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塵,你說的都對,可是實施起來是難上加難。咱們先不說倭寇,土改歸流,就單單說攤丁入畝,也是千難萬難。想當年神宗英明神武,張居正能幹異常,最後呢?還不是功虧一簣?”
看著崇禎灰頭土臉的模樣,張塵笑著說道:
“陛下,你可知神宗和張居正為何失敗?”
……………
“陛下,有位偉人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任何改革想要成功,必須要有強大的軍隊作支撐。這支軍隊要有懟天懟地懟空氣的能力,傲視群英的霸氣。最重要的是,這支軍隊要無條件的聽命於陛下你,對陛下你要有足夠的忠心。只要手中有絕對的優勢軍隊,改革才能繼續,繼而成功。不像神宗,張居正那樣,虎頭蛇尾,不了了之。”
聽到張塵這話,崇禎虎軀一震。
崇禎就算再傻,也能聽明白張塵是什麼意思。
“小塵,你的意思是,這支軍隊就是京營?”
“不然呢?我為何要死皮賴臉的從愛國票店鋪拿幾百萬兩銀子?我又不缺錢,這是為何?我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從周王,肅王,韓王手中奪錢財?我又不貪贓枉法。我光棍一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我要錢財幹嘛?我為的就是京營。為的就是陛下你哪天被文武百官,王公貴族拿捏,我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到時候不管對方是誰,只要陛下你一個眼神,我帶著京營直接以摧枯拉朽之勢踏平對方。陛下,你想想看,多霸氣?多解恨?”
“你………你………你…………小塵,你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想著助朕重現大明之輝煌了?”崇禎愣住了,怎麼能不愣住?
賺錢是把好手,文武百官,王公貴族,隨便拿捏。練兵也是把好手,拿不上手的京營,在他手裡,立馬脫胎換骨。
“陛下,要不然呢?當然,我為的不是陛下,我為的是大明萬萬百姓。正所謂當官不與民做主,都是畜生。”
“好,好樣的,好啊…………”崇禎一邊語無倫次的說好,一邊拍著張塵的肩膀,眼中喜愛之情不由言表。
“真不愧是朕的女婿,這樣,既然京營有這麼大的作用,那麼用來打建奴太可惜。建奴可不是善茬,萬一京營有差池,豈不是耽擱我們以後的計劃?這樣,朕派其他人前去打建奴,京營留下京城。”
“陛下,萬萬不可。”聽到崇禎這話,張塵立馬反對。
“陛下,兵家最強戰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我們不管是實施攤丁入畝,還是土改歸流,首先要的就是平穩的社會環境。動用京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能不能用最好不用。”
“小塵,你太天真了。你是不知道那幫氏族鄉紳,王公貴族都是什麼貨色。不用京營,他們怎麼可能安穩?”崇禎說的那是一臉憤怒。
“陛下,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京營的厲害之處。現在京營只是拿下李自成,誰把京營當回事?如果京營能拿下建奴呢?誰敢不把京營當回事?所以,打建奴,必須讓京營來,一定要把京營的名聲打出來,讓世人聽到京營的名字就害怕。讓那幫氏族鄉紳,王公貴族礙於京營的威名不敢動。只要京營把名聲打出去,就算他們明知陛下的決策是釜底抽薪的對付他們,他們礙於京營的威名也不敢動,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此時崇禎服了,心服口服。
一開始崇禎只是把張塵當成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兒看待,可是經過張塵一番言論攻擊,崇禎立馬改變這種看法。
雖然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心知肚明,可是願意說出來的就是一種態度。
比如攤丁入畝,神宗時張居正就實施過,好處不言而喻。可是文武百官呢?就是沒人提,自已問,他們也是裝聾作啞。
現在張塵說了,而且還說出了實施不好的下場。就這樣,張塵還是沒有退縮。
這足以證明一件事,年輕人容易衝動,好忽悠。
這事得抓緊,萬一等這小子長大了,再想利用,那可是千難萬難。
“小塵,你說的有道理,這樣,朕調軍隊協助你,把大明最能大的軍隊都調到邊關助你攻打建奴。洪承疇,孫承宗,盧象升……………”
聽著崇禎滔滔不絕的說著武將的名字,張塵目瞪口呆。
“小塵,等打起來,你們京營不要衝,讓他們衝上去。等他們打的兩敗俱傷,或者衝散了建奴的鐵騎,你們京營再衝上去。武裝到牙齒的京營,衝陣型已經混亂的建奴鐵騎,勝算還是很大的。”
張塵:“……………”
良心啊,崇禎這廝是有良心的。
雖然不管洪承疇還是孫承宗又或者盧象升都是千古名將,必須得保住。可是他們又哪裡有自已的命值錢?
正所謂人不為已天誅地滅,如果崇禎能派人到前面給自已趟水,自已白撿功勞,何樂而不為?
再一個,歷史上就是因為崇禎把洪承疇調至關外對抗建奴,這才給了李自成,張獻忠喘息機會,可乘之機。
現在如果洪承疇一直待在西面,李自成和張獻忠哪裡有機會?他們沒機會成長,自已怎麼利用他們打那幫天殺的王爺?!
“陛下,一切全憑陛下做主。”
“小塵,明天記得上早朝,朕要你看看,朕是怎麼拿捏文武百官的。這麼多年,朕一直忍氣吞聲,凡事都是以商量的語氣與他們共事。現在不一樣,朕有你。你不但相當於朕之子房,還相當於朕之韓信。有你一人,朕快慰平生。”
“陛下,過譽了,末將愧不敢當。”聽到崇禎給自已這麼高的評價,張塵也美滋滋。
“小塵,你是不是該回去了?”看著張塵一個勁的喝茶水,絕口不提離開之事,崇禎板著臉問道。
張塵:“……………”
“陛下,末將西征歸來,你不留末將吃頓飯嗎?這樣,末將不講究的。皇后娘娘陪著末將就成,陛下你派人去安排酒席。”
“留下吃頓便飯也是理所應當,安排酒席哪裡需要朕親自出馬?王承恩,你去,告訴御膳房,今日張縣伯在宮中用餐,多加兩個菜。”
張塵:“……………”
操,你真以為咱是為了吃你家飯?就你家那飯,誰稀罕?