉襟見肘,未能全然佔據這些制勝要素。

他的視線緩緩移向地圖的另一區域,聚焦於那場關鍵戰役的細節。

在這場曠世之戰中,唯有馮勝率領的西路軍取得了一絲小勝,這得益於徐達主力軍對元庭力量的有效牽制,馮勝得以斬敵數千。

然而,這一丁點的輝煌,猶如夜空中的一抹流星,無法照亮整個戰場的黯淡,更無法扭轉整體戰局的頹勢。

徐達部隊與元軍主力的正面交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創,隨之而來的,馮勝的部隊也未能倖免,相繼潰敗。

最終,北伐大軍只能無奈班師回朝,留下的是史書上那觸目驚心的記錄:十五萬雄師,歸來時僅餘五萬,損耗近半。

沈飛的臉上漸漸浮現出一抹沉重,他轉向朱標,語調平緩而堅決:“此役,預計十五萬明軍,折損將達十萬。”

此言一出,朱標的瞳孔驟然緊縮,身形僵在原地,一時難以置信。

未待朱標反應過來,沈飛又道出了更為嚴峻的事實:“不僅如此,糧草物資幾乎損失殆盡。

此戰之後,大明十年之內,將無力再度北伐,昔日收復之土,或將再度易手。”

沈飛的眼神逐漸變得鋒利,話語如同重錘,一下下敲擊在朱標心上。

朱標聞言,如同遭到晴天霹靂,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幾乎要跌倒在地,恐慌與絕望在他臉上交織,冷汗順著額角滑落。

先前的平靜蕩然無存,朱標猛然跪倒在地,聲嘶力竭地懇求:“求先生援手,救我大明兒郎,十五萬忠魂!”

東宮側院,寧靜的氛圍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

此刻,朱標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沈飛身上,聽完沈飛的分析,他面色蒼白,幾近崩潰。

“先生,請先生賜教。”

朱標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作禮,語氣中滿是急切與誠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